科研产出
'木门'百合休眠和花芽分化进程中激素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植物激素变化与百合休眠和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以'木门'百合为试材,通过糖类物质变化和显微观测确定了休眠解除和花芽分化时期,并通过HPLC-MS技术进行了激素含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木门'百合种球在3℃冷藏条件下56天左右休眠解除,70天左右开始花芽分化,其进程分为花芽分化初期、小花原基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3个时期;休眠解除前GA3/ABA上升,IAA/ABA、ZR/ABA比值保持低水平,休眠解除后GA3/ABA保持升高,IAA/ABA、ZR/ABA比值升高;花芽分化初期ZR上升、GA3下降、ZR/GA3急剧上升,小花原基分化期ZR下降、GA3上升、ZR/GA3急剧下降,花器官分化期ZR和GA3均上升,ZR/GA3稳定不变.由此可见,低水平IAA/ABA、ZR/ABA促进休眠维持,持续上升的GA3/ABA促进休眠解除,ZR/GA3上升促进花芽分化起始,下降则促进小花原基形成.本研究结果将为'木门'百合的采后储藏和开花调节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萱草不同器官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植物生理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我们之前的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转录组测序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候选内参基因,并以萱草的根、茎、幼叶和三个发育阶段的花(长度约4 cm的幼嫩花蕾、长度约7 cm的即将开放的花蕾和开放的花朵)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测定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到的6个候选内参基因(HfADF、HfTUB、HfGAPDH、HfTIP41、HfEF-1α和HfUBQ)在各样品中的表达量.使用统计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对上述6个候选内参基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这些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适用于萱草不同器官研究的最优内参基因为HfTIP41和HfGAPDH.本研究首次评价了萱草内参基因稳定性,为该物种基因表达分析提供参考.


糙皮侧耳菌丝培养液对4种农药的降解活性
《农药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食用菌培养液对农药污染物的降解活性,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附带二级阵列管检测器(UPLC-PDA)技术,测定了乐果、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多菌灵4种农药在糙皮侧耳液体培养基中的降解动态及随漆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4种农药在培养液中残留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灵、乐果和啶虫脒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93、4.38、11.83和14.01 d,降解速率由高到低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灵>乐果>啶虫脒.灭菌后培养液中漆酶活性消失,农药降解速率降低.在1 h和4 h时,粗酶液浓度越高,农药降解率越大,4种农药的降解率与漆酶活性符合ExpDec1型函数关系.本研究证实了糙皮侧耳培养液对4种农药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初步揭示了漆酶具有降解农药的活性,为糙皮侧耳降解农药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糙皮侧耳 培养液 农药降解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漆酶


氨基化金属有机骨架对废水中新型烟碱类农药的去除机制
《环境工程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去除水中多种新型烟碱类农药(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NNIs),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氨基化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NH2-MIL-101),结合材料的理化性质表征结果及其对NNIs的吸附性能,探究NH2-MIL-101对水中NNIs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NH2-MIL-101对6-氯烟酸、啶虫脒、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的去除率优于MIL-101,最高可达86%、92%、30%、63%、47%,且20 min内可达到吸附平衡;π-π作用和分子空间位阻的不同导致NH2-MIL-101对不同NNIs的去除存在差异;对于不同NNIs的去除,溶液最佳pH存在差异,综合而言,在pH为3~7时去除效果较好;水中共存阴离子Cl-(0~1 000 mg·L-1)与SO24-(0~100 mg·L-1)对5种NNIs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HCO3-(0~100 mg·L-1)对NNIs的去除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上述结果,NH2-MIL-101对NNIs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且能够重复利用5次,在NNIs的水处理中具有应用价值.


NS1蛋白点突变对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3/2014为模板,选择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NLS1)与核输出序列(Nuclear export sequence,NES)区域中5个保守关键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分析NLS1和NES区域中影响NS1蛋白定位及细胞因子水平的氨基酸位点.结果表明:NS1L36A、NS1L141A、NS1L146A与野生型NS1蛋白相似,转染后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可检测到蛋白表达.NS1R38A有少量进入细胞核,而NS1L144A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不进核.NS1R38A和NS1L144A表达载体转染细胞,细胞内Ⅰ型干扰素β(IFN-β)和抗病毒蛋白(OAS-1)水平升高,与野生型NS1蛋白比较差异显著.因此,NS1蛋白中第38位和第144位氨基酸的突变可以减轻其对宿主细胞抗病毒免疫应答的抑制,但这两个突变蛋白在细胞中定位和分布不同显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红颜'草莓中果糖激酶基因FaFRK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颜'草莓果实为材料,经RNA提取后反转录获得草莓果糖激酶基因FaFRK3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草莓FaFRK3基因完整读码框ORF长1158 bp,编码386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04和94292.57 ku.草莓FaFRK3基因与其他植物的FRK基因相似度较高,FaFRK3基因编码蛋白属于pfkB糖激酶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FaFRK3基因在'红颜'草莓不同器官的表达量相差较大,其中在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该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相对表达量也存在差异,随着草莓果实成熟,FaFRK3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输入对桃园土壤氮素淋失的抑制作用
《上海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添加不同质量比例的水稻秸秆生物质炭(0、1%、2%、4%、8%)于桃园土壤中,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淋溶方法探讨生物质炭对桃园土壤淋溶液体积、pH、电导率以及NH4+-N和NO3--N淋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能够减少桃园土壤淋溶液的体积,提高其保水能力,并且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桃园土壤淋溶液的pH和电导率.水稻秸秆生物质炭添加量2%(T2)的处理显著减少了土壤NH4+-N和NO3--N的淋失量,比对照分别减少11.9%和24.6%;添加量4%(T3)处理的NH4+-N淋失量比对照高出96.3%;添加量8%(T4)处理的土壤NO3--N淋失量比对照高出10.4%.总的来说,桃园土壤施入2%的水稻秸秆生物质炭能减少氮素淋失,而过量施用生物质炭将增加氮素淋失,不利于土壤氮素的保持.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 桃园土壤 NH4+-N NO3--N 氮素淋失 模拟土柱


冷鲜鸡货架期微生物预测系统的构建
《食品与机械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修正的 Gompertz方程建立冷鲜鸡货架期动力学模型,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描述微生物参数与冷鲜鸡货架期准确度的相关性,利用 Visual Basic 语言编写形成冷鲜鸡货架期微生物预测系统,并对其进行实际样品验证.结果表明:冷鲜鸡中肠杆菌、热死环丝菌与菌落总数的腐败阙值分别为 4.433,2.735,5.141 lg(CFU/g);修正的 Gompertz方程与平方根模型R2>0.94;肠杆菌、热死环丝菌、菌落总数的皮尔森系数分别为 0.992 3 (P<0.01),0.992 7(P<0.01),0.995 1(P<0.01),表明肠杆菌、菌落总数和热死环丝菌均与冷鲜鸡腐败相关,并且与菌落总数相关性最高;VB语言编写的冷鲜鸡货架期微生物预测系统软件的最大相对误差<9%,可快速获得不同贮藏温度下冷鲜鸡的货架期.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选择与水稻幼穗分化相关基因和不同穗型粳稻品种,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分析不同穗型品种间穗部性状及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转录表达量遗传差异和相互间关系,旨在为解析水稻穗部性状形成转录调控机理和开发超高产栽培技术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根据每穗总粒数可将6个供试品种划分为多粒型、较多粒型和少粒型品种,3种不同穗型品种间每穗总粒数遗传差异显著;随幼穗生长,供试不同穗型品种幼穗OsCKX5、OsCKX9、OsRR2、OsRR5、OsLOGL2、OsLOGL3基因mRNA表达量均持续升高,上升幅度较大;不同穗型品种间幼穗生长不同时期幼穗上述6个基因mRNA表达量遗传差异较大;在幼穗生长过程中,上述6个基因mRNA表达量多粒型品种高于较多粒型和少粒型品种,较多粒型品种又高于少粒型品种;每穗总粒数、每穗二次枝梗数和每穗二次枝梗粒数与幼穗上述6个基因mRNA表达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过mRNA表达量正向调控每穗颖花分化和形成,基因表达量上调有利于增加每穗颖花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