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

中国水产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全球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新时期。为了促进海水养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海水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发展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提出了转变养殖观念、确立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养殖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海基生态型和陆基集约型两条路径的大产业架构,实施"四化养殖"技术的研究、集成、配套、组装,以及覆盖全国沿海各类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宏观管理,将可使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一个工业化的海水养殖大产业不久将出现在世界面前。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大产业架构 工业化养殖 循环经济 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不同江段青虾的遗传多样性

水产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长江不同江段共6个青虾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采样点包括重庆、万州、宜昌、武汉、九江和江阴。结果表明,6个青虾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5.2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4622;20个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894;期望杂合度(He)由高到低依次为江阴群体(0.6308)、九江群体(0.6096)、宜昌群体(0.5945)、武汉群体(0.5934)、万州群体(0.5844)、重庆群体(0.5821),平均值为0.6296。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长江青虾6群体间遗传变异6.92%来自群体间,93.08%来自群体内部,两两群体间FST值在0.0253~0.0838(P<0.05)之间,表明群体间已明显出现分化,但分化程度中等,与湖泊青虾群体相比,长江各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可能是由于流动的江水增加了群体间的交流。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分析表明,6群体均出现杂合子缺失现象,可能是由于稀有等位基因缺失或无效等位基因造成;6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620~0.1809,UPGMA聚类分析表明,江阴群体单独聚为一类,其余5个群体聚为另一类,其中九江和武汉群体最先聚到一起,其次万州、宜昌和重庆群体聚为一类。

关键词: 青虾 微卫星标记 简单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长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大菱鲆选育F_1优良家系发育的动态研究

水产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Box-Jenkins建模原理,采用ARIMAR(p,d,q)模型,以大菱鲆选育F1优良家系为研究对象,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在3~27月龄间不同发育阶段体重的生长速度进行动态模拟,建立各家系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家系E♂1×E♀2和F♂2×E♀4符合ARIMAR(2,0,0)模型(2个家系的模型都不含常数项),家系F♂4×N♀3、E♂2×F♀1和F♂1×F♀4符合ARIMAR(1,0,0)模型(3个家系的模型都不含常数项),且所建模型的残差均为白噪声。由此预测出27~27.5及27.5~28月龄各家系体重生长速度,经与相应实测数据的验证说明,5个家系各自所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大菱鲆体重生长速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对各家系体重生长速度的趋势预测有一定的适用性。通过对每一家系后期生长速度的预测,结合前期生长速度的实测值,综合分析体重生长速度的动态变化,为在大菱鲆选择育种过程中确定最佳选择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菱鲆 家系 时间序列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

中国水产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养殖容量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数据,构建了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耦合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系统特征,并估算了该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结果表明,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生态通道模型由14个功能群构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3.05。系统内各营养级间的平均能流效率为6.9%,其中7.2%来自碎屑,6.6%来自于初级生产者,能流转化效率低的原因在于系统大部分能量回流至碎屑,表明系统主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的特征统计学参数: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8.021,结合较低的系统连接指数(CI=0.243)、Finn'循环指数(FCI=0.26)和能流平均路径(MPL=2.139),综合表明该生态系统尚处于发育初期。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主要养殖品种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本研究定义养殖生态容量为不显著改变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或能流通量时的最大现存量。结果表明,系统中尼罗罗非鱼、草鱼、鲢和鳙的养殖生态容量分别为5.82t/hm2、1.81t/hm2、2.62t/hm2和4.76t/hm2。研究还分析了ECOPATH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通道模型 能量流动 碎屑路径 养殖生态容量 综合生态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珠母贝微卫星DNA标记的分离与筛选

海洋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A)15探针和磁珠富集法构建了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微卫星DNA文库,随机挑选1200个菌落,经PCR筛选得到298个候选克隆,成功测序246个,分析获得251个微卫星序列,其中完美型、非完美型和混合型分别占63%、32%和5%。除探针中使用的CA重复外,还得到AT、GT、TC、AG、GC、TAA、CAA、AGG、GATA、GACA、GTGC、CGTC、GACG、CTGT等重复序列。设计引物90对,挑选其中30对合成并筛选出21对能在大珠母贝基因组有效扩增的引物。种群PCR扩增后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检测,获得了10个多态位点,共检测出59个等位基因,片段长度范围为133~444 bp。各位点等位基因数2~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5.9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42 3~6.000 0,平均为4.124 0;多态性信息含量(CPI)为0.222 5~0.811 8,平均0.7179;期望杂合度(He)为0.259 3~0.847 5,平均0.717 9;观测杂合度(Ho)为0.300 0~0.800 0,平均0.533 3。这些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获得,为进一步开展大珠母贝遗传育种、保护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等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磁珠富集法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沟湾夏季栉孔扇贝养殖笼内水质变化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6年桑沟湾筏式养殖的栉孔扇贝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网笼内的水质状况及栉孔扇贝的死亡率,探讨了污损生物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7个月的养殖,初始密度低于30个/层的实验组,栉孔扇贝的死亡率低于6%;高密度实验组(40个/层)的死亡率高达27%;(2)网笼内、外的磷酸盐、硅酸盐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7、8月份的氨氮浓度差异较为明显;(3)同营养盐浓度的变化相比,网笼内、外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较大,在9月份,高密度组的网笼内叶绿素a浓度低于0.67mg/m3,食物可能为高密度组扇贝生长、存活的限制因子;(4)8月份,高密度组网笼内的细菌总数显著高于笼外及其他密度组。分析认为,高温期网笼内的水质状况及食物限制可能与养殖栉孔扇贝的死亡有关。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污损生物 栉孔扇贝 桑沟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苯丙酸诺龙、诺龙残留量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水产品中苯丙酸诺龙、诺龙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用混合溶剂提取,提取液经浓缩溶解后采用液液萃取和C18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表明:苯丙酸诺龙、诺龙在0.005~0.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两者的回收率分别为84.2%~91.3%、76.8%~98.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8%~13.6%、3.3%~11.3%,最低检测限为5.0μg/kg。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苯丙酸诺龙 残留量 水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定量PCR检测不同温度下免疫后剑尾鱼IgM的表达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两步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温度下剑尾鱼免疫后脾脏和头肾组织中免疫球蛋白M(IgM)mRNA水平,发现其在不同温度下随着免疫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在18℃水温下,剑尾鱼的IgM在两种组织中转录水平上升得较慢,随着水温的升高,在23℃、28℃水温下,其IgM表达水平上升较快,尤其是在28℃水温下,IgM表达水平迅速上升,且达到一个最高值,但在33℃较高水温条件下,IgM表达量并没有更高的上升幅度,而是与18℃水温下的IgM表达相比有所提高。本实验结果表明剑尾鱼注射免疫后在脾脏和头肾中都检测到了IgM表达的上调,高于33℃或低于18℃,都会影响剑尾鱼免疫效果。实验过程中发现在这种亚适温度下,剑尾鱼摄食量减少,反应比较迟钝,头肾和脾脏中IgM相对表达量也较低。

关键词: 剑尾鱼 免疫球蛋白M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水系细鳞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Pallas),俗称山细鳞、细鳞鲑;属鲑科、鲑亚科(Salmoninae)、细鳞鱼属,是我国珍稀的土著冷水性鱼类。在我

关键词: 细鳞鱼 肌肉 营养成分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甜菜碱和溶血卵磷脂对异育银鲫生长、脂肪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450尾健康的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7.46±0.2)g],随机分成5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2、3、4和5为试验组,投喂的饲料是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溶血卵磷脂、0.1%的溶血卵磷脂、0.1%甜菜碱和0.15%氯化胆碱(共含氯化胆碱0.21%),在室内可控温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67d,研究3种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脂肪代谢和血液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0.1%甜菜碱组和高剂量氯化胆碱(0.21%)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28%和9.23%,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饲料系数均比对照组有所下降,其中高剂量氯化胆碱(0.21%)组、0.1%的溶血卵磷脂组和0.1%甜菜碱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而肝体比、肝脏中脂肪含量、肌肉中脂肪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其中试验组肝体比、肝脏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生化指标显示:高剂量氯化胆碱(0.21%)组和添加0.1%甜菜碱组血浆中的甘油三酯比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而0.05%溶血卵磷脂、0.1%的溶血卵磷脂组反而增加(P>0.05),试验组均降低了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游离脂肪酸的含量(P<0.05)。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量(P<0.05),降低了丙二醛(MDA)和碱性磷酸酶(AKP)的量(P<0.05),而对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血糖(Glu)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试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1%的溶血卵磷脂、甜菜碱和0.21%氯化胆碱后,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有效降低了鱼体肝脏中脂肪的含量,同时增强了机体的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氯化胆碱 甜菜碱 溶血卵磷脂 生长 脂肪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