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共培养系统中4种微藻生态因子的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实验,研究光强、温度和盐度对分离自对虾池塘水环境中的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增长率的影响。获得各微藻的最适生态因子及其影响度。啮蚀隐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5750~7944lx,温度21.3~28.3℃,盐度13.3~23.0;影响度依次为:盐度>温度>光强。新月菱形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5761~8697lx,温度23.4~29.6℃,盐度11.9~25.7;影响度依次为:盐度>光强>温度。蛋白核小球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6754~8775lx,温度17.1~20.7℃,盐度19.6~26.4;影响度依次为:温度>盐度>光强。微绿球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7128~9012lx,温度18.7~26.7℃,盐度17.9~24.3;影响度为光强>温度>盐度。啮蚀隐藻和新月菱形藻的增长率受到以盐度为基础、以光强和温度为协同因子的显著影响。

关键词: 啮蚀隐藻 新月菱形藻 蛋白核小球藻 微绿球藻 光强 温度 盐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精子冷冻保存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半滑舌鳎精子冷冻保存对于人工繁殖育苗、杂交育种、雌核发育及其性别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半滑舌鳎精子冷冻保存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2.8mol/L的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Gly)和1,2-丙二醇(PG)冷冻保存该鱼精子。结果显示,DMSO冷冻保存精子的活力较高。利用MPRS+2.8mol/L DMSO以1∶0.5、1∶1、1∶1.5和1∶2的比例稀释并冷冻精子,1∶1比例在冻前能够抑制精子的运动,冻后活力可达82.50±3.54%,显著高于其他稀释比例(P<0.05)。分别利用冷冻保存液A(MPRS+2.8mol/L DMSO)和B(TS-2+2.8mol/L DMSO)稀释平衡精子,精子在A中的冻前快速运动时间、寿命分别为37.75±6.45s和145.00±78.98s,与鲜精无显著差异(P>0.05)。利用以上两种冷冻稀释液冷冻保存精子,精子在A液中的冻后活力和寿命分别可达53.50±6.69%和98.00±13.51s,冷冻效果优于B液(P<0.05)。冷冻后精子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55.00±5.00%和35.00±13.23%,受精率与鲜精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认为MPRS+2.8mol/LDMSO可用于半滑舌鳎精子的冷冻保存。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精子 冷冻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肌肉生长抑制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对仔鱼生长影响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抑制肌肉生长和发育的生长调控因子。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MSTN成熟肽cDNA改造后克隆到pET32a(+)载体上,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大小约28kD,含量为菌体总蛋白的34%。用纯化后的表达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大口黑鲈MSTN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证实所获得的抗体可与抗原蛋白特异性结合,抗体的效价为1∶62500。将获得的抗体显微注射到大口黑鲈的受精卵卵黄区,结果显示具有促进仔鱼生长的作用。

关键词: 大口黑鲈 MSTN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仔鱼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法测定水产品中三聚氰胺

分析试验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了水产品中的三聚氰胺。色谱柱为Symmetry C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含有0.01 mol/L庚烷磺酸钠和0.01 mol/L柠檬酸的乙腈(1+4)水溶液,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40 nm。线性范围为1~5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8,最低检出限为0.24μg/m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8%~96.1%,相对标准偏差为3.7%~6.4%。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三聚氰胺的测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水产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哲罗鱼仔鱼饥饿实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水生生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温10—12℃条件下,研究了哲罗鱼Hucho taimen仔鱼饥饿对其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初次摄食饥饿不可逆点(PNR)和最佳初次摄食时间。结果表明:饥饿状况下哲罗鱼仔鱼全长基本维持恒定,但肥满度不断降低,在第24日龄后体重出现负增长,其卵黄囊吸收与生长变化密切相关;饥饿后的仔鱼身体发黑、头大身瘦、后脑部下陷;集群性、初次摄食力与饥饿时间呈负相关;25日龄出现自残现象,30日龄自残率达到最大值14.5%。哲罗鱼仔鱼初次摄食时间在21日龄,当29日龄摄食率达到最高值100%,PNR期为39—40日龄;初次摄食仔鱼最佳投喂时间在25日龄,也就是仔鱼上浮后第4天。

关键词: 哲罗鱼 饥饿 不可逆生长点 生长 形态 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藏罗非鱼特定腐败菌的鉴定和生长动力学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0、5和10℃冷藏养殖罗非鱼货架期终点的特定腐败菌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建立特定腐败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0、5和10℃冷藏养殖罗非鱼货架期终点时,假单胞菌占总菌数比例分别为80.7%、68.1%和57.5%。该类菌在营养琼脂和胰酶解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状隆起,边缘整齐,透明,无色;菌体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单鞭毛,具有运动性,大小为(0.5~0.7)μm×(1.6~3.2)μm;氧化酶反应为阳性,不能利用海藻糖、棉子醇和甘露醇等;直链、支链、环丙基和羟基脂肪酸等被检出,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50.18%),主要脂肪酸有16∶1ω7c、iso-15∶0、16∶0和17∶1ω8c,比例分别为26.16%、14.83%、7.96%和3.94%;Riboprinter测试其核糖体型为56-S-7。采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拟合假单胞菌生长模型表明,0、5和10℃冷藏过程延滞时间分别为(59.63±61.88)、(7.25±24.06)和(3.95±9.83)h;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02±0.00)、(0.04±0.00)和(0.08±0.01)/h。

关键词: 养殖罗非鱼 特定腐败菌 假单胞菌 生长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饥饿和再投喂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生化组成和行为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点带石斑鱼幼鱼为试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生长、生化组成及行为的影响试验。对照组(S0)持续投喂30 d,饥饿组S2、S4、S6、S8和S10分别饥饿2 d、4 d、6 d、8 d和10 d后再分别恢复投喂28 d、26 d、24 d、22 d和20 d,试验设3平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点带石斑鱼幼鱼全长、湿重、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含量和能值均逐渐减少,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损失率顺序为糖类>粗脂肪>粗蛋白。再投喂后,S2湿重超过S0(P>0.05);各试验组粗蛋白含量除S10外,均与S0差异不显著(P>0.05);S2粗脂肪含量超过S0组,且差异显著(P<0.05),S4粗脂肪含量与S0组差异不显著(P>0.05);S2糖类含量达到了S0组(P>0.05)。再投喂期间,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相对增加率顺序为粗脂肪>糖类>粗蛋白。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的质量分数和能值的变化与饥饿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与再投喂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粗蛋白、粗脂肪和糖类的质量分数变化与能值呈正相关关系;认为蛋白质是影响点带石斑鱼幼鱼肌肉能值变化的主要的含能物质。饥饿幼鱼行为变化表现为集群觅食、反应迟钝和外部形态变化并均匀静伏底。

关键词: 饥饿 再投喂 点带石斑鱼 生长 生化组成 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拟长脚(虫戎)数量变化和对环境变暖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59年和2002年在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四季调查资料,研究结合拟长脚(虫戎)丰度和同步水温资料进行曲线拟合、构造数学模型和计算最适温度。分析拟长脚(虫戎)(Parathemisto gaudichaudi)的生态类型、空间分布、数量动态以及对变暖趋势的响应。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拟长脚平均丰度和出现率都表现为夏秋季较低和冬春季较高。1959年春季平均丰度最高,为1.8ind/m3;1959年秋季平均丰度最低,为0.03ind/m3。1959年春季出现率最高,为62.96%;1959年秋季出现率最低,为6.90%。长江口拟长脚(虫戎)在1959年春季丛生指标最大(7.12),在1959年秋季最小(-1.00)。这说明该种春季在长江口海域有明显的集群性,秋季集群性则不明显。温度是影响拟长脚季节变化和年间变化的主要因素。长江口海域拟长脚丰度和同步温度资料曲线拟合结果符合YieldDensity模型,最适温度是17.0℃,置信度分析和拟合统计结果均有非常高的置信度。综合拟长脚(虫戎)最适温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可认为该种是暖温种。近年来在春季长江口水域的拟长脚丰度有所降低,这种数量年间变化趋势应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该种可作为海洋变暖长期变化的指示种。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拟长脚(虫戎) 全球变暖 指示种 长江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镜鲤体重相关分子标记与优良子代的筛选和培育

水产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QTL分析结果进行品种培育是分子标记用于水产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镜鲤与体重相关的3个基因座(HLJ302,HLJ338,HLJ343)作为快速生长的标记,筛选出一批镜鲤亲本进行繁殖,对得到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并将基因分型结果与检测的最大10尾个体与最小10尾个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大10尾具有优势基因型为每尾1.7个,最小10尾具有优势基因型为每尾0.7个,生长速度快群体与生长速度慢群体在体重相关基因型的富集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同时选出具有富集体重相关优势基因型的子代且生长速度快的群体一个,2008年生产出子二代。综合性状好生长速度更快的镜鲤新品系正在培育之中。

关键词: 镜鲤 生长 分子标记 筛选 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神经坏死病毒MCP重组疫苗对军曹鱼稚鱼的免疫保护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衣壳蛋白基因重组蛋白制备成的疫苗,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军曹鱼稚鱼,实验鱼分为一次免疫组A(A1、A2、A3)和三次免疫组B(B1、B2、B3)及对照组C。结果显示免疫效果与免疫接种的剂量并不是呈线性关系,免疫剂量为50μg的B2组免疫效果明显好过10μg或100μg的B3组。免疫组死亡率和发病率均比对照组低,其中A2、B2组的相对存活率和相对保护率分别为31%、28%和54%、56%。B2组和对照组的累计死亡率和发病率呈现极显著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4。免疫组间比较,三次免疫组死亡率和发病率均比一次免疫组低。在对存活下来的鱼进行RT-PCR检测,免疫组的阳性率只有60%或80%,而对照组的则高达100%。可见,此重组疫苗对军曹鱼有显著的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神经坏死病毒感染的疫苗。

关键词: 神经坏死病毒 重组疫苗 军曹鱼稚鱼 免疫保护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