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4种微生态制剂对对虾育苗水体主要水质指标的影响

海洋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由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lonas sphaeroides)、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及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制成的4种微生态制剂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育苗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都能明显净化水质,试验组中以添加噬菌蛭弧菌和黏红酵母组的效果最差,添加球形红假单胞菌和噬菌蛭弧菌组的效果最好,此组水质的pH值稳定,NH4+-N明显下降,而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及硫化物等指标也优于其他试验组。统计分析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菌数降低了3个数量级,添加嗜菌蛭弧菌试验组在减少异养菌(包含有害细菌)方面效果较好。同时用鳗弧菌攻毒,在5 d内,对照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免疫保护率为29.4%~58.5%,以添加嗜菌蛭弧菌和球形红假单胞菌组最高。建议联合使用噬菌蛭弧菌和球形红假单胞菌,混合密度初步定为2×105个/mL。

关键词: 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lonas sphaeroides) 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 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叶藻花序的解剖结构及超显微结构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解剖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叶藻花序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大叶藻花小,单性,无花被,雌、雄花同生于一扁平的肉穗花序上。花的结构简单,雄花仅1枚雄蕊,雄蕊1花药,花药1室、无柄、纵裂;花粉为丝状花粉,无纹饰、萌发孔。雌花仅一心皮,有胚珠1颗,柱头两个;柱头细长,柱头表面及柱头到胚珠处细胞壁表面有大量的丝状突起。大叶藻的花序结构已与沉水生活相适应。

关键词: 大叶藻花 解剖结构 超显微结构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太湖中栽种沉水植物能使水变清吗?

生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浅水湖泊富营养化修复是环境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在富营养化的太湖中栽种沉水植物能使水变清,进而"向后跃变"为"草型湖泊"吗?回答是几乎不可能。原因在于藻类和沉水植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在湖泊中决定沉水植物能否生长的关键是水体的光照条件。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藻类对沉水植物有明显的"遮光效应",从而降低了它的竞争能力。另一种情况,枝角类的消失或者数量减少对藻类有利。"下行效应"在浅水湖泊中可能更为重要,因此浅水湖泊中滤食性鱼类对浮游动物的捕食控制可能更强,导致枝角类几乎不可能通过牧食控制藻类的生长。在这样的状况下,沉水植物的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沉水植物再遭受其它的损害或者恶劣的天气,就会突然一下子全部消失。因此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栽种沉水植物的成活率是很低的。这与浅水湖泊二种替代性稳定状态概念是相一致的。

关键词: 遮光效应 缓冲机制 竞争机制 二种替代性稳定状态 下行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鸭H-FABP多态与屠体性状相关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以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为侯选基因,对6周龄北京鸭的3个群体(区分公母)共300个个体进行SNP分析。结果发现H-FABP第3内含子以本试验采用的引物碱基为第一碱基的第156碱基处发生1个C/G突变,此突变对Z4群体胴体质量、皮脂质量、皮脂率和全净膛质量有显著影响,并且对Z4(公)群体中胸肌质量、腿肌质量以及骨架质量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将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作为影响北京鸭Z4群体屠体性状的侯选基因。

关键词: 北京鸭 H-FABP 基因多态 屠体性状

蠡湖渔业资源群落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蠡湖渔业资源的种群组成结构特点,了解蠡湖渔业资源多样性的变化规律。2007年7-12月间,在蠡湖设置了10个采样点,通过采样调查,分析了蠡湖渔业资源种类和优势种以及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青梢红鲌和湖鲚是各个监测站点的优势品种;各个站点生物多样Shannon-Wiener指数介于2~3之间,依此判定蠡湖渔业资源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属于正常水平。生物多样性具有季节性,7、8月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其它月份有明显差异,而各个监测站点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关键词: 渔业资源 群落 生物多样性 蠡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霉素在锯缘青蟹体内的药物代谢和消除规律

海洋渔业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霉素,研究土霉素口灌给药途径下在锯缘青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锯缘青蟹口灌给药土霉素50 mg/kg后,其血浆、肌肉和肝胰脏中的药峰浓度分别为16.78±1.98 mg/L、9.39±2.12μg/g和32.12±6.12μg/g,达峰时间分别为4 h、8 h和4 h。血浆中土霉素浓度-时间关系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土霉素在锯缘青蟹体内分布广泛,其表观分布容积(Vd)为2.129 L/kg;分布半衰期(t1/2α)和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200 h和47.856 h,总体清除率(CLs)为0.063 mL/(kg.h)。肌肉和肝胰脏中土霉素浓度与时间关系的药动学参数采用统计矩原理分析,其消除半衰期(t1/2 z)分别为60.145 h和71.009 h,总体清除率(CLz)分别为0.054 g/(kg.h)和0.037 g/(kg.h)。土霉素在精巢和卵巢中达峰时间分别为8 h和12 h,峰浓度分别为9.83μg/g和10.26μg/g。给药后24 d时,血浆、肌肉、肝胰脏、精巢和卵巢中土霉素含量都已低于0.10μg/g。土霉素在锯缘青蟹体内消除比较缓慢。

关键词: 药动学 土霉素 锯缘青蟹 代谢 消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研究鲤的饲料转化率性状

水产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饲料转化率是重要的经济性状,通过QTL定位获得的紧密连锁标记以及相关基因,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70个鲤的EST-SSR,对鲤全同胞家系92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扫描,得到符合1∶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48个,3∶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22个。采用拟回交策略对符合1∶1分离的标记与鲤饲料转化率性状进行单标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LJE335、HLJE253、HLE547、HLJE92、HLJE203、HLJE231等6个标记与饲料转化率性状相关(P<0.05)。其中,HLJE547和HLJE203两个标记与饲料转化率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01),分别解释了表型变异的11.00%、11.00%。应用NCB I数据库,分别对与性状极显著相关的2个EST-SSR标记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标记HLJE547与斑马鱼基因组中编码ATPase,H+transporting,lysosomal的核酸序列同源(同源性为74%),与斑马鱼编码的ATPase,H+transporting,lysosomal的蛋白序列同源(同源性为92%)。推测ATPase可能通过影响鲤消化与吸收等生物学机制,从而影响鲤的饲料转化效率。

关键词: EST-SSR 饲料转化率 标记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蛤毒素的研究进展

渔业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蛤毒素是由有毒甲藻产生的脂溶性毒素,已经确认的同系物有14种。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贝类中蛤毒素组成特征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蛤毒素的小鼠腹腔注射毒性大于经口毒性。目前,国际上蛤毒素的食用安全限量标准尚不统一。蛤毒素的总量可用生物法测定,每种蛤毒素组分的含量可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试。蛤毒素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正在研究阶段。我国关于蛤毒素的研究较少,建议加强对毒素的生物学特征及代谢规律研究。

关键词: 蛤毒素 甲藻 双壳贝类 分布 安全限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角茴香中莽草酸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饥饿和再投喂对西伯利亚鲟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用西伯利亚鲟幼鱼的体重为(2.06±0.12)g,全长为(7.55±0.18)cm。试验设饥饿0 d(S0对照)、3 d(S3)、6 d(S6)、9 d(S9)、12 d(S12),然后各恢复投喂20 d。结果表明:饥饿组的总摄食率(FR)均高于对照组,其中S6、S9、S12组与S0组差异显著(P<0.05);各饥饿组的食物转化效率(FCE)均低于S0组,S3组与S0组接近,其他各饥饿组的总食物转化效率接近,并与S0组有显著差异(P<0.05)。饥饿结束时,各饥饿组的全长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各组鱼体重均下降,S9和S12组与其初始体重有显著差异(P<0.05)。恢复投喂结束后,S3组的全长和体重均低于S0组,但无显著差异,S6、S9和S12组的全长大于S0组,但无显著差异;体重低于S0组,且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饥饿 再投喂 摄食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