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波浪作用下圆形网箱浮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分析
《水产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深水养殖网箱的重要组成部分,浮架系统在网箱抗风浪性能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研究浮架系统在波浪作用下的运动特性是深入了解网箱抗风浪性能的关键。基于集中质量法将圆形浮架离散成众多微元,并运用线性波浪理论和刚体运动学原理,建立了波浪作用下网箱浮架系统的运动响应数学模型。针对圆形浮架的实际尺寸参数,在不同波高(H=4.2~7.0m)和周期(T=7.2,8.6s)条件下,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浮架前后点运动轨迹、浮架质心水平和垂直位移、浮架倾角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及分析表明:(1)浮架垂直位移幅度大于水平位移幅度,波浪周期对浮架垂直位移的影响要小于对水平位移的影响;(2)浮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倾角都和波高具有显著的正比关系。在波高H=4.2~7.0m范围内,周期T=7.2s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和倾角的增量分别为1.84m、1.0m和7.18;°周期T=8.6s时,三者的增量分别为1.66m、1.05m和5.43;°(3)周期增大,浮架垂直位移增加,水平位移和倾角减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道疏浚泥悬浮液对黑鲷胚胎的发育及仔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水试验法,温度在20℃左右,并保持试验用水溶解氧为饱和溶氧的60%,用疏浚泥悬浮液与过滤海水按等对数间距稀释成4个体积浓度水平(1∶2、1∶10、1∶50、1∶200),同时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浓度组设3个平行样本,对人工养殖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鱼卵和仔鱼进行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疏浚泥悬浮液对鱼卵孵化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仔鱼的全长和体重的增长与悬浮液浓度的变化并无十分明显的对应关系,只有当水体中的悬浮液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显现出对仔鱼生长的影响作用。在仔鱼摄食过程中,悬浮液对全长生长产生的抑制或影响作用不显著,但高浓度的悬浮液则对体重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性,不过这是一种短暂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舟山渔场衢山岛海域春夏季鱼类数量变化
《海洋渔业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08年3月和6月衢山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衢山岛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分析主要优势种密度对鱼类总密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两个航次拖网调查,共鉴定鱼类30种,其中暖温种15种,暖水种13种。3月的鮸和刀鲚,6月的六丝矛尾虾虎鱼分别是本海域较重要的优势种。3月和6月鱼类重量密度分别为125.05 kg/km2和95.01 kg/km2,尾数密度为8.41×103ind/km2和37.74×103ind/km2。鱼类重量密度与尾数密度分布趋势一致,呈现调查水域南部高于北部的分布趋势。依据贡献β值,衢山岛海域鱼类数量的变化与主要优势种数量变化有关。鱼类的种类组成与水团有着密切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喉拟水龟母体大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同一种群中3种规格(小型个体783.0 g±55.2 g、中型个体991.3 g±62.3 g和大型个体1248.5 g±122.9 g)母体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不同规格母体的月产卵量差异较明显,其中小型母体在产卵期首月和末月产卵量所占比例相对较高;3种规格母体的平均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与母体的大小呈正相关,平均窝数与母体大小则呈负相关;窝卵数、卵重、卵宽也与母体规格呈正相关,其中窝卵数的差异极显著(P<0.001)。在代表卵形状的卵长径与短径比值中,小规格母体产的卵略长,但差异不显著;大规格母体产的稚龟则显著大于小规格母体产的稚龟(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大规格母体作为繁殖亲本,可以获得更多的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拓展食品中农药残留监控范围,本文建立了水产品中三氯杀螨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试验基质为鳗鲡、罗非鱼、对虾、玻纹巴菲蛤,取其可食用组织的均匀试样1g,用正己烷超声萃取,用浓硫酸和弗罗里硅土净化,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液淋洗层析柱。洗脱液收集和旋转蒸发浓缩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三氯杀螨醇,外标法定量。测定仪器为HP6890N型气相色谱仪,配HP7683B型自动进样器、HP-5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32mm×0.25μm)和63Ni微电子捕获检测器。三氯杀螨醇浓度线性范围是0.0025~0.4μg.mL-(1r=0.9998,P<0.001),方法定量检测下限为0.01μg.g-1。用未检出三氯杀螨醇的鳗鲡等4种试样,添加3个水平的三氯杀螨醇,分别为0.01、0.10、0.50μg.g-1,每种试样每个添加量测定6份。结果显示,加标回收率在71%~111%范围内,批内变异系数为3.2%~8.5%(n=6),批间变异系数为2.5%~7.1%(n=4)。定量限点加标试样的回收率为73%~94%,批内变异系数为5.9%~7.7%,峰高信噪比>10。本方法试样用量少,前处理简便,可操作性强,适合测定水产品可食部分的三氯杀螨醇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岛、威海水域夏冬季表层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岛、威海水域夏冬两季表层沉积物中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的16S rDNA片段,并构建其相应文库。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并与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个站位沉积物样品细菌分别属于11个主要细菌门类,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omycene)、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l)、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屈挠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高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低G+C含量革兰氏阳性菌梭菌门(Clostridiales)。其中变形菌门是主要类群,且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占优势。与QD2站位相比,QD1站位沉积物细菌多样性随季节变化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ODIS卫星遥感监测太湖蓝藻的初步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2007年1~6月MODIS卫星遥感影像反演得到的太湖MODIS卫星表层水温、表层叶绿素浓度分布图,以及真彩色(1,4,3波段)合成图像,监测分析了太湖蓝藻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水温、表层叶绿素浓度分布图显示,1~6月,太湖表层水温和叶绿素浓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可以很好的显现藻类的迁移与堆积状况,其分布及变化趋势与实测的太湖蓝藻爆发的强度、地点、分布范围基本一致。MODIS真彩色合成图像直观地反映了湖中藻类的宏观信息,其趋势与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极其一致。结果表明,利用MODIS遥感数据探测太湖蓝藻水华的分布状况是可行的,MODIS可用于监测内陆湖泊藻类水华的污染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的细胞学研究及GISH鉴定
《海洋与湖沼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紫外线遗传失活的太平洋牡蛎精子作激活源,经6-DMAP加倍诱导栉孔扇贝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运用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对雌核发育二倍体卵子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观察;采用荧光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担轮幼虫期胚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紫外线处理过的精子入卵后发生一次轻微膨胀,形成雄性原核,但不形成染色体,而是浓缩为致密的染色质小体(DCB),DCB或滞留于两卵裂球的分裂沟上或进入其一的细胞质中,不与雌原核融合;GISH检测结果显示,在早期胚胎中没有检测到外源太平洋牡蛎精子的遗传物质。实验结果可为研究异精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提供细胞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颡鱼和大鳍鱯肌肉及鱼卵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GC测定了黄颡鱼和大鳍鱯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在两种鱼的肌肉和鱼卵中含有22种脂肪酸。在黄颡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占34.90%;不饱和脂肪酸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51.37%,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3.74%。在黄颡鱼卵中,饱和脂肪酸占26.76%,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9.51%,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3.73%。从大鳍鱯来看,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占26.97%,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8.81%,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4.23%;鱼卵中饱和脂肪酸占30.75%,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4.08%,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5.17%。研究揭示了黄颡鱼和大鳍鱯的肌肉脂质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是理想的食品。两种鱼的鱼卵还含有较高的花生四烯酸(C20:4n-6,ARA)、廿碳五烯酸(C20:5n-3,EPA)和廿二碳六烯酸(C22:6n-3,DHA)的比例,鱼卵的食用、加工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