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丁香酚和MS-222对松江鲈的麻醉效果

海洋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两种常用渔用麻醉剂丁香酚(5、10、20、40、80、120 mg·L-1)和MS-222(40、50、60、75、100、200 mg·L-1)对体质量为(13.78±3.15) g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1)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松江鲈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不断延长;2)丁香酚与MS-222的最适麻醉质量浓度分别为40~80 mg·L-1和60 mg·L-1;3)在低浓度麻醉剂处理下,10 mg·L-1丁香酚组中松江鲈的耗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10 mg·L-1丁香酚可能是松江鲈的适宜运输浓度;4)对比成活率、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和复苏时间等指标,丁香酚更适合作为松江鲈的麻醉剂,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使用40~80 mg·L-1丁香酚进行松江鲈的麻醉。

关键词: 麻醉 丁香酚 MS-222 松江鲈 耗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渔业科学进展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是一种重要的鱼类致病菌,可以感染多种海淡水鱼类。杀鲑气单胞菌包括5个亚种,目前常用的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很难实现亚种的快速精确区分。为实现杀鲑气单胞菌亚种的快速鉴定和检测,针对我国常见的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和杀日本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 masoucida),本研究开发了其特异性的PCR检测方法。根据Gene Bank已公布的杀鲑气单胞菌基因组信息,选择杀鲑亚种phoB基因和杀日本鲑亚种LOC111476736基因作为目标基因,根据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对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和酶浓度5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并测试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2对引物分别可以扩增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522 bp的phoB特异性基因片段和杀日本鲑亚种515 bp的LOC111476736特异性基因片段。杀鲑亚种特异性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64℃,10μmol/L引物、2 mmol/L dNTPs、25 mmol/L MgSO4和1 U/μL KOD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5、2、1.5和0.5μL。杀日本鲑亚种特异性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64℃,10μmol/L引物、2 mmol/L dNTPs、25 mmol/L MgSO4和1 U/μL KOD酶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75、1、1.5和0.5μL。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杀鲑气单胞菌其他亚种等14种其他水产病原菌或常见环境菌为模板进行PCR检测,均无特异性条带。该方法对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检测灵敏度为12.8 CFU/反应(菌体)或17.6 fg/反应(DNA),对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的检测灵敏度为23.8 CFU/反应(菌体)或27.2 fg/反应(DNA)。利用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分别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感染后取病鱼组织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从感染后的大菱鲆中分别检测到相应病原。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杀日本鲑亚种的流行病调查和快速诊断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 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 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 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带晚熟杂交品种孢子囊形成的条件优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诱导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孢子囊形成的培养条件,本研究以晚熟的海带杂交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浓度、脱落酸浓度、孢子体横切、海带培养方式等培养条件对海带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海带孢子囊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筛选了室内促进海带孢子囊形成的最适培养条件。研究表明:在光照强度20~100μmol·m-2·s-1充气培养时,孢子体两面均能形成孢子囊,在光照强度60~100μmol·m-2·s-1时孢子囊成熟较快;室内培养的受光面与海上养殖的受光面是否一致对最终形成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影响,但背光一侧的孢子囊面积显著高于向光一侧(P<0.05)。横切能够促进孢子囊的形成,但最终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盐,其中N 5 mg/L+P 0.5 mg/L能较快地促进孢子囊发育,添加1×10-6~1×10-5 mol/L的外源脱落酸也能促进孢子囊形成。温度是影响海带孢子囊成熟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培养温度为17℃时孢子囊形成最快。Fe3+通过增加氮磷营养盐的吸收促进孢子囊的发育增殖,在培养液中添加外源Fe3+能够明显延缓孢子囊的形成,但对最终形成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室内诱导海带孢子囊形成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17℃、光照周期8∶16(L∶D)、光照强度60~100μmol·m-2·s-1、营养盐浓度N 5 mg/L+P 0.5 mg/L、脱落酸浓度1×10-6~1×10-5 mol/L、不额外添加Fe3+。本研究结果可用于适时诱导晚熟杂交海带形成孢子囊和晚熟杂交海带的夏苗培育生产。

关键词: 海带 孢子囊 杂交品种 海带养殖 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塞拉利昂沿岸海域大眼裸颌鲈生物学特征

海洋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了解西非塞拉利昂海域经济鱼种大眼裸颌鲈(Brachydeuterus auritus)的基础生物学特征,根据2019-2021年现场调查数据,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体长-体质量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肥满度(K)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眼裸颌鲈体长范围为20~173 mm,单峰分布,优势组90~140 mm,占比59.89%;体质量范围为0.9~139.6 g,优势组0~50 g,占比68.76%.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2.706 93 ×10-5L3 005 51,匀速生长.雌雄比例为1∶1.11,与1∶1差异显著;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Ⅴ期和Ⅵ期个体占比均较低;随体长增加,达到性成熟个体比例增加.摄食等级以1级和2级为主,空胃比例基本随体长增加而逐渐增大.K值范围为1.44~4.06,均值为2.71,显示该鱼种发育健康且能够较好育肥(K>1.2).月份和性别均显著影响大眼裸颌鲈体长和体质量分布、体长-体质量关系,月份和体长均显著影响其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和肥满度水平.研究结果丰富了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大眼裸颌鲈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该海域大眼裸颌鲈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大眼裸颌鲈 生物学特征 生长发育 繁殖生物学 塞拉利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摄食配合饲料翘嘴鳜快长组与慢长组转录组特征比较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长期以来翘嘴鳜养殖自开口到养成均是投喂活饵,开发配合饲料代替活饵对翘嘴鳜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近年已在翘嘴鳜配合饲料养殖试验中发现个体间生长速度存在很大差异.为探究其生长差异与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关系,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经过一个完整养殖周期、投喂配合饲料翘嘴鳜的快长组和慢长组的4种组织(肝脏、肌肉、脑和胃)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分析.与慢长组相比,快长组的肌肉和脑中分别筛选出920个和696个上调基因(68.81%和74.68%),417个和236个下调基因(31.19%和25.32%);肝脏和胃中分别有347个和191个上调基因(47.28%和46.25%),387个和222个下调基因(52.72%和53.75%).鉴定出与生长和代谢相关的DEGs包括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l)、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等基因.GO功能注释显示,DEGs主要被注释在免疫、代谢、信号转导、酶活性等生物过程,以及信号受体结合、酶活性等分子功能上.KEGG功能注释显示,肝脏、肌肉、脑、胃中的DEGs分别被富集到17、15、12、7条通路,包括与能量代谢、脂质代谢、细胞生长与分化、神经配体-受体互作、激素合成、信号转导等相关的信号通路中,如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氨基酸合成、PPAR信号通路等.研究结果提示翘嘴鳜的生长分化由多个基因参与,并由多个基因构成多个潜在的调控网络共同调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影响翘嘴鳜配合饲料利用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关键词: 翘嘴鳜 配合饲料 个体生长差异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DEG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大地热流及影响因素

地球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英雄岭构造带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地温场对油气成藏过程有重要影响,也是油田开发工程实施的重要参考.利用试油静温数据,结合激光扫描法开展岩心热导率及放射性生热测试,对研究区地温场进行了研究.英东地区地温梯度为31.8~35.3℃/km,平均为33.6℃/km,新近系热导率为1.8~2.4W/m/K,平均为2.07W/m/K,大地热流值为65~74mW/m~2,平均为69mW/m~2.热流呈“西高东低”特征,昆北、南翼山及一里坪等地热流值超过65mW/m~2,而阿尔金山前、冷湖构造带及涩北等地较低,咸水泉和冷湖等地普遍低于50mW/m~2.新近系实测平均生热率为2.84μW/m~3,对热流的贡献约20%.研究区具有“热壳温幔”特征,其影响因素包括地壳放射性生热、蚀源区高U中酸性侵入岩、印度板块汇聚引起的构造热及热岩石圈厚度较薄等.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英东地区 地温梯度 热导率 放射性生热 大地热流 石油地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颜色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糖胺聚糖表达谱的差异性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基于液质联用和糖组学分析技术,比较2种颜色仿刺参中的糖胺聚糖(GAGs)组成,获得2种颜色仿刺参的糖胺聚糖表达谱,从而完善海参糖链表达谱信息,促进无脊椎动物的糖链组成研究。方法 对2种颜色仿刺参进行脱脂和蛋白酶酶解处理,采用离子交换柱纯化以去除蛋白和高硫酸化聚糖等杂质并获得糖胺聚糖。采用GAGs酶解获得GAGs二糖并对其进行2-AMAC荧光标记,基于RP-C18-MS/MS-MRM方法进行GAGs表达谱差异分析。结果 在2种颜色仿刺参中CS含量均最高,为2.5~4.5μg/g,HA含量次之,HS的含量最低。海参中GAGs总量远低于海参中岩藻糖基化硫酸软骨素和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含量,白色仿刺参的GAGs总量明显高于青色仿刺参。2种仿刺参中CS二糖以CS-0S、CS-4S、CS-6S为主,HS二糖主要是HS-NS6S和HS-TriS,但是两者在GAGs二糖含量、质量分数、硫酸化模式和硫酸化程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首次获得2种颜色仿刺参糖胺聚糖表达谱信息,有助于了解2种颜色仿刺参来源内源性糖链结构信息,为海参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液质联用技术 糖胺聚糖 仿刺参 差异性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养殖区藻源溶解性有机质性质特征对汞甲基化影响

环境化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能够显著影响汞的甲基化等形态变化过程.以近岸渔业养殖区藻源DOM为研究对象,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并选取总有机碳浓度TOCDOM=10 mg·L-1(DOM10)和TOCDOM=50 mg·L-1(DOM50)两种水平藻源DOM提取液,分析其在不同汞浓度条件下对汞甲基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藻源DOM主要由类蛋白和类腐殖质组分组成,其中前者含量较高,疏水及芳香组分含量较低;红外光谱显示藻源DOM中含有—OH、—CH3、—CH2、芳香性C=C等官能团.甲基化实验表明,在溶液中DOM含量相对较少时(DOM:Hg浓度比≤15625),DOM表现出抑制汞甲基化的趋势,而当溶液中DOM含量逐渐升高(DOM:Hg浓度比>15625),DOM可以显著促进水体中汞向甲基汞的转化.藻源DOM既能作为碳氮来源提高微生物活性,为汞的甲基化提供甲基供体,又可以与溶液中Hg2+发生络合,从而影响汞甲基化过程.在汞溶液浓度相对较低时,DOM对汞甲基化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大量的甲基供体,同时作为微生物利用的底物,促进无机汞向甲基汞的转化,甲基汞转化率最高可达0.257%;但在高汞浓度条件下,DOM对汞的络合作用降低了无机汞的微生物可利用性,水体中甲基汞下降,表现出抑制作用.

关键词: 甲基化 溶解性有机质 藻类 鱼类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解冻方式对鸢乌贼胴体肌肉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鸢乌贼胴体肌肉为研究对象,研究高压静电场解冻(4℃、3.8 kV)、静水解冻、流水解冻、常温空气解冻4种解冻方式对鸢乌贼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解冻方式对解冻速率、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pH、色泽、水分质量分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质构特性、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等指标变化对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压静电场解冻的鸢乌贼肌肉品质优于其他3种,解冻速率2.89℃/min,亨特白度值24.21,水分质量分数67.44 g/hg,TVB-N值2.76 mg/hg,菌落总数的对数值2.740,解冻损失率及蒸煮损失率较低。此种方式可降低解冻过程中肌肉汁液流失、延缓肌肉pH下降引发的肌肉酸度上升、抑制微生物生长,但高压静电场解冻后的鸢乌贼水分质量分数较高,货架期较短。

关键词: 鸢乌贼 高压静电场 解冻方式 肌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禁捕补偿政策对渔户生计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长江流域禁捕补偿政策的实施使数十万捕捞渔民失去原有生计手段,有效识别渔户受到禁捕政策的外部冲击时生计能力的变化是帮助退捕渔户改善生计的前提。以安徽、江苏、湖北三省份退捕渔户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退捕渔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从生计资本的总量、结构和流动性3个方面分析长江禁捕补偿政策对渔户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1)退捕渔户生计资本总指数显著提升,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均得到显著增长。(2)退捕渔户生计资本耦合协调度指数得到显著增长,生计资本结构总体由失调向协调转变。(3)退捕渔户生计资本表现出较高流动性,渔户群体贫富差距缩小。(4)不同地区间政策对生计资本产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安徽省渔户各项生计资本指数及生计资本耦合协调度指数均得到显著提升,生计资本的流动性最高;江苏、湖北省渔户心理资本指数显著下降,退捕前后金融资本指数、生计资本总指数及生计资本耦合协调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禁捕补偿政策的实施对退捕渔户生计的可持续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渔户生计发展停滞,退捕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及渔户生计资本阶层的重新固化仍是十年禁渔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长江禁捕补偿政策 生计资本指数 耦合协调度 流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