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花生籽仁中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群体模型的建立及在突变体筛选中的应用

核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仁蔗糖含量是影响花生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建立花生籽仁中蔗糖含量的高效检测技术,本研究采集了149份花生籽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法测定籽仁蔗糖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群体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98,校正标准偏差(SEC)为0.253,20份外部验证材料的预测值和化学值的R~2为0.873,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运用该模型筛选徐花17号诱变群体,从1 965份M_2单株籽仁中获得4分的突变体。本研究为优质食味花生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花生 蔗糖含量 近红外模型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NS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分析,根据NS1基因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连接至PMD18-T载体,通过序列测定和比对筛选出保真基因克隆;将保真基因克隆至pET32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S1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对IPTG使用浓度和诱导时间进行优化,对表达的重组蛋白用His-tag镍柱进行纯化,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免疫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扩增出H9 N2 AIVs的NS1基因,并筛选到保真克隆;带有NS1保真基因的重组载体pET32a-NS1可在大肠杆菌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其中,IPTG最佳使用浓度为2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8 h时表达量最大,并且表达产物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可被抗His标签识别,利用重组蛋白制备的抗体可识别H9N2 AIVs在细胞内表达的NS1蛋白,说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该试验为H9N2 AIVs NS1蛋白的功能特性和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原核表达;蛋白纯化;蛋白免疫印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酸代谢变化引起的c-di-GMP稳态波动对大肠杆菌致病过程中菌毛合成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细菌能够合成多种信号分子,调控自身在各种营养状态或应激条件下的生长代谢及毒力发挥.第二信使环二鸟苷酸(c-di-GMP)在致病菌感应氨基酸饥饿(AAS)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多种生理活动并显著影响其毒力发挥.本文旨在研究c-di-GMP在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尿道定殖及毒力发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尿液培养UPEC,结合转座子突变技术筛选氨基酸代谢相关生长缺陷基因,采用基因敲除技术、特定氨基酸回补及小鼠尿道感染模型验证尿液生长及尿道定殖缺陷表型;借助表达谱数据、RT-qPCR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法筛选并鉴定受氨基酸饥饿影响的毒力基因及c-di-GMP相关基因;通过多基因敲除及回补技术、凝胶阻滞试验(EMSA)鉴定c-di-GMP对毒力基因的调控机制.[结果]精氨酸、异亮氨酸及蛋氨酸代谢失衡引起UPEC在尿液中生长缺陷,尿道定殖能力显著下降及局部c-di-GMP稳态破坏;YciR及YcgF相关c-di-GMP体系失衡显著下调菌毛基因簇表达;YciR通过调节子MlrA直接调控P菌毛基因簇表达;YcgF通过下游配对调节子YcgE直接调控P菌毛基因簇表达.[结论]c-di-GMP感应尿道定殖过程中的特定氨基酸饥饿,调控菌毛等黏附因子合成,促进UPEC完整毒力发挥.

关键词: 第二信使环二鸟苷酸;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P菌毛;I型菌毛;氨基酸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厚皮甜瓜品种镇甜二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镇甜二号是以自交系MHW05为母本、MHW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厚皮甜瓜新品种.江苏地区早春大棚栽培果实发育期28 d左右,全生育期102 d左右,植株长势较强,耐寒,易坐果,果实圆形,果皮光滑白色,单瓜质量1.5 kg左右,果肉白色,果肉厚度3.9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7.8%左右、边部12.6%,肉质软,口感好,耐存贮,667 m2产2700 kg左右,适宜在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等地早春保护地栽培.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厚皮甜瓜;新品种;镇甜二号;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南通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南通市是江苏省设施草莓主产区之一,草莓已发展成南通市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南通市草莓产业生产规模稳定发展、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优势区域逐步形成、种植品种较为丰富,草莓产业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依然存在高端优质品种欠缺、病虫害问题突出、品牌建设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建议推广新优品种,提高种苗质量;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品牌意识,打造南通市草莓品牌;多元培育专业人才,提高草莓生产机械化水平;组建产业联盟,完善、拓展全草莓产业链。

关键词: 南通市 草莓 产业现状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旱地多熟模式水分供需平衡特征与水分生产效益

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江流域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问题严重,构建以避旱减灾为主体的多熟间套作种植模式是实现本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于2016—2020年在长江流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5个地区)进行旱地多熟模式水分利用特征评比试验,分别设置为四川:小麦-夏玉米(C1)、小麦-夏玉米‖夏大豆(C2)、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C3)、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C4);湖北:油菜-夏玉米‖夏大豆(B1)、饲草油菜-春玉米‖春大豆(B2)、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B3);湖南:油菜-夏玉米‖夏大豆(N1)、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N2)、饲草油菜-春玉米‖春大豆-秋大豆(N3);江西: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X1)、油菜-夏玉米‖夏大豆(X2)、黑麦草-春玉米/夏大豆(X3)、黑麦草-春玉米‖春大豆(X4);江苏:小麦-鲜食玉米/鲜食玉米(S1)、小麦-鲜食玉米/鲜食大豆(S2)、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S3)、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S4).应用AquaCrop模型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供需平衡特征、折谷总产量和单方水效益.4年结果表明,四川C4的水分满足率较C1、C2和C3平均分别增加5.28%、2.91%和6.00%,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71.2%、49.3%和25.6%,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329.29%、123.42%和45.52%;湖北B3的水分满足率较B1和B2平均分别增加3.99%和3.51%,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6.8%和25.8%,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295.60%和69.01%;湖南N2的水分满足率较N1和N3平均分别增加9.08%和2.93%,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58.47%和183.33%;江西X1的水分满足率较X2、X3和X4平均分别增加7.94%、6.70%和4.05%,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12.4%、152.5%和116.8%,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70.13%、15.49%和46.53%;江苏S4的水分满足率较S1、S2和S3平均分别增加8.93%、5.85%和2.96%,折谷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5.4%、17.5%和12.6%,单方水效益分别增加60.25%、14.93%和45.56%.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和江苏分别种植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饲草油菜-春玉米/夏大豆、马铃薯/春玉米/夏大豆和鲜食蚕豆-鲜食玉米/鲜食大豆等种植模式,有利于改善水分供需平衡特征,提高折谷总产量和单方水效益.长江流域旱地应根据不同的降雨条件选择适宜的多熟间套作种植模式,以实现避旱减灾和水资源高效利用.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多熟模式 水分供需平衡 单方水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预处理秸秆纤维性状及可降解复合材料的性能

林业工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发酵秸秆纤维的不同天数作为变量,研究发酵预处理对秸秆纤维特性及其对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测量发酵后0,5和10 d的纤维的长细比,分析三大素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以可降解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发酵5 d的纤维长细比集中增大,总体集中在20∶1以内,而发酵10 d的长细比增大且频率分布变宽,显示为纤维长又细及分布频率均匀。从而得出结论:在3组不同发酵时间的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未发酵的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大,发酵5 d的复合材料性能最差,发酵10 d的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随着纤维长细比的频率分布变宽而增强。其主要原因是在制备复合材料时,长细比分布更加均匀的秸秆纤维交错结合,细小纤维可以填充纤维板的缝隙,使得纤维的致密性更好,并且未完全发酵的纤维会将更长和更大长细比的微纤丝露出来,增加胶黏剂的渗透性,提高纤维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秸秆 发酵预处理 纤维特性 纤维分布 可降解复合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石河子垦区棉花生长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新疆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以PE地膜为对照,在新疆石河子垦区开展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试验,系统分析了PBAT/PLA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土壤温湿度、棉花长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PLA地膜降解较快,在覆膜43 d即进入诱导期;红外、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也表征出PBAT/PLA地膜田间降解后分子链、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等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在棉花生育前期,PBAT/PLA地膜膜面保持完整,增温保墒效果良好,两组出苗率一致;但随着PBAT/PLA地膜逐渐裂解,其应用效果开始下降,棉花进入盛蕾期后,PBAT/PLA地膜覆盖下土壤温度和含水率比PE地膜覆盖分别低0.30~1.15℃和2.31~3.46个百分点,最终导致PBAT/PLA地膜组的株高和茎粗较PE地膜组分别降低22.08%和12.82%,籽棉减产20.24%。因此,PBAT/PLA全生物降解地膜还需从材料分子链结构层面进行配方改良、推迟降解诱导期、提高棉田覆盖应用潜力,使其能更好在新疆棉花生产中进行试用推广。

关键词: 棉花 地膜 降解 PBAT/PLA 石河子垦区 土壤温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e/La定向修饰凹凸棒土稻壳基颗粒成型生物炭:磷酸盐吸附行为与机制

环境科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合成一种新型除磷载Fe/La定向修饰凹凸棒土稻壳基颗粒成型生物炭吸附材料(Fe-La/AC),考察了材料表面特性、Fe/La投加量、热解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凹凸棒土投加量等对磷素吸附影响规律.Fe/La最佳投加量为2∶2 mmol,AT添加量为30%,热解温度为350℃,热解时间2h,制备的Fe-La/AC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47.62 mg·g-1(以磷计).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Fe、La主要以铁镧氧化物及铁镧水合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炭材料表面,Fe和La提供了磷酸盐吸附的活性中心.该材料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拟合分析Langmiur模型更适于描述Fe-La/AC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表明吸附动力学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磷酸盐吸附机制主要涉及静电吸引、配体交换和内层络合作用.本研究制备的Fe-La/AC颗粒成型生物炭,可作为低磷浓度废水处理及水体富营养化调控的一种高效除磷吸附剂,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金属氢氧化物 成型生物炭 吸附磷 铁/镧-磷结合 低浓度含磷废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黑腐病致病菌分离与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黑腐病是影响甘蓝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该致病菌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在全国各地发病田间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样本,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致病性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了来源不同的该菌株基因序列,分析其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以Xcc8004为接种菌,采用喷雾法对11份甘蓝种质资源进行黑腐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黑腐病菌DNA序列存在碱基差异,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相近地区黑腐病菌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致病力测试初步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收集到的黑腐病菌致病力较强;供试材料均未表现免疫和高抗反应,不同材料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筛选到抗病材料3份,耐病材料3份,感病材料3份,高感材料2份.建立一套有效的黑腐病生理小种划分鉴定方法并筛选高抗黑腐病材料是今后黑腐病抗病育种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 致病菌 系统进化 抗性鉴定 病菌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