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大口黑鲈Myf5基因cDNA和基因组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f5是生肌调节因子家族成员之一。为研究该基因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肌肉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运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大口黑鲈Myf5 cDNA序列1093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723bp,编码240个氨基酸,经分析该蛋白无信号肽序列,属核蛋白,含有一典型的碱性螺旋-环-螺旋结构域。使用Genome walker技术获得启动子区序列2690bp,预测含有肌肉特异性转录调控相关元件:E-框、肌细胞特异增强子2(MEF2)、核转录因子1(SP1)、上游激活因子(USF)、血清应答因子(SRF)等结合位点。含有早期生长应答因子α(EGRα)、早期快反应生长应答因子1,2(EGR-1,2)等结合位点,它们可能是Myf5能够在体节形成早期表达的主要原因。获得Myf5 3个外显子与2个内含子序列,内含子1中存在一个在不同鱼类中高度保守的长度为123bp的序列,推测参与调节了Myf5基因的时空和组织特异性表达。本研究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对大口黑鲈肌肉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关键词: 肌肉 Myf5基因 调节 大口黑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材料人工鱼礁应用效果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天然材料、废弃物材料、建筑材料、综合型材料等多种人工鱼礁材料的不同应用效果,指出不同材料人工鱼礁的应用效果差异显著,同时展望了人工鱼礁应用材料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材料 应用效果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臭氧冰延长水产品保鲜期的试验

制冷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采用臭氧冰对对虾和罗非鱼保鲜效果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臭氧含量为5mg/kg的臭氧冰对对虾和罗非鱼保鲜时,试验组的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91%以上,并降低了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可延长产品的保鲜期3~5d。臭氧冰具有显著的杀菌和抑菌作用,是一种水产品新的保鲜方法。

关键词: 食品包装与储藏 水产品贮藏与加工 保鲜 臭氧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季长江口邻近外海网采浮游生物的生物量谱

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5年春季黄海南部、东海北部近江口外海水域网采的浮游生物个体大小的粒径分布进行研究,确定各粒级大小的功能群组成,建立此季该调查水域网采浮游生物的生物量谱。样品是用小、中、大型浮游生物网(网孔径为77、160、505μm)采集所得。三网具采集浮游生物个体大小粒径是连续的,其中浮游植物,其等效粒径(ESD)和含碳量范围分别为5~250μm、15pg~146ng;浮游动物,含碳量范围为115ng~7.5mg,ESD分别为120μm~5.8mm、200μm~2cm。所得网采浮游生物的标准生物量谱,总测区的斜率为-0.607±0.059、截距为19.45±0.46;各站位的生物量谱斜率为-0.889~-0.455、截距为12.866~16.863,两特征参数分布规律为南高北低,且具有显著的站位间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截距和回归系数与粒级多样性有关。

关键词: 浮游生物 生物量谱 长江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驼背鲈肾脏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肾脏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驼背鲈肾小体主要分布于肾脏组织背侧肾细胞集中的区域,肾脏组织腹侧主要分布有肾小管,这种分布区域性较强,提示驼背鲈的进化地位较为高等。根据驼背鲈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将其划分为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5个部分。驼背鲈肾小体长径平均55.0μm,短径平均45.8μm。肾小囊中分布有较多的足细胞,足突发达,对于原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由肾小管超微结构显示,第二近曲小管重吸收作用最强。驼背鲈肾脏的组织学研究结果为开展其泌尿功能及渗透调节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驼背鲈 肾脏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生长性状的比较

海洋与湖沼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地理种群体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的方法,进行了自繁和杂交子一代生长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0日龄时的杂交子一代在各项指标都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0.24%—13.50%),LS在这5个性状中都高于ZL。100日龄时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杂种优势有所下降,杂种优势率在-0.88%—4.13%之间,甲长表现出杂种劣势。120日龄时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范围为-1.91%—4.37%,甲长、甲宽表现出杂种劣势。可见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性状、不同时间表现出的杂种优势有显著差异。ANOVA分析表明:80日龄、100日龄、120日龄时,5个生长性状在群体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4个杂交子一代在生长性状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可见种内群体间杂交是培育三疣梭子蟹优良新品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种群 杂交 杂种优势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湿地沉积物中的氮、磷与重金属

海洋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总氮NT、总磷PT、重金属Cu,Zn,Pb和Cd在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中的分布与累积特征。结果表明,NT和重金属表现为:芦苇带>互花米草带>海三棱镳草带>光滩,即从光滩至芦苇带,从南部至北部,NT和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由于高潮带以细颗粒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NT和重金属表现出相应的富集;而沉积物PT在各个潮带呈均匀分布,这主要与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组成有关。与上海南岸潮滩湿地和世界其他河口湿地相比,东滩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相对较低,表明它是一块保存较为完好未受到污染的天然湿地,这主要与长江径流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有关。

关键词: 长江口湿地 养分 重金属 分布 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溴尿嘧啶对中国明对虾受精卵的处理条件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化学诱变剂5-溴尿嘧啶(5-Bromouracil,5-BrUra)处理不同发育时期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胚胎,统计孵化率,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获得最佳处理条件,并探讨温度、盐度和pH对5-溴尿嘧啶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5-溴尿嘧啶对中国明对虾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5-溴尿嘧啶诱变中国明对虾的最佳起始处理阶段为原肠期,达到接近半致死效果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分别为0.5mg/mL6h、0.3mg/mL15h和0.1mg/mL24h;(2)温度和盐度对5-溴尿嘧啶诱变中国明对虾胚胎的效果可产生显著影响,而pH影响不显著;(3)5-溴尿嘧啶能影响中国明对虾幼体前期(无节幼体N→溞状Ⅲ)发育,而对溞状Ⅲ至仔虾期间的幼体发育没有显著影响诖私锥危?5-溴尿嘧啶处理后孵化出的幼体能够正常变态。

关键词: 化学诱变 5-溴尿嘧啶 中国明对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鳀鱼的产卵生态Ⅰ.鳀鱼鱼卵和仔稚幼鱼的数量与分布特征

动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0-2004年5-7月,"北斗"号生物资源调查船对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进行了11个航次多学科的综合调查,鳀鱼鱼卵和仔稚幼鱼的数量与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重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表明:1)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5月中、下旬鳀鱼才进入产卵初期;6月上旬产卵个体逐渐增多,即将进入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进入产卵盛期;2)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中,35°N断面及其邻近海区的鳀鱼鱼卵密集分布区相当稳定,这一带海域基本上每年都有鱼卵的密集分布中心形成;北部海域的密集分布区的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变化比较大,但是,密集分布区一旦形成,鱼卵的平均密度相当可观;西南部沿岸一带海域的鱼卵数量很少。鳀鱼鱼卵的分布与海流、潮汐以及水温分布等物理海洋学要素的关系密切,南、北两个鱼卵密集分布区正是潮锋所在的位置,锋区的辐聚和卷夹作用,使鳀鱼鱼卵聚集成密集的斑块,从而形成了鱼卵的密集分布中心;3)鳀鱼鱼卵在水体中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上混合层,温跃层中的数量次之,下混合层的数量最少;统计学检验,上混合层、温跃层和下混合层之间的鱼卵数量差异显著;4)鳀鱼仔稚幼鱼的数量明显少于鱼卵,水平分布特征与鱼卵也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鳀鱼 鱼卵和仔稚幼鱼 数量 分布特征 产卵场 山东半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密度对饵料驯化期细鳞鱼稚鱼生长的影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养殖密度对饵料驯化期细鳞鱼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分别设置了4个养殖密度(1000、5000、10000、15000尾/m2),试验期间依次投喂水蚯蚓→水蚯蚓、软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的驯养方法,逐步从动物性饵料转化为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喂养。经过40 d的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对细鳞鱼稚鱼的存活率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养殖密度对肥满度(CF)、特定生长率(SGR)和变异系数(CV)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密度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2.8%,28.7%,16.0%和19.3%,肥满度为0.85~0.97,SGR平均值为4.40%,体重变异系数为11.59%~16.89%,体长的变异系数为37.05%~48.48%。研究结果表明饵料转化期的细鳞鱼稚鱼(2.80±0.01 cm)完全可以在较高的养殖密度下进行培育。

关键词: 细鳞鱼 人工驯化 养殖密度 肥满度 特定生长率 变异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