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星突江鲽的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观察、测量、解剖、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120尾全长11~43cm,体质量0.02~2.49kg的养殖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外部形态、可量可比性状、可数性状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外部形态包括口、鼻、眼、鳍条、侧线和鳞片的特征;可量可比性状包括全长/体长(Tl/Sl)、体长/体高(Sl/Bd)、体长/头长(Sl/Hl)、头长/吻长(Hl/Pl)、尾柄长/尾柄高(Cl/Cd)、体长/尾柄长(Sl/Cl)、头长/眼间距(Hl/Ei)、头长/眼径(Hl/Ed)比值及其相关方程;可数性状包括背鳍鳍条、尾鳍鳍条、臀鳍鳍条、腹鳍鳍条、胸鳍鳍条、侧线鳞、侧线上鳞、侧线下鳞、牙齿、幽门盲囊、上鳃耙、脊椎骨;内部结构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解剖位置。结果表明:(1)外部形态的明显特征在于:背鳍、臀鳍、尾鳍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多角星状鳞片,有刺状突起。(2)全长/体长变动范围最小,雌雄差异最小,其线性相关性最好,全长与体长相关方程为Sl=0.8771Tl-0.1589(R2=0.9822);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不仅变动最大,而且其线性相关性最差,雌雄的差异也最大;星突江鲽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0.0168Sl3。199,R2=0.9797;雄性:W=0.0274Sl2。9721,R2=0.993;雌性:W=0.0134Sl3。3008,R2=0.9822(W代表体质量,kg;Sl代表体长,cm)。(3)星突江鲽腹鳍鳍条与幽门盲囊最稳定;侧线鳞和牙齿变动最大。(4)牙尖锐,圆锥形;胃大,呈"I"型,肠粗短;1~2枚幽门盲囊。通过比较发现:星突江鲽的外部形态、可量可比性状和内部结构特征均与石鲽相近;星突江鲽与6种比目鱼相比,可数性状指标的数目多较少。

关键词: 星突江鲽 外部形态 可量可比性状 可数性状 内部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引进条斑星鲽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水产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AFLP技术对我国条斑星鲽引进群体(烟台、大连和莱州)共63尾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进行分析,计算了3个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并构建了UPGMA系统发生树。10个引物组合在3个群体中共扩增到827个位点,大小位于50~700 bp。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到的多态性条带在8到37条之间不等,平均为17.9个。3个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为29.14%、15.60%和20.31%;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799、0.0949和0.1231;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225、0.0658和0.0848。3个条斑星鲽引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烟台引进群体最高,莱州引进群体次之,大连引进群体最低,但总体水平均较低。烟台引进群体与大连引进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230,莱州引进群体与大连引进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129。3个引进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19,表明3个引进群体之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

关键词: 条斑星鲽 遗传多样性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对虾产品贸易结构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对虾贸易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是对虾贸易有较大顺差的国家,近年来对虾贸易顺差在逐渐拉大。对我国对虾出口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出口商品出现了由粗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的结构转变;出口地区呈明显的沿海性分布;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和香港等传统市场。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对虾产品出口有中等比较优势,但我国的RCA和CA指数较其他主要对虾出口国明显落后。

关键词: 对虾产品 贸易结构 出口竞争力 国际市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生长性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相关分析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优良大菱鲆养殖品种,收集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批次的大菱鲆亲鱼8批,从各群体中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利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每条雄鱼个体配两条雌鱼个体,共构建38个父系半同胞和76个母系全同胞,分别测定了每个家系生长到25和80日龄的体重、全长和体长,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对大菱鲆遗传相关分析表明,体重和全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95,体重和体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88和1.00,全长和体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99。对大菱鲆表型相关分析表明,体重和全长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881,体重和体长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622和0.871,全长和体长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947。并且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都呈极显著水平(P<0.01)。另外,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全长(X1)和体长(X2)对体重(Y)的回归方程,生长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789,说明它们都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大菱鲆 生长性状 遗传相关 表型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率相关分析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养殖条件下罗氏沼虾重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以106个罗氏沼虾家系为材料,将每个家系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池塘中,以不同的养殖密度养殖,两个月后测定每个家系的头胸甲长、腹长、体长、体重及存活率,并以家系为单位进行同一性状在两种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头胸甲长、腹长和体长在两种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的对应性状间均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依次为r=0.109、r=0.15和r=0.143;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0.223,P<0.05);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2,P<0.01)。头胸甲长、腹长和体长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0.85~18.09之间;两个土池中体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80和43.47,说明罗氏沼虾体重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选择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在不同养殖条件下,以体重、存活率为选育指标,尽管选择趋势不变,但选种效果有差别。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生长 存活率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军曹鱼养殖水体及其肠道异养细菌的耐药性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常用的15种抗生素,通过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简称K-B法),参照NCCLS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标准,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Esсheriсhia coliATCC25922为质控菌株,对周年监测分离自养殖军曹鱼水体及肠道的188株优势菌(包含9个菌属)进行了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抑菌最强的是环丙沙星(耐药率为0),其次是氯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小于40%;抑菌效果最差的依次为羧苄青霉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痢特灵、利福平,耐药率均在40%以上,其中多重耐药的菌株(对4种或4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共12株,包括水体菌9株和肠道菌3株。

关键词: 军曹鱼 养殖水体 肠道 异养细菌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氏沼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其相关性

海洋水产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06个罗氏沼虾家系(包括32个半同胞家系)5月龄的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采用动物模型,把性别、雌虾出池时是否抱卵作为固定效应,并以日龄为协变量,借助DFREML方法估计头胸甲长、腹长、最后腹节长、体长和体重等性状的方差组分,进行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5个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6.80;罗氏沼虾5月龄头胸甲长、腹长、最后腹节长、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06、0.07、0.02、0.07和0.07,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属低遗传力;5个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在0.398~0.910之间,遗传相关系数在0.35~1.0之间,其中头胸甲长与体长的遗传相关程度最高,遗传相关系数为1.0,体长与体重的遗传相关程度次之,遗传相关系数为0.98。本研究可为罗氏沼虾的进一步选育提高和杂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数。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某火电厂余氯排放对附近牡蛎消瘦、死亡原因的分子诊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研究了火电厂余氯排放对牡蛎养殖区牡蛎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火电厂附近牡蛎与对照组牡蛎的生物学特性(平均壳长、平均壳宽、平均重量等)差异显著(P<0.05),室内模拟试验中随着余氯污染浓度的增加,牡蛎死亡现象更加严重;随着余氯处理浓度的增加,牡蛎的RAPD谱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谱带的消失以及谱带荧光强度的减弱,即牡蛎的基因组模板稳定性(GTS)随着余氯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相关性较好(y=-105.16x+102.98,R2=0.9788),GTS与牡蛎的死亡率相关性也较好,呈现出负相关(y=-0.7422x+96.526,R2=0.973)。另外,火电厂附近牡蛎与余氯模拟曝露试验牡蛎的GTS及特征带谱比较发现,其GTS和死亡率正好介于0.2~0.5mg·L-1余氯处理组之间,牡蛎长期受到的余氯的影响程度相当于室内余氯短期模拟试验中0.35mg·L-1左右的余氯处理。研究结果也表明DNA多态性(RAPD)技术可用于相关的水生生态影响评价。

关键词: 余氯 牡蛎 基因组模板稳定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家系幼体对氨氮和pH值的耐受性比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中国对虾家系,对建立的20个家系幼体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进行抗氨氮和pH值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时间中国对虾家系对氨氮和pH值的耐受性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24,48和72 h对氨氮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分别为62.15,30.31和15.60 mg/L,对pH值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分别为9.99,9.41和9.12。以平均LD50值为评价指标,综合24,48和72 h各家系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最终筛选出对氨氮耐受性最强的家系8个,对pH值耐受性最强的家系10个,对氨氮和pH值耐受性均较强的家系7个,为构建中国对虾抗逆基础群体,开展中国对虾抗逆新品系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家系 氨氮 p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北部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特征的变化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91年1月和2004~2006年1月东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从物种和同功能种团两个层面分析了东海北部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特征的变化。同功能种团是生态系统中起着相似生态作用、并占据相近或相似生态位的若干物种集合体,本研究结合各鱼种的摄食习性和活动能力差异,将该水域内的鱼类划分为8个同功能种团,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浮游/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杂食性种团、活动能力强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软骨鱼类种团、活动能力弱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结果显示,冬季东海北部鱼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同功能种团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经过十余年后,尽管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同功能种团多样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各同功能种团内的物种数发生了明显变化,物种多样性与同功能种团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曲线斜率由0.547增加到0.627,群落的生态冗余性有所降低。经相似性分析检验法(ANOSIM)分析,两时段群落间的物种和同功能种团结构组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带鱼、龙头鱼、小黄鱼、黄鲫、灰鲳等物种和软骨鱼类种团、浮游/底栖动物食性种团的相对量的变化是造成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认为,东海北部鱼类群落结构已显现出向以浮游动物食性和活动能力强的游泳动物食性鱼种为主体的方向发展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鱼类群落 同功能种团 生物多样性 多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