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长江上游江津和宜宾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估算

动物学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种群数量及分布,2007~2009年对江津和宜宾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及渔获物组成进行了调查,根据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对该江段的年渔获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FISATⅡ渔业评估软件中体长股分析模块对圆口铜鱼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2007、2008和2009年,江津江段鱼类年总渔获量分别为267 850、689 975和586 575尾,宜宾江段鱼类年总渔获量分别为485 100、108 075和169 950尾;其中,江津江段圆口铜鱼的年渔获量分别为56 932、98 323和100 620尾,宜宾江段圆口铜鱼的年渔获量分别为66 099、16 952和32 812尾。渔获个体主要分布在80~220 mm体长组。估算出2007~2009年江津江段圆口铜鱼年资源量分别为319 416、905 715和1 124 470尾,年均值为783 200尾;以质量计,年资源量分别为25.33、129.72和244.48 t,年均值为133.18 t。宜宾江段圆口铜鱼年资源量分别为469 395、191 207和200 197尾,年均值为286 933尾;以质量计,年资源量分别为60.18、43.11和15.14 t,年均值为39.48 t。以上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圆口铜鱼年均资源量大于宜宾江段;2007~2009年宜宾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呈下降趋势,而江津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圆口铜鱼 体长股分析 资源量 长江上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做好农业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的思考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

摘要:随着科研院所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科研项目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日益凸现出来。阐述科研院所做好农业科研项目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科研项目档案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困难,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业科研项目档案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 科研项目 档案管理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渔业声学和灯光罩网的南海中南部鸢乌贼资源评估

中国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查明南海外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的资源量及其分布,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利用科学探鱼仪(Simrad EY60)结合灯光罩网采样方法对南海中南部(16°N-5°N)鸢乌贼资源进行了声学调查与评估。在确定该方法的有效性基础上,调查结果显示,1)2012年秋季鸢乌贼丰度和资源量分别是3.26×1010 inds和2.14×106 t,变异系数是23%;鸢乌贼个体胴长范围、平均胴长和平均质量分别是62~248 mm、127 mm和65 g;秋季,鸢乌贼从南至北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8.0°N 以北和114.0°E 以西海域;最高数量密度是1.7×106 inds·nmi-2(6.5°N,111.0°-111.1°E),最高资源量密度是85 t·nmi-2(15.0°N,114.35°-114.45°E);2)2013年春季鸢乌贼丰度和资源量分别是2.98×1010 inds和2.44×6 t,变异系数是23%;鸢乌贼个体胴长范围、平均胴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是73~238 mm、122 mm和82 g;春季,鸢乌贼从南至北亦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11.0°N以北;最高数量密度是3.3×106 inds·nmi-2(13.0°N,116.55°-116.65°E),最高资源量密度是60 t·nmi-2(15.0°N,115.25°-115.35°E)。研究表明,南海外海鸢乌贼资源量至少在2.00×106 t以上;与2012年秋季相比,2013年春季鸢乌贼密集区向东北移动。

关键词: 鸢乌贼 南海 渔业资源 声学评估 灯光罩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多重耐药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摘要:目的从养殖半滑舌鳎肠道分离到一株副溶血性弧菌Vp1107,对该菌株进行耐药性及耐药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通过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及测序法对耐药基因及整合子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Vp1107菌株耐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四环素、土霉素和氯霉素,对头孢呋辛钠、链霉素、卡那霉素、萘啶酸、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其多重耐药系数为0.33。菌株携带blaTEM、strA、strB、tetB、tetM、catⅢ、intI1耐药相关基因,1类整合子不含基因盒,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未发生点突变。结论副溶血性弧菌Vp1107耐药程度较为严重,其耐药性主要由耐药基因编码的耐药性酶类和外排泵作用引起,提示应加强对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的监控及渔用药物的管理。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多重耐药性 耐药基因 整合子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浸渍式快速冷冻液的优化及冻结技术对脆肉鲩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浸渍快速冻结的冷冻液配方,以乙醇、丙二醇、甜菜碱和氯化钠组成冷冻液,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进行实验设计,探讨冷冻液的最佳配比。并用此最佳冷冻液(-35℃)对脆肉鲩进行研究,比较-18℃冻结、直接浸渍冻结、间接浸渍冻结对脆肉鲩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占冷冻液总质量分数计,由20%乙醇、10%丙二醇、7%甜菜碱和10%氯化钠和水组成的冷冻液,冻结点可达-66.10℃。采用-18℃冻结的样品与两种浸渍冻结的样品相比较,前者肌原纤维蛋白含量和总巯基含量低于后者,并且Ca2+-ATPase活性的损失高于后者。综合各项指标说明浸渍冻结利于减少蛋白的变性。

关键词: 冷冻液 响应面法 脆肉鲩 冻结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鲟鱼子酱的生产与国际贸易概况

水产学杂志 2014

摘要:简要介绍近些年世界鲟鱼子酱的生产及贸易情况,以及我国鲟鱼子酱的生产品种、产量、价格及贸易等情况;分析和预测我国养殖鲟鱼子酱产业的前景,为我国鲟养殖产业的有序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鲟鱼子酱 生产 中国 国际贸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珍珠魟人工繁殖及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0尾珍珠魟(Potamotrygon motoro)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繁育和生长试验。在2011—2013年间成功繁育珍珠魟500尾,成活率达90%。同时对人工养殖条件下珍珠魟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魟的体重(W)与日龄(t)呈线性关系:W=3.7641t-75.704,R2=0.9623;体盘长(L)与日龄呈线性关系:L=0.0536t+10.952,R2=0.9834;体重与体盘长呈幂函数关系:W=0.0411L3.094,R2=0.9924,指数b为3.094,说明人工养殖条件下珍珠魟属于等比生长类型,体重与体盘长生长基本同步。

关键词: 珍珠魟 人工繁殖 人工养殖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洋淀乌鳢线粒体D-Loop区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集白洋淀野生乌鳢(Channa argu)群体和养殖乌鳢群体62个样本.运用PCR技术对该62个样本的线粒体D-Loop区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得到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线粒体D-Loop区片段中,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8.14%,22.36%,34.38%和15.12%,A+T的含量(62.52%)高于G+C含量(37.48%),具有明显的碱基组成偏向性.共检测到112个变异位点,占全部序列的12.3%,检测到单倍型9种,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83,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54 09,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12,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943 44,基因流(Nm)为0.014 99.基于线粒体D-Loop区序列的研究表明:野生乌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同时2群体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

关键词: 乌鳢 线粒体D-Loop区 养殖 野生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苏氨酸的需要量

淡水渔业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初始体质量为(67.08±0.22)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水泥池(2.5 m×1.4 m×1.5 m)中饲喂苏氨酸水平为0.49%、0.88%、1.27%、1.67%、2.06%和2.46%(占饲料的质量分数)的6组等氮半精制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2.13%),经60 d生长实验确定吉富罗非鱼的苏氨酸需要量。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增加,各饲料处理组成活率(96.67%~98.83%)无显著差异。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均在1.67%组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显著降低,在1.67%组达到最小值;随着饲料苏氨酸水平进一步提高,上述指标不再发生显著变化。随饲料苏氨酸水平增加,吉富罗非鱼的肥满度无明显变化,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呈明显的先降后升趋势。饲料苏氨酸适宜水平(0.49%~1.67%)能使吉富罗非鱼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对脂肪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饲料中苏氨酸水平为1.67%时,吉富罗非鱼肌肉苏氨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吉富罗非鱼饲料中苏氨酸适宜需要量以占饲料的质量分数计为1.62%~1.72%(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32.13%)或以占饲料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5.04%~5.35%。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苏氨酸 需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燃料油和原油乳化液在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体内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在室内模拟了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对燃料油(0#柴油)和东海平湖原油乳化液的生物富集实验,通过对富集与释放过程中缢蛏体内石油烃的动态检测以及对检测结果的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缢蛏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平衡状态下缢蛏体内石油烃含量C Amax、生物学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参数.拟合结果得到的各动力学参数平均值分别为:缢蛏对0#柴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为10.67、k2为0.0795、BCF为122.56、C Amax为129.07 mg·kg-1、B1/2为9.61 d;缢蛏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为7.79、k2为0.0948、BCF为89.38、C Amax为110.68 mg·kg-1、B1/2为7.88 d.缢蛏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吸收速率常数k1、BCF均随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对0#柴油、原油乳化液的释放速率常数k2与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无明显相关性,C Amax随外部水体中石油烃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0#柴油在缢蛏体内的富集量高于原油乳化液、释放量低于原油乳化液,其原因与不同种类石油的烃类组分有关.

关键词: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0#柴油 平湖原油 生物富集 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