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合浦珠母贝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中国水产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AFLP标记构建了印度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全同胞家系的遗传图谱。用经过筛选的36对引物组合对父母本和62个子代个体进行遗传分析,共得到1 547个标记,包括581个1∶1分离标记。母本分离标记294个,其中178个符合1∶1孟德尔分离规律;父本分离标记287个,其中182个符合1∶1孟德尔分离规律。雌性框架图包括33个遗传标记,分布在14个连锁群中,标记间平均间隔24.3 cM,有2个3联体,11个连锁对,图谱总长度为488.5 cM。雄性框架图包括53个遗传标记,分布在19个连锁群中,标记间平均间隔30.5 cM,有4个3联体,10个连锁对,图谱总长度为1 035.5 cM。雌雄两个框架图中AFLP标记的分布都较均匀。雌雄基因组估算长度分别为1 168.4 cM和2 037.1 cM,图谱覆盖率分别为41.8%和50.8%。本研究为进一步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QTL定位分析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丁基锡(TBT)对罗非鱼两组织SOD和GSH的影响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以雄性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为试验材料,研究腹腔注射染毒三丁基锡(TBT)后鱼类肝脏和精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的变化(剂量分别为0、1μg/kg、3μg/kg、5μg/kg、10μg/kg)。结果表明,雄性奥利亚罗非鱼肝脏和精巢中的SOD正常值分别为(42.04±2.55)U/mg prot和(27.70±2.34)U/mg prot,GSH的正常值分别为(243.87±5.63)mg/g prot和(154.84±4.66)mg/g prot,精巢组织低于肝脏组织;染毒后各处理组肝脏与精巢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随着注射剂量的增高,不同处理时间内两组织SOD活性和GSH的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在3μg/kg体重时都达到最高值,表明TBT对肝脏和精巢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均具有一定的诱导激活作用。研究表明,TBT可以通过影响精巢中抗氧化防御系统对雄性生殖细胞造成伤害,并因此增加了破坏鱼类资源的风险。
关键词: 毒理生物化学 三丁基锡 奥利亚罗非鱼 精巢 肝脏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目标强度的模型法研究
《应用声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声散射理论和目标强度近似模型评估法对黄海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的声散射特征和目标强度进行了数值计算与评估研究。散射模型由鱼鳔模型和鱼体模型两个部分构成,其中鱼鳔采用充满气体的椭球体模型,鳔除外的鱼体采用充满液体的椭球体模型。理论数值计算所需参数取自全长12.6cm的鲤鱼个体,其鱼鳔尺寸利用x光照片测得。平均目标强度利用模型算得的不同角度下的声散射强度与鳀鱼倾角分布函数的卷积计算,其中倾角(度)的分布函数设为N(-3.9,12.8~2)。结果显示,鳀鱼对声波的散射具有明显指向性;在38kHz和120kHz工作频率下,鳀鱼的最大背向目标强度分别为-41.2dB和-39.5dB,有效平均目标强度分别为-48.0dB和-51.5dB,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另外还对鳀鱼的反向散射指向性特征、目标强度的频率特征以及鱼鳔对鳀鱼整体目标强度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以上研究表明,模型法作为现场测定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和认知鱼类声学散射特性的有效途径,可在我国鱼类目标强度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适宜参数的探索
《海洋水产研究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照射强度为1500μw/cm2的紫外线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照射60s,将处理后的精子分别与长牡蛎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卵子进行受精试验,受精后11.5h用浓度为60mg/L的6-DMAP对栉孔扇贝受精卵分别持续处理15、20、25、30min,运用热滴片法对各实验组进行倍性检测。结果表明,长牡蛎同源单倍体组中单倍体率为75.6%;栉孔扇贝异源单倍体组中单倍体率为14.7%,最佳药物持续处理时间为20min,其二倍体率为24.1%;异源诱导栉孔扇贝单倍体组和二倍体组中胚胎均可以发育到D形幼虫期,其单倍体组中的D形幼虫率为5.0%,20min药物加倍二倍体组D形幼虫率最高为6.1%。本实验结果为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提供了诱导参数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鲫鱼肌肉AChE的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鲫鱼肌肉为原料提取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然后采用改进的Ellman方法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分别测定不同环境条件(pH值,温度,时间)下粗酶液活性,得到测定AChE活性的最佳条件组合。再将粗酶液依次通过DEAE-Sephadex A-50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AChE活性影响的顺序为温度>pH值>时间;最佳酶活性测定条件组合为环境温度35℃,体系pH值8.0,反应时间30 min;经Sephadex A-50柱层析后的纯化倍数是17.73,产率为40.06%;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后的纯化倍数是47.29,产率为20.6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F1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东亚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褐牙鲆经过连续多代缺乏选择的人工繁育和养殖,造成养殖群体种质发生退化,生长速度和抗逆性下降,极大制约了牙鲆养殖业发展.以选育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饵料转化率高的牙鲆类养殖新品种为目的,作者对褐牙鲆(♀)*犬齿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的杂交育种进行了研究.本实验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F1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杂交F1含水率显著低于双亲(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双亲(P<0.05),粗脂肪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杂交F1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总量都显著高于褐牙鲆与犬齿牙鲆(P<0.05);脂肪酸含量方面,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3种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F1,三者饱和脂肪酸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3种鱼肌肉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杂交F1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90.30)明显高于褐牙鲆(77.75)与犬齿牙鲆(79.34),在蛋白质品质上表现出一定杂种优势.上述结果表明,杂交F1的肌肉具有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较高、脂肪酸含量较低的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氏弧菌外膜蛋白与溶藻弧菌脂多糖偶联疫苗的效果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法提取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SpGY020601株的外膜蛋白(OMPC),采用酚水法提取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EpGS021001株的脂多糖(LPS)。通过碳化二亚铵(EDC)介导的缩合反应,将哈氏弧菌的OMPC与溶藻弧菌的LPS偶联。OMPC-LPS偶联物、未偶联的哈氏弧菌OMPC、溶藻弧菌LPS、哈氏弧菌OMPC和溶藻弧菌LPS的简单混合物以及生理盐水按相同程序免疫卵形鲳(Trachinotus cvatus)。检测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抗体微量凝集反应结果显示,卵型鲳经OMPC-LPS偶联物、OMPC、LPS以及二者的简单混合物免疫后,各免疫组间血清溶菌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OMPC-LPS偶联物免疫组的血清抗溶藻弧菌EpGS021001抗体效价较单纯溶藻弧菌LPS免疫组、简单混合物免疫组出现得早,抗体滴度高;与此类似,OMPC-LPS偶联组中抗哈氏弧菌SpGY020601的血清抗体效价较单纯哈氏弧菌OMPC组、简单混合组出现得早,抗体滴度高,且持续时间长;对EpGS021001、SpGY020601的攻击,OMPC-LPS偶联物免疫组的保护率分别为85%和95%,高于单纯溶藻弧菌LPS免疫组的70%、单纯哈氏弧菌OMPC免疫组的75%,也高于简单混合物免疫组的80%和8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解水的抑菌活性及对食品加工表面材料的消毒效果
《微生物学通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考查应用电解水消除细菌污染的可行性,对氧化电解水的杀菌效果及对食品加工表面材料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0.1%NaCl的自来水经7min的电解后所获得的氧化电解水,能在2min内将菌液浓度分别为4.20×106CFU/mL,2.18×106CFU/mL,1.44×106CFU/mL,2.10×106CFU/mL,1.94×106CFU/mL的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H7)、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摩化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几乎全部杀死。另外,对食品加工表面接触材料中的地板砖、不锈钢板、瓷砖进行染菌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含0.1%NaCl的电解水同样能将上述浓度的菌液感染到食品表面接触材料后在5min之内几乎全部将其杀死,是一种理想的食品表面材料消毒剂。
关键词: 氧化电解水 埃希氏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摩化摩根菌 副溶血性弧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鲟科鱼类和两种鲑科鱼类卵黄免疫球蛋白性质的比较
《动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哲罗鲑(Hucho taimen)和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五种鱼类卵黄中分离、纯化Ig,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五种鱼类卵中Ig的分子量分别为施氏鲟524kD、小体鲟468kD、西伯利亚鲟475kD、哲罗鲑为490kD,金鳟498kD,其Ig重链的相对分子量相同,约为97kD。轻链的相对分子量各不相同,施氏鲟为27kD,小体鲟28.5kD,西伯利亚鲟30kD,哲罗鲑28.5kD和金鳟16kD。其中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和小体鲟Ig等电点约为5.85,哲罗鲑和金鳟的Ig等电点约为6.55,其蛋白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均为糖蛋白
关键词: 施氏鲟 小体鲟 西伯利亚鲟 哲罗鲑 金鳟 卵 I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