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4种海藻膳食纤维对NO_2~-吸附作用的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06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海藻膳食纤维对外源性NO2-的体内、外清除能力。方法采用模拟胃和小肠环境进行体外实验同时对大白鼠进行体内实验,并与麦麸膳食纤维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在体外模拟实验中,各膳食纤维对NO2-的吸附效果与pH和纤维种类有关。在胃环境下,海带吸附最强达1.19 mg.g-1,其次是麒麟菜为0.94 mg.g-1,马尾藻吸附最弱为0.60 mg.g-1。海带、麒麟菜吸附率显著大于麦麸(P<0.05);在小肠环境下,海带吸附最强达0.74 mg.g-1,其次是麒麟菜为0.67 mg.g-1,马尾藻吸附最弱为0.37 mg.g-1,海带吸附率显著大于麦麸(P<0.05)。(2)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各膳食纤维组动物体内慢性中毒剂量的NO2-经4 d排完,其排出量(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麒麟菜排出效果最好,排出率为24.74%,其次是麦麸为21.39%,江蓠、海带和马尾藻显著小于麦麸(P<0.05)。结论4种海藻膳食纤维具有清除NO2-的效果。

关键词: 海藻 膳食纤维 亚硝酸根 大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蛋白酶解工艺及其产物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sl.398枯草蛋白酶制备蚯蚓肽,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L9(34)),以氨基氮数,多肽浓度为衡量指标,对最佳酶条件进行筛选研究,并分析了酶解液氨基酸含量和相对分子量的分布。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pH 6.5、酶浓度为1%、温度50℃反应、时间8 h,在此条件下,酶解蚯蚓蛋白的水解液氨基氮数可以达到16.55 mmol/100 mL,水解液多肽浓度达9.22 mg/mL,酶解液分子量大部分是在5 000以下的多肽、小肽及氨基酸的混合物,其中分子量在220以下的占了72.09%,氨基酸组成平衡,含量丰富,可用来制取新型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小肽添加剂。

关键词: Asl.398枯草蛋白酶 蚯蚓 酶解 产物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海樽类优势种的数量变化

动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用生态特征指标和聚集强度测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东海海樽类优势种的数量变化和生态适应。结果表明:东海海樽类优势种有双尾纽鳃樽东方亚种(Thaliademocraticaorientalis)、小齿海樽(Doliolumdenticulatum)、Doliolumsp.、软拟海樽(Dolioettagegenbauri)等4种。双尾纽鳃樽东方亚种和软拟海樽适温适盐范围较小,属于狭温狭盐性暖水种;Doliolumsp.和小齿海樽属于广温广盐性的暖水种。狭温狭盐性的暖水种往往具有较高的丰度、聚集强度和较低的出现频率,广温广盐性的暖水种则与之相反。冬夏季是两类不同优势种交替的季节。双尾纽鳃樽东方亚种、小齿海樽数量与水文环境因子线性关系不显著,Doliolumsp.丰度与底层温度呈正相关(F=4.17,P=0.042),软拟海樽与底层温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F=18.3,P<0.0001)。春季海樽类优势种在东海南部的高丰度区与黑潮表层水对陆架的入侵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一致。双尾纽鳃樽东方亚种是冬、春、夏3季黑潮暖流指示种,软拟海樽仅是春、夏季黑潮暖流指示种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海樽类 优势种 生态适应 东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养南美蓝对虾与南美白对虾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肌肉营养成分与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美蓝对虾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南美白对虾(P>0.05),南美白对虾的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南美蓝对虾(P>0.05)。两种对虾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四种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1.30%、30.73%(干样百分比),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9.88、62.42,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脂肪酸中EPA与DHA含量均较高,分别为20.91%、18.60%,矿物元素含量丰富。上述分析表明,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肌肉均为优质的动物蛋白食品,从营养学的角度,南美蓝对虾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要高于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的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于南美蓝对虾。

关键词: 南美蓝对虾 南美白对虾 肌肉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底质有机物污染特征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表层底质有机物含量为1.65%~3.50%,平均为2.57%,明显高于我国浅海的一般水平和一类评价标准,超标率82.5%,超标0.04~0.75倍。有机物含量以春季和夏季较高,冬季次之,秋季明显较低,在网箱区内外的平均值分别为2.66%、2.42%。不同测站底质中有机物含量与硫化物含量正相关(r=0.704,p<0.05),其中以夏季的相关最显著(r=0.818,p<0.02)。网箱海域底质有机物单因子质量指数为1.28,老化风险为3级,说明沉积环境受到有机物的明显污染,面临中等程度的老化风险。

关键词: 网箱养殖 有机物 分布 变化 老化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麒麟菜膳食纤维对SD大鼠30天喂养实验和致畸作用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麒麟菜(Eucheuma)膳食纤维的食用安全性,按照中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对SD大鼠进行了30 d喂养和传统致畸实验。30 d喂养实验,分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将麒麟菜膳食纤维用0%、1%、5%、10%的剂量添加于饲料中通过30 d混饲方式给予受试物,实验期间观察其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第30天处死各组大鼠,对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器官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传统致畸实验,分阴性对照组和10%饲料添加量的剂量组,另设阳性对照组,以浓缩鱼肝油25 mL/kg BW灌胃,实验期间按时检查孕鼠体重,实验末期取胎检查其外观、记录死、活胎数及骨骼和内脏的异常情况。结果表明,30 d喂养实验中,动物生长正常,无一死亡或中毒症状,各项观察指标不随剂量的增大和受试时间的延长出现剂量反应关系;致畸实验中,孕鼠生长良好,胚胎发育正常,胎鼠异常率均在自然发生率范围内。因此,可认为麒麟菜膳食纤维无毒、无致畸作用,食用安全可靠。[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65-72]

关键词: 麒麟菜 膳食纤维 大鼠 30d喂养实验 致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鳜hepcidin cDNA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epcid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独特性质的抗菌肽,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鱼类抗菌肽hepcidin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用RT-PCR方法从鳜(Siniperca chuatsi)肝脏组织中克隆到hepcidin的cDNA,并构建pMD18-T-hep-cidin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长为381 bp,其中第20~277位是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86个氨基酸,形成由信号肽(24个残基)、前肽(42个残基)和成熟肽(20个残基)3部分序列组成的前体肽,与已报道的其他鲈形目鱼类hepcidin相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2.2%~92.0%,所推导的成熟肽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hepcidin成熟肽的同源性在50%~86.4%,都含有8个保守的cys残基,可形成4个链内二硫键。鳜hepcidin cDNA片段的获得为以后的重组表达奠定了实验基础,也为抗菌肽hepcidin家族找到了新的成员。

关键词: 抗菌肽 hepcidin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安庆江段春禁前后渔业生物多样性变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2004年4-6月份长江下游安庆江段渔获中出现鱼、虾、蟹种类共7目13科41种。春禁前(1999-2001)多样性特征值年间平均指标为:Shannon指数1.91,M argalef指数0.76,P ielou指数0.81,M cNaughton指数0.53;春禁后(2002-2004)各指标为:Shannon指数2.42,M argalef指数1.38,P ielou指数0.79,M cNaughton指数0.36。研究表明,春禁后安庆江段渔业生物群落结构正逐步趋于复杂化,多样性逐步回升。

关键词: 安庆江段 春季禁渔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达氏鳇不同发育期胚胎对低温的耐受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达氏鳇12个发育期胚胎经过不同低温(2℃、3℃、5℃、7℃和8℃)处理12 h2、4 h2、d、3 d6、d、10 d、15 d2、0 d和30 d后的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结果表明,卵黄栓期、隙状胚孔期、神经管闭合期胚胎在2~8℃水温下,处理24 h后孵化率为0;卵裂期、囊胚早期、原肠中期胚胎在2~8℃水温下,处理3 d后孵化率低于30%;囊胚晚期、原肠早期、眼基期、尾芽期、心跳期和尾达头部期胚胎在5~8℃水温下,处理3 d后孵化率、仔鱼成活率超过70%;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胚胎和仔鱼的死亡率增加,处理时间与孵化率、仔鱼成活率呈负相关;囊胚晚期、原肠早期、眼基期胚胎在5℃水温下耐受力较强,处理10 d后孵化率、仔鱼成活率超过70%.本研究表明,达氏鳇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晚期、原肠早期和眼基期胚胎可以在某一低温下进行短期保存,其孵化率、仔鱼成活率与常温(16~17℃)下没有显著差异.这对于达氏鳇胚胎(受精卵)的长途运输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达氏鳇 胚胎 低温 孵化率 仔鱼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分离及同源性比较

生物技术通报 2006 CSCD

摘要:通过RT-PCR和巢氏PCR方法从疑似鲤春病毒(SVCV)侵染的镜鲤肝组织中获得了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通过序列测定与分析,所获得的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由60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一个由202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通过NCBIblast与9个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获得的鲤鱼春季病毒糖蛋白G基因DNA序列与美国分离的AY527273株同源性最高为99.8%,与中国分离的AY842485株同源性次高为98.7%,与英国分离的两个序列SVI538065和SVI538066株的同源性为98.2%,而与其它国家的分离株如SVU18101、SVI318079、SVI538061、SVI538062、SVI538063的同源性最差,仅为89.4%~90.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与DNA同源性分析结果一致,所获得的鲤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氨基酸推导序列与其它9个分离株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9.6%~99.5%之间。对SVCV不同分离株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的分析为下一步开展SVCV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鲤春病毒病 糖蛋白 序列同源性 分离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