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植保无人机喷施BT与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防治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是茶园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本文在调查灰茶尺蠖种群发生动态的基础上,测定了植保无人机喷施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结果表明: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药后3 d的防效为93.9%,药后7 d的防效为96.9%;对小贯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为73.3%,药后7 d防效为81.3%.综上所述,BT+藜芦碱混配药剂对灰茶尺蠖和小贯小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可兼治这2种害虫.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灰茶尺蠖;小贯小绿叶蝉;发生动态;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下游小麦田杂草发生组成及群落特征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采用倒置"W"方法取样对江苏、安徽和湖北省945个冬小麦田杂草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小麦田共发现杂草93种(变种),隶属于28科72属,其中禾本科杂草最多,有15种;其次是菊科杂草有12种;蓼科杂草9种;十字花科7种;豆科和车前科各6种;石竹科5种。其中优势杂草有猪殃殃、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菵草、野老鹳草、牛繁缕6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7种,常见杂草有12种,一般杂草有58种。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辛普森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孝感、阜阳、襄阳和宿州地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宣城地区多样性最低。Sorensen’s相似度指数聚类结果发现,江苏北部地区麦区杂草组成与安徽北部相似。各地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差异与气候条件、种植模式及除草剂应用等有关。

关键词: 小麦 杂草群落 优势度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西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生产技术

长江蔬菜 2021

摘要:化肥越撒越多,农药越打越多,土地越种越瘦……这是我国设施蔬菜迅猛发展背后的尴尬现实。过量、不合理施肥用药,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科技部启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一时间,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试验田里的无数次探索,承载了人们"绿色农田、放心菜园"的殷殷期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4个甘薯品种的cp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甘薯叶绿体基因组,利用cpSSR分子标记,对104份甘薯栽培品种和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为甘薯资源的保护鉴定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使用了11对cpSSR引物,在104个甘薯材料中总共扩增得到58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47条,单条引物平均扩增的条带数为5.27,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81.03%。根据引物在甘薯材料中的扩增结果,构建104个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对104个甘薯品种的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每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386~5.2723,平均遗传距离为0.2201,在遗传系数为0.74时将104个甘薯品种分为5组。

关键词: 甘薯 cp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评价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大别山黄牛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评价其应用效果.从大别山黄牛的肠道内分离鉴定具有益生潜力的菌株,制备成复合微生态制剂.选取12只体型相近的健康断奶大别山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对照组(C组)、芽孢杆菌组(B组)、复合微生态制剂组(E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粉饲粮和添加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饲粮.试验期为30 d.于试验第0、15和30天,每组4头犊牛均经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细胞因子、免疫与抗氧化指标检测.试验第30天采集牛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菌群丰度与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从大别山黄牛体内分离到的菌株包含6株芽孢杆菌与5株乳酸菌,根据耐酸与耐胆盐试验结果,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乳球菌制作复合微生态制剂.2)第15、30天时,与C组相比,B组和E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提高(P

关键词: 大别山黄牛;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Nlu-miRNA-8对Ccdc124的靶向调控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构建psi-CHECK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验证褐飞虱Nlu-miRNA-8对Ccdc124基因(coiled-coil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24-like)表达的影响.首先设计合成包含与Nlu-miRNA-8结合序列的Ccdc124基因片段,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果蝇S2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变化观察Nlu-miRNA-8对Ccdc124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nlu-miRNA-8对Ccdc124组的荧光表达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空白对照、阴性对照组的荧光表达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成功构建了psi-CHECK2/Ccdc1243'UTR载体,并初步证实Nlu-miRNA-8对Ccdc124基因有调控作用.

关键词: Nlu-miRNA-8;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Ccdc1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延迟收获对长江中游春玉米农艺性状及机收质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春玉米 机械粒收 收获时间 破碎率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间作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是集棉、油、饲、工业原料于一体的主要大田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棉花间作种植模式的推广,是保障棉花高产稳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主要阐述了中国不同地区棉花间作种植的模式,以及棉花与不同作物的间作种植方法与特点,为有效促进棉花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 间作 种植模式 提质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米中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嘧菌酯、戊唑醇和仲丁灵残留量

农药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拟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测定大米中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嘧菌酯、戊唑醇和仲丁灵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大米粉经过乙腈提取、盐析分层过滤、C18和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后,采用C18液相色谱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结果]大米样品中甲氧虫酰肼的回收率为85%~91%,相对标准偏差为1.6%~3.7%;茚虫威的回收率为81%~87%,相对标准偏差为1.3%~2.6%;嘧菌酯的回收率为81%~92%,相对标准偏差为1.4%~3.7%;戊唑醇的回收率为87%~94%,相对标准偏差为1.5%~2.8%;仲丁灵的回收率为77%~88%,相对标准偏差为1.3%~3.1%,正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作物中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在0.005~0.2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完全能够满足大米中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嘧菌酯、戊唑醇和仲丁灵残留量的日常检测需要。

关键词: 大米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农药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大蒜品种栽培农艺性状比较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湖北种植的大蒜(Allium sativum L.)品种,对收集的13个大蒜品种的单株重和鳞茎重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31的单株重和鳞茎重均最高,而且抗病性较强,适合在湖北栽培;汉源大蒜的单株重较高,抗病性较强,作为蒜苗品种适合在湖北栽培。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生育性状指标中,单株重和株高、假茎长、假茎粗、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鳞茎生育指标中,鳞茎重和鳞芽重、鳞茎横径、鳞茎纵径、鳞芽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可为大蒜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蒜(Allium sativum L.) 栽培品种 农艺性状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