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量及其分布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两年的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探捕调查结果,对延绳钓渔获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延绳钓渔获物以金枪鱼为主,大眼金枪鱼(Thun-nusobesus)等3种金枪鱼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75·9%。“海欣”船延绳钓作业的平均日产量为(994·8±19·9)kg/d,上钩率为(12·5±0·3)ind/103钩。主要目标鱼种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albacares)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466·9±13·9)kg/d和(190·6±7·2)kg/d。探捕期间日产量的月间差异显著(P<0·001),6~8月为渔发汛期,日产量较高;2~5月为相对淡季,日产量较低。探捕区南部的平均日产量最高,与中、北部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东部平均日产量与西部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金枪鱼 延绳钓 渔获量 日产量 中东太平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藏大黄鱼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和验证了用于预测冷藏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鲜度和剩余货架期的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感官、VBN评价和微生物生长动态分析表明,大黄鱼在0℃、5℃、10℃时有氧贮藏的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在感官货架期终点菌数NS(CFU.g-1)的对数(lgNS)平均值为6.48±0.14。将获得的假单胞菌在0℃、5℃、10℃的生长实验值用于建立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最大菌数Nmax(CFU.g-1)受贮藏温度的影响不大,在3种温度下lgNmax为7.18±0.031。温度对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延滞时间(Lag)的影响,采用Belehradek方程描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1和0.996。获得0~10℃有氧贮藏大黄鱼的剩余货架期(SL)预测模型为:SL=1/(0.093 8T+0.086)2-(7.18-lgN0)/[2.718×(0.009 6T+0.082 8)2]×ln-ln(6.48-lgN0)/(7.18-lgN0)-1(T为贮藏温度,N0为初始假单胞菌数)。用大黄鱼贮藏在3℃和8℃的货架期实测值验证建立的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89%和-6.59%,显示建立的模型可以快速可靠地实时预测0~10℃有氧贮藏大黄鱼的鲜度和剩余货架期。

关键词: 大黄鱼 冷藏 假单胞菌 生长动力学模型 货架期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山人工鱼礁区渔获物调查

热带海洋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刺网、手抛网和虾笼等渔具,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中山人工鱼礁区进行渔获物调查。丰水期调查表明,所选规划礁区位置是合理的,已试验1a的试验浮礁集鱼和保护幼鱼幼虾的效果明显;枯水期调查表明,首期礁区集鱼和保护幼鱼幼虾的效果更明显;首期礁区已成为良好的索饵场和隐蔽场所,成为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摇篮和种苗库。大面积的人工鱼礁已取得明显的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的效果。

关键词: 中山人工鱼礁区 渔获物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原位杂交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的原位杂交技术,并概述了原位杂交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该技术在基因定位、性别鉴定和病毒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此外,还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原位杂交 水产养殖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缘(鱼央)的奇特生物学特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引种长江水系的野生白缘,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自主设计制作的“双控循环养殖系统”进行驯养。白缘的奇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对称性、透明性、特大的卵、XY性染色体、温度适应能力、耐低氧能力、红细胞核异常活跃以及退化与适应能力等。在白缘的性别分化方面,雌鱼(XX型)的染色体组成为20m+2sm+2st;雄鱼(XY型)的染色体组成为19m+2sm+2st+1t,有一条独一无二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即Y染色体);而且染色体数目少(2n=24)。白缘在已被采用的模式鱼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 白缘(鱼央) 生物学特性 模式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殖质对水体中六六六降解的促进作用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腐殖质对水体中六六六降解过程的促进作用。将α、β、γ和δ六六六分别配成20、30、50ng/ml的水溶液标样,加入浓度为5mg/ml腐殖质溶液,用气相色谱测定降解后浓度。实验室降解效率大于97·6%。并初步探讨了降解原理,主要是水体中腐殖质光敏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和·OH,氧化分解了六六六,降解产物主要是辛醇、庚醇、酚类。

关键词: 六六六 降解 腐殖质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南汇潮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功能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年8月~12月对长江口南汇潮滩湿地处理系统对污水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潮滩沉积物中N、P含量变化及其与功能细菌含量间的关系,以及芦苇对污染物质的直接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显著,对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06%,76.82%和92.47%;沉积物中N、P含量随样点与排污口间距离增大呈下降趋势;沉积物中NH4+—N、NO3-—N、DIP含量与功能细菌数量间呈良好的正相关;收割芦苇去除的N、P量分别只占全年排入湿地总量的2.201×10-5%、4.552×10-4%。潮滩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通过:潮汐稀释转移,沉降,滩面沉积物吸附等物理过程和微生物分解等生物过程的综合作用,而潮滩植物的直接去除作用仅占很小部分。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滩湿地 污水净化 沉积物 水质 芦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浦珠母贝卵子电击脉冲参数的初步研究

海洋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电脉冲转基因仪对合浦珠母贝卵子进行电脉冲处理以优化电穿孔法转基因的电击参数。实验中调制百分比:100%;脉冲间隔:1.0s;电极距离:2mm;脉冲个数:5个,参数保持不变。用不同的电脉冲参数组合(脉冲电压100~400V、脉冲持续时间0.5~3.0ms、脉冲频率10~50kHz,共28个组合)对卵子电击,然后加入精子进行授精,统计各组受精率和孵化率,以受精率和孵化率达到50%以上为衡量指标。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卵子对低脉冲频率和高电压非常敏感,当频率低于20kHz或脉冲电压高于400V时对卵子损伤较大。脉冲持续时间对其影响不大,适应范围较宽。优化的转基因电击脉冲参数组合为:脉冲电压1.0kV/cm,脉冲持续时间2.0ms,脉冲频率50kHz,或者脉冲电压1.5kV/cm,脉冲持续时间1.5ms,脉冲频率50kHz。

关键词: 脉冲参数 合浦珠母贝 卵子 转基因 电穿孔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作业渔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试验

海洋通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建设项目中的业务软件部分渔船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根据我国渔洋作业渔船的实际管理模式,提出了渔船管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通过网络化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规范渔船建造、审批、登记以及捕捞许可证发放等管理业务,实现渔船控制指标的统一分配,以控制捕捞业发展规模和保护我国的渔业资源。系统以MicrosoftVB6.0,Delphi6.0开发,在Window98/2000/XP环境下运行。通过运行试验,对系统运行环境进行了评估,为渔政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系统升级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渔船管理 渔政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中噁喹酸残留量的检测技术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研究了牙鲆、罗非鱼和对虾肌肉组织中噁喹酸残留的检测技术。样品前处理方法为以无水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液,样品经均质、离心后,将提取液旋转蒸发浓缩,用流动相溶解定容,正己烷除去脂肪。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采用反相C18柱,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25nm,发射波长为369nm,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乙腈+四氢呋喃(69∶16∶15),流速为0.8ml/min。噁喹酸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10~200ng/ml。不同浓度水平下,噁喹酸的回收率为79%~93%,变异系数小于10%,检测限为10μg/kg。

关键词: 噁喹酸 高效液相色谱 残留 牙鲆 罗非鱼 对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