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人工选育群体不同世代的微卫星分析

海洋与湖沼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卫星DNA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基础群体和4个连续世代共计10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对8个基因位点进行了扩增,共得到7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6到16不等,其大小在159—600bp之间,PIC(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值为0.6628—0.9051,基因型数为17—67。5个世代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188、0.5687、0.6188、0.6438、0.66937。从F检验的数据来看,配对比较Fst值表明5个世代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弱。Fis值的计算结果表明,有5个群体位点杂合度处于过剩状态,但对整个群体而言,5个世代群体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杂合子缺失。通过计算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αe)、基因型数目(G)、最高频率等位基因的频率(F),以及基于基因型的P值,比较了5个群体的遗传变化。另外,5个世代群体间的相似性系数以及彼此间的遗传距离,体现出人工选育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说明5个世代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还有较大的选育潜力,可以继续保持遗传响应。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微卫星 遗传变异 选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菱鲆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同源PCR技术,从被一种球状病毒感染的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扩增出了一段长度为620 bp的DNA片断。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表明,该DNA片断与鱼类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C末端编码区的DNA序列高度相似,由此证实感染养殖大菱鲆的这种球状病毒为一种鱼类虹彩病毒,暂命名为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多序列比对和分析发现,TRBIV MCP C末端的205个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20种虹彩病毒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47%(韩国大菱鲆虹彩病毒)、97%~98%(待指定病毒属的7种病毒),以及50%以下(蛙病毒属、淋巴囊肿病毒属、虹彩病毒属的12种病毒),由此绘制出了包含TRBIV在内的21种虹彩病毒的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感染中国养殖大菱鲆的TRBIV属于虹彩病毒科待指定病毒属,位于该属ISKNV亚群和RSIV亚群之间,是该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

关键词: 大菱鲆 虹彩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RAPD技术对乌龟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用 2 0个随机引物对 2 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 ,一共扩增出 32 88条DNA片段 ,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 137条带。在检测到的 137个位点中 ,多态位点数为 119个 ,占 86 9% ,标记的分子量在 0 .2kb— 3kb之间。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 0 4 6 7,个体间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 16 8。 2 4个个体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32 4 +0 0 6 31。表明乌龟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采用类平均聚类法(NJTREE)构建了 2 4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支图。 2 4个个体被分为几个类群 ,显示种内遗传差异较大 ,可能存在不同种群。本研究为乌龟的种质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选择育种提供了新的分析参数。

关键词: 乌龟: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北部带鱼生长死亡与参数动态综合模式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我国近海带鱼分种研究结果,利用南海北部底拖网调查收集的带鱼属3鱼种的生物学资料,运用长度频率法估算了3鱼种的生长和死亡参数.带鱼、南海带鱼和短带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渐近肛长分别为70.0,54.5和48.0 cm;生长系数分别为0.27,0.27和0.17;理论生长起点年龄分别为-0.60,-0.68和-1.10龄.用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的3鱼种总死亡系数分别为3.02,0.80和2.43;用经验公式估算的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0.39,0.58和0.44;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2.63,0.22和1.99.动态综合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3鱼种都能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之处是大量捕捞1龄以内的幼鱼;在最适利用状态下,带鱼、南海带鱼和短带鱼的开捕年龄分别应为3.0,2.0和2.7龄,对应的肛长分别为44,28和23 cm.

关键词: 带鱼属 生长 死亡 动态综合模式 南海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水养殖沉积环境硫化物污染及修复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洋中有机质、重金属、氮、磷、硫化物等含量的增加加重了沉积环境的污染。本文分析了海水养殖沉积环境中硫化物、有机质、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提出相应修复的方法。去除硫化物是修复海水养殖沉积环境的重要途径,详述了去除硫化物的方法———生物修复法和沉淀法,并提出含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高铁酸盐等辅以絮凝剂的沉降法是养殖沉积环境修复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沉积环境 修复 硫化物 有机质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场环境信息等值线绘制及其算法的开发实现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绘制等值线是对各类环境要素进行可视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海渔况预报过程中海水表层温度等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多规则网格分布的特点,介绍了四边形进行三角网格化并插值生成原始等值线的过程步骤,并利用Visual C++成功开发了渔场环境要素等值线的绘制模块。同时,针对所生成的原始等值线尖锐角过多、不够光滑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在保留原始等值点的基础上,补充等值线顶点个数以消除等值线上尖锐角的新的平滑算法,对其平滑过程进行了理论证明并给出了等温线绘制实例。最后,分析讨论了与商业化软件ArcView中的等值线绘制效果差异及其优点。

关键词: 渔场环境 等值线 海水表层温度 平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交及其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近交 近交衰退 隐性有害基因 遗传变异 育苗场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虾工厂化养殖和土池养殖溶解氧消耗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和土池养殖中国对虾过程中的各耗氧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的土池养殖环境中,对虾耗氧量、水柱和底质耗氧量分别占总耗氧量的3.74%、17.35%和78.91%;在凡纳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环境中,对虾耗氧量占总耗氧的72.67%,水柱耗氧占27.33%。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中,对虾耗氧是最大的耗氧因子;而土池养殖后期,底质耗氧是主要耗氧因子。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凡纳滨对虾 耗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SSV-VAP1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已测序的WSSV VAP1全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经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扩增出约838bp的特异条带,将其回收后克隆入pGAPZαA载体中,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序列与GeneBank登录序列(GenBankNo AF411634)核苷酸同源性100%。序列分析表明,WSSV VAP1基因编码蛋白无跨膜区域,有多个蛋白激酶C、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糖基化位点,并含有RGD序列,预示其为WSSV浸染中的一个重要蛋白。

关键词: WSSVVAP1 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中国明对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大珠母贝遗传多样性分析

海洋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首次对中国海南岛环岛的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Jameson)遗传多性进行分析。从20条10bp引物中选取7条引物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2个位点,其中11个位点(占50%)显多态性,Shannon多样性值为0.117。用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12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1.000,最小为0.706,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438。表明海南岛大珠母贝群体间遗传多样性不一,遗传分化较大,因此很有必要对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的种群,划定保护范围加以重点保护,以扩大和恢复大珠母贝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Jameson)] RAPD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