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互联网+”精准农业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统计与决策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精准农业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探索"互联网+"精准农业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寻找其促进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选取湖北省2006—2015年相关指标建立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和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起着有益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精准农业 农业经济 主成分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全混合颗粒日粮对马头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全混合颗粒日粮对育肥期马头山羊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4月龄马头山羊羯羔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5%(对照组)、14.54%(试验1组)、12.92%(试验2组)和11.31%(试验3组)的全混合颗粒日粮,进行育肥试验.预试期18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3组马头山羊的平均日增重(0.17 kg/d)高于试验2组(P<0.05),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试验3组马头山羊的血清尿素氮高于其他各组(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低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谷丙转氨酶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马头山羊育肥期全混合颗粒日粮中适宜的粗蛋白质水平为11.31%,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全混合颗粒日粮对马头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均没有不良影响.

关键词: 马头山羊 全混合颗粒日粮 生产性能 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及霍山石斛ISSR鉴定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均匀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寻鉴定铁皮石斛及霍山石斛ISSR-PCR最佳的各组分(即引物, 2*Taq Master Mix,模板DNA)用量,为进一步利用ISSR分子标记鉴别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2*Taq Master Mix 11.5μL,模板DNA 35 ng,引物0.4μmol/L.此外,筛选出6条多态性较好、条带稳定的引物(UBC826, UBC827, UBC834,UBC842, UBC849及UBC817),并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选引物及最佳反应体系对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的ISSR扩增稳定性强,可用于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的鉴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霍山石斛 ISSR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菌NBERC49006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除草活性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除草活性真菌NBERC49006中的活性物质基础,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对菌株大量发酵,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LC-MS及NMR鉴定为trichothecin(1)、8-deoxy-trichothecin(2)、engleromycenolic acid a(3)、engleromycenolic acid b(4)、rosololactone(5)、rosenonolactone(6)、2α-hydroxy-cis-communic acid(7).其中,化合物3、4和7首次从该菌种中得到,而且化合物7是首次从微生物中得到.除草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和2对拟南芥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LC50值分别为9.30和28.98μg/mL.该研究可为真菌源除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trichothecin 8-deoxy-trichothecin 除草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CONSTANS-like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CONSTANS(CO)基因介于生物节律钟与下游开花基因之间,是光周期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以‘Zunla-1’辣椒基因组数据为试验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辣椒CO-like转录因子基因家族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揭示CO-like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辣椒开花中的作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Zunla-1’辣椒基因组中共有9个CO-like基因,CO-like的蛋白大小相似,理论等电点均小于7;多序列和进化树分析将辣椒CO-like基因家族划分为3个组;利用转录组数据对9个CO-like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上述基因在叶片均有表达。

关键词: 辣椒 CO-lik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亲本材料三个综合性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对7个中系家蚕亲本材料和7个日系家蚕亲本材料及其组配的49个杂交组合,采用7*7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虫蛹统一生命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3个综合数量性状进行配合力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中系亲本材料春丰、菊9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日系亲本材料镇J、皓J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由这些亲本参与组配的镇J*菊9、皓J*春丰、湘秋*菊9、皓J*苏9等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及配合力总效应值均较高,尤其镇J*菊9的值最高.这些组合可作为目标组合,加强亲本材料选育的同时,全面考察这些目标组合的茧丝质等综合经济性状,可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种.

关键词: 家蚕亲本材料 综合数量性状 配合力 不完全双列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鲈鱼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延长热加工调理鲈鱼的货架期,并延缓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采用3种热处理方式(水煮、汽蒸、真空低温烹调(Sous-vide))对鲈鱼进行加工,通过分析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汁液流失率、色度、质构特性、水分分布以及气味的变化,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鲈鱼在12℃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0~5 d)中,真空低温烹调处理组鲈鱼鱼片的汁液流失率均在2%以下,贮藏末期能抑制不易流动水的流失;真空低温烹调处理组鱼片在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增长缓慢,真空低温烹调处理能明显抑制鲈鱼在贮藏期间的腐败变质.与水煮和汽蒸处理相比,真空低温烹调处理对鱼肉的硬度、咀嚼性无显著影响(P>0.05);利用电子鼻检测得到鲈鱼的贮藏品质区分结果与TVB-N含量的结果相近.因此,真空低温烹调处理能减缓鱼肉新鲜度的变化,可作为一种新加工技术应用于鲈鱼的保鲜.

关键词: 真空低温烹调 鲈鱼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有农药活性的微生物源核苷类化合物

化学进展 201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生物天然产物在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核苷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丰富多样的结构及生物活性。本文对微生物来源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核苷类化合物进行总结,重点综述了具有农药活性的微生物源嘧啶或嘌呤、核苷及其衍生物及核苷酸类似物等三类微生物源核苷类化合物,分别对其来源、结构多样性、农药活性及杀虫、杀菌及抗病毒作用机制进行了概括,以期对新型农用抗生素的开发及新农药创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微生物核苷 结构多样性 杀虫活性 杀菌活性 除草活性 抗病毒活性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对3种常见农作物的化感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化感作用角度筛选适宜与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mb.)Breit]进行轮间作的农作物,为建立合理的半夏轮间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提法制备半夏地上部和地下部提取液,每种提取液设5个浓度梯度[0(CK)、0.025、0.050、0.100和0.200 g/mL],研究半夏不同部位浸提液对3种主要经济作物玉米(Zea mays Linn.sp.)、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和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的化感效应。【结果】低浓度(0.025 g/mL)半夏提取液对3种农作物的生长整体表现为轻微促进作用。高浓度(0.200 g/mL)的半夏提取液对3种农作物均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受阻;光合色素比例调整,整体表现为叶绿素a/b上升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下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3种农作物对半夏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萝卜>白菜>玉米。【结论】半夏的化感物质主要集中于地下部块茎中,其化感作用会影响受体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及抗氧化系统稳定性;3种农作物中玉米最适合与半夏进行轮间作。

关键词: 半夏 化感作用 玉米 萝卜 白菜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肥料在稻虾共作区直播水稻应用效果初探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在江汉平原稻虾共作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3种新型肥料对直播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新型包膜氮钾复合肥,在一次性施肥条件下,随包膜肥所占比例的下降,水稻的产量表现出下降趋势,所有包膜肥处理相对于推荐施肥对照均未表现出明显增产效果,且在水稻生长中后期表现出缺氮症状;对于沃农生物有机肥,在化肥氮减少2.5%~6.3%、化肥钾减少35.4%~72.9%的条件下,相对于推荐施肥处理水稻增产2.1%~3.5%,且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实现的;对于PPF菌肥,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稻虾共作 包膜肥 生物有机肥 直播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