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桑沟湾养殖水域沉积物中营养要素(TOC、TN和TP)溶出动力学特性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3 年8~11 月对桑沟湾进行了两次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测定了其扇贝、海带和牡蛎养殖区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总氮、总磷的含量,并且通过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室内培养实验得到了沉积物水界面有机碳、总氮、总磷的交换量与时间的动力学关系,利用连续函数和非线形拟合技术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有机碳、总氮、总磷的交换速率。其交换速率变化范围TOC 为22 .96~172. 41 mg/m2·d,TN为1 .71~10. 83 mg/m2·d,TP为1. 22~7 .66 mg/m2·d。总体趋势是相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8月高于11月,不同站位的交换速率为扇贝和牡蛎养殖区高于海带养殖区。

关键词: 桑沟湾 沉积物 沉积物-水界面 营养要素 交换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大菱鲆蟹栖异阿脑虫感染及其危害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患病鱼体中分离出一种寄生性纤毛虫,通过活体观察、碳酸银法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形态学进行特征分析。经鉴定,该纤毛虫为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Groliere&Leglise,1977),隶属于寡膜纲、盾纤目、嗜污科、异阿脑虫属。患病鱼常表现为静伏池底,体色变暗,活力弱,摄食差,生长减慢,并发生急、慢性死亡。最明显的特征是病灶部位变白,略有浮肿,触摸柔软。流行病学特征显示,在大菱鲆的苗期、养成期、亲鱼培育期均可发生纤毛虫感染,幼鱼期发生率较高,发病水温14~20℃,盐度12~40。组织病理学观察分析表明,病灶组织处以盾纤虫为主要入侵微生物,常伴有细菌存在,但没有发现病毒性细胞病变和霉菌等其他寄生生物。

关键词: 大菱鲆 蟹栖异阿脑虫 盾纤虫病 组织病理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浮游翼足类(Pteropods)数量分布的研究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1997~2000年东海海域23°30′~33°00′N,118°30′~128°00′E的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翼足类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东海翼足类总丰度和出现频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为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总丰度在各个季节基本上呈东海南部高于北部、外海高于近海的分布趋势;春季的尖笔帽螺(Creseisacicula)、夏季的锥笔帽螺(Creseisvirgula)、秋季的蝴蝶螺(Desmopteruspapilio)和冬季的马蹄螔螺(Limacinatrochiformis)是导致总丰度季节变化的最主要的种类;冬、春和夏3个季节丰度变化及4季总丰度的变化同表层或10m层水温有非常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底层温度及盐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夏季翼足类高丰度区位于台湾暖流与黑潮暖流的分支处;从夏季到秋季,翼足类随着台湾暖流向北扩展,并在与长江冲淡水,闽浙沿岸水团,黄海水团等交汇处形成高丰度(大于500×10-2个/m3)和较高丰度(250×10-2~500×10-2个/m3)分布区.水温和海流是影响东海翼足类总丰度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浮游翼足类 数量分布 回归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颡鱼卵巢P-450arom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450芳香化酶(P450arom)是催化雄激素生物合成雌激素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分离和克隆了黄颡鱼(Pelteobasrus fulvidraco)卵巢P450芳香化酶基因HP450arom A,并使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对其组织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450arom A cDNA全长1 914 bp[不包括poly(A)],5′端非翻译区有13 bp,3′端362 bp[不包含poly(A)],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 539 bp,翻译成513个氨基酸,计算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8.7 kD。同源性分析显示,HP450arom A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卵巢P450arom具有60%~90%的同源性,与其他鱼脑P450arom为57%~60%同源,与鸡卵巢和人胚盘P450arom则为51%和52%同源;但芳香化酶高保守区包括Ⅰ-螺旋区,芳香化酶特异保守区Ⅱ和血红素结合区Ⅲ和其他鱼芳香化酶相比同源性分别高达68%~97%、78%~91%和71%~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HP450arom A与鱼类卵巢P450arom属于同一分支,黄颡鱼和鲇鱼亲缘关系最近,这和传统的分类方法结论一致。荧光实时定量RT-PCR研究结果显示,HP450arom A在前脑、下丘脑、脑垂体、精巢、肝脏中不表达,只在卵巢中表达。这说明HP450arom A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可推测其对卵巢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与本室分离的HP450arom B在卵巢的表达量相比,卵巢中HP450arom A的表达量是HP450arom B的18.7倍。

关键词: 黄颡鱼 P450芳香化酶 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系统发育关系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有效途径,并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反应副产物进行分析。利用臭氧发生器和催化反应设备,把加入5 mg/L NaBr的养殖水体与臭氧充分混合,在Br-的催化作用下,使臭氧与氨氮产生氧化反应,产生氮气,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实验在一个9.2 m3水体、养殖密度为10 kg/m3的封闭循环式冷水鱼养殖系统中,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动物,在192 h的换水周期内,每24小时采水样1次,检测养殖水体中的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悬浮物等水质指标,确定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能力和使用方法。研究表明,在Br-的催化作用下臭氧可有效氧化降解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效率可达50.11%,比臭氧直接氧化法高24.31%;降解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都有一定积累,但在臭氧的作用下亚硝酸能转化为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在192 h降至0.089 mg/L,硝酸盐为主要副产物;pH值逐渐下降,192 h降至5.55,养殖过程中可用NaOH-NaHCO3缓冲液进行适当调节。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式,对于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体处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氨氮 臭氧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蛎的营养和降糖作用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牡蛎的营养价值和降糖作用,并对牡蛎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牡蛎的营养分析表明,牡蛎具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经氨基酸评分看出牡蛎又是非平衡蛋白质,糖原和牛磺酸的含量高是牡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研究牡蛎降糖作用的基础。通过对牡蛎降糖作用的研究表明,牡蛎提取物对降低血糖、尿糖,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关键词: 牡蛎 氨基酸 牡蛎提取物 降糖作用 胰岛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式细胞计分析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样品固定及贮存方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流式细胞计为海洋微微型浮游生物的分析工具,研究了醛类固定剂的固定、液氮贮存对于微微型浮游生物的细胞大小、密度、藻红素荧光值(FL2)和叶绿素荧光值(FL3)的影响.实验主要结论为1)液氮环境适于贮存固定的微微型浮游生物样品,而未固定样品在液氮中贮存后细胞密度有损失;2)醛类固定剂对微微型浮游生物样品的细胞密度基本没有影响;3)醛类固定剂可增强微微型浮游生物的荧光强度,其中戊二醛主要影响聚球藻的FL2强度,多聚甲醛主要影响FL3强度.认为多聚甲醛是适用于微微型浮游生物的固定剂,推荐使用浓度为0.8%~1.2%,此外戊二醛浓度为0.05%、多聚甲醛浓度为0.8%~1.2%的混合固定剂亦适用于固定微微型浮游生物.图4参15

关键词: 多聚甲醛 戊二醛 微微型浮游生物 聚球藻 流式细胞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季节性变化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年3月-2005年3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沿海岸平行方向,用小型拖网共采集到仔稚鱼6 892尾,属于23科,约50种。其中科的刀鲚占总个体数的55.19%,其后依次为银飘鱼(16.99%)、鱼(10.94%)、纹缟虾虎鱼(3.92%)、斑尾刺虾虎鱼(2.67%)、鳜(1.68%)、少鳞(1.68%)、普氏细棘虾虎鱼(0.99%)、弹涂鱼(0.99%)、黄鳍刺虾虎鱼(0.89%),这10种的个体数占据了总捕获个体数的96%。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中,既生活着洄游性鱼类和河口性鱼类仔稚鱼,还生活着近岸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仔稚鱼。该水域仔稚鱼的种类和平均密度具有季节性变化趋势。根据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出现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对该水域的仔稚鱼资源提出了保护措施。

关键词: 长江口 碎波带 仔稚鱼 种类组成 季节性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等级模型的考洲洋石油烃污染状况

生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等级模型的创建,在G IS的支持下,对1999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考洲洋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枯水期湾内表层海水的石油烃含量为0.036~0.060m g/L,水平为2~3级,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石油烃污染;丰水期表层海水的石油烃含量均低于0.050m g/L,为1~2级水平,整个水域石油烃污染程度较轻。枯水期湾内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大,为16.0×10-6~657.0×10-6(干重),处于1~3级水平,其中湾中部至北部沿岸大部分水域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相对较高,为2~3级水平,表明该片水域表层沉积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石油烃污染;丰水期湾内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污染程度较枯水期轻,整个水域的石油烃含量均低于500.0×10-6(干重),其中除吉隆河口附近水域的含量稍高,为2级水平外,其余绝大部分水域均为1级水平。通过G IS的加权运算,分别将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进行综合的分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考洲洋石油烃的综合水平在2个调查季节的变化趋势分别与表层沉积物石油烃的变化趋势极为相似,调查期间整个水域石油烃的综合污染水平较低,为1~2级水平。2个调查航次相比,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平均含量均为枯水期>丰水期。而从各个站位石油烃的含量水平来看,除个别站位外,绝大多数站位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

关键词: 等级模型 表层海水 表层沉积物 石油烃 G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牡蛎体内检出坎氏弧菌的鉴定

微生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 0 0 3年 9月从福建近海养殖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体内分离出 4株细菌 ,对它们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盐度、温度和pH生长条件以及 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4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具极生单鞭毛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氧化酶阳性 ,生长需NaCl,无色素 ,不发光 ,在TCBS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圆形绿色菌落 ,对弧菌抑制剂O 12 9敏感 ,具有弧菌属的典型特征。结合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该菌 (编号SXS1)与坎氏弧菌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其同源性达 99 .0 % ,因此将该菌鉴定为坎氏弧菌。对该菌在环境中的分布与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坎氏弧菌 牡蛎 16SrRNA基因 系统发育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