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惠东大星山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惠东人工鱼礁的投放进行评估以及观察对渔业资源的生物聚集效果,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11年6月对惠东大星山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拖网和刺网的本底调查和跟踪调查。采用生物资源密度指数(D)、Margalef种类丰度指数(R)、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H')、Pileou均匀度指数(J')来研究水域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资源密度。拖网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游泳生物种类数、总资源密度、种类丰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有明显的增加,分别为投礁前的1.321倍、2.070倍、1.012倍、1.084倍。刺网调查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游泳生物种类数、总资源密度、种类丰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分别为投礁前的2.571倍、7.976倍、2.399倍、2.667倍。投礁后礁区鱼蟹类成为主要的优势类群。这表明鱼礁投放后,对鱼类等的诱集效果显著,群落结构明显优化,礁区水域环境,明显改善。惠东大星山礁区的人工鱼礁增殖体系已基本形成。

关键词: 人工鱼礁 集鱼效果 资源增殖 惠东大星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热带海水大型珍珠贝类的珍珠养殖技术现状及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热带海水大型珍珠贝类的白蝶贝、黑蝶贝、企鹅珍珠贝,是培育大型游离珍珠与附壳珍珠的优良贝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就3种大型贝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详细分析我国大型珍珠贝类养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加大力度保护珍珠贝资源,建立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提出大型贝类深水养殖新模式,旨在促进海水珍珠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型珍珠贝类 珍珠养殖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肌肉微孢子虫病的病原和病理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苏启东海水养殖脊尾白虾出现肌肉白化症状,虾腹部、头胸甲、步足、尾扇等部位病变明显,通过活体压片镜检发现肌肉中存在大量球形包囊,利用超显微技术对病原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为微孢子虫,并对脊尾白虾的病变组织进行了病理分析。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具包囊结构,包囊大小为(5.40±0.55)μm,一个包囊内含8个孢子,成熟孢子呈椭圆形,孢子长为(2.30±0.25)μm,孢子宽为(1.50±0.19)μm,孢内极丝一般环绕9~10圈。病理分析显示,脊尾白虾的鳃、胃、肠和肌肉内均发现微孢子虫寄生和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肌肉组织病变最严重:原肌纤维存在的空间被大量的球形包囊占据,肌纤维断裂,空泡数量增多,线粒体消失;鳃细胞膨大呈空泡状,鳃膜坏死,核质、细胞质和细胞器消失;胃细胞胞浆基质电子密度增大,孢子寄生在结缔组织中脂滴附近;肠外膜上皮细胞核质皱缩,部分肌层消失,孢子寄生在肠粘膜层和肌层之间。

关键词: 脊尾白虾 微孢子虫 包囊 超微结构 超微病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雅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

水产学杂志 2013

摘要:2012年5、8月,对雅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采集底栖动物12目21科38种,其中水生昆虫22种,分属5目10科,占总数58.90%。雅鲁河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61.38 ind·m-2,生物量为5.32 g·m-2,夏季平均密度和生物量高于春季。在各功能摄食生态类群中,刮食者最多,为14种,收集者10种,撕食者8种,捕食者6种。底栖动物优势种仅金线蛭Whitmania sp.1种;常见种有Ephemerella rusa、Dipteromimus tipuliformis、平滑多足摇蚊Cricotopus vierriensis、蚋Simulium、黑龙江短沟蜷Semisulcospira a-murensis和湖斜顶螺Acroloxus lacustris等6种。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等3种多样性指表明:夏季底栖动物多样性高于春季。采用BI和Shannon-Weiner生物指数对雅鲁河水质进行评价,调查期间雅鲁河水质处于一般以上水平,夏季水质状况好于春季。

关键词: 雅鲁河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麸、蔗糖和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室内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水质和生长的影响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3

摘要:定期向高密度(300、360和450尾/m2)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泼洒麦麸、蔗糖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stilis)发酵液,以300尾/m2为对照组,研究其对室内工厂化养殖对虾水质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水体pH波动较小。氨氮、亚硝酸盐氮浓度上升缓慢,实验结束时,各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养殖中后期,各实验组水体中出现较多轮虫和多种原生动物,而对照组水体中桡足类始终是优势种。各实验组对虾的血清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00尾/m2和450尾/m2实验组对虾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实验组对虾酚氧化酶比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比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虾的排氨率分别提高了25.8%、9.7%和19.3%。各实验组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定期向养殖体中添加麦麸、蔗糖和芽孢杆菌发酵液,可以有效改善水质,提高对虾排氨率,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单位面积的产量,但养殖密度过高,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麦麸 蔗糖 芽孢杆菌 水质 非特异性免疫 排氨率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口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变动的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长江口鱼类群落分类学多样性值(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与分类变异差异指数∧+)的长期变动,根据1985~1986年、2004年及2010~2011年3个时期共12个航次长江口鱼类调查资料,分别计算了反映鱼类群落不同物种亲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均匀性∧+值。结果显示,2004年4个航次及2010~2011年3个航次鱼类△+均位于长江口鱼类群落总名录△+95%置信区间以下,与1985~1986年相比,2004年及2010~2011年各航次平均△+均较低;∧+的分布格局则与△+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2个航次的∧+均在95%置信区间内。长江口鱼类群落△+的降低跟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生境破坏等有关,其下降也反映出群落种类组成在形态亲缘关系上更加接近。

关键词: 长江口 鱼类群落 分类学多样性 长期变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载体规模化培养草鱼细胞与病毒的工艺及优化

淡水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悬浮培养系统中使用微载体Cephodex规模化培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CIK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条件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ephodex是一种适合CIK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搅拌方式(搅拌时间/静止时间)及血清浓度(0%、5%、10%、15%)对CIK细胞在Cephodex微载体上的贴附效率有影响。贴附期以转速35 r/min、每静置45 min搅拌2 min的间歇搅拌方式最佳,8 h后细胞贴附率可达90%以上;细胞贴附期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为5%。当Cephodex微载体用量10 mg/mL、细胞初始接种密度2.5×105cells/mL、连续搅拌速度40 r/min时可获得最佳的细胞生长效能。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大规模培养CIK细胞,接种感染复数为0.1的GCRV病毒3 d后,培养细胞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lgTCID50/mL)为8.5。本项研究为草鱼出血病疫苗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微载体 大规模培养 工艺与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角蛤蜊即食食品加工工艺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3

摘要:以新鲜四角蛤蜊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并优化四角蛤蜊即食食品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四角蛤蜊即食食品风味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蛤蜊肉与蔬菜比>食盐添加量>糖添加量>料酒添加量;最佳工艺配方为:蛤蜊肉与蔬菜比为4∶1,糖4.0%,食盐3.0%,料酒0.5%,制得的四角蛤蜊即食食品香味及风味俱佳,滋味持久。

关键词: 四角蛤蜊 即食食品 工艺 优化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红点鲑和白斑红点鲑杂交子代及其亲本早期生产性能比较

水产学杂志 2013

摘要: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等方法对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minalis)和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进行了配组繁殖,成功地获得了4类组合的子一代群体。比较了各交配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等生存力,结果表明:正交子一代(白斑红点鲑♀×美洲红点鲑♂)组合的受精率明显高于父本和反交子一代组合,与母本子一代组合差异不显著(P>0.05),孵化率和成活率与双亲自繁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反交子一代(美洲红点鲑♀×白斑红点鲑♂)组合。杂交子一代和亲本后代140d室内生长试验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正交子一代表现出杂种优势,体质量的杂种优势率为27.09%~35.66%,体长的杂种优势率为8.47%~11.25%,在体质量、体长增长量均高于双亲子一代。反交子一代群体生长发育始终没有表现杂种优势(H<0)。

关键词: 美洲红点鲑 白斑红点鲑 种间完全双列杂交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面临的困境及体制转型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导型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受体制单一、投入不足和推广人才素质偏低的影响,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发展的需要。为完善我国水产推广体系,政府提出了"一主多元"的水产推广体系转型目标。但是,受制于我国目前的生产经营方式,体制转型困难重重。根据水产技术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分析提出加大政府投入,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加快培育市场化推广主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一主多元 体制转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