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343条记录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估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都市地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天津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的方法,构建包括决策目标、中间层指标以及备选方案等在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并借助yaahp软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018年综合评价得分为0.8593.其中:(1)投入水平得分为0.2778,在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投入仍能维持较高水平.(2)创新环境得分仅为0.0799,相对比较低,可得出其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3)运行绩效得分0.1387,其整体运行情况较好.(4)产出能力标准值得分为0.3629,其创新体系产出能力较强.[结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成为迫切问题(W1=0.4517),加大投入仍是未来工作的重点(W2=0.3167),管理创新是提升系统创新的效率的有效途径(W3=0.2315),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增强农业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萝卜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SR分子标记对青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能够为其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采用100对萝卜SSR引物对38份青萝卜种质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2对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来的条带数目为2.25条,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100%.使用Popgene 1.32软件计算出38份青萝卜种质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42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372 1,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值(I)为0.550 2,结果表明这些青萝卜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2.10e软件计算出38份青萝卜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240~0.963,基于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在相似系数为0.61处,可将38份青萝卜种质分为三大类.利用12对引物为38份青萝卜种质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具有唯一性,能够有效区分每份种质.该研究可为青萝卜的种质资源鉴定、杂交种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青萝卜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型黄瓜新品种'津优355'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优355’是以X8-51为母本,自交系G35-5-2-7为父本配制育成的华北型黄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长34 cm,平均单瓜质量200 g,瓜色深绿,密刺,瓜肉脆嫩、微甜。早熟性突出,耐低温,丰产性强,平均总产量达91.04 t·hm-2。适宜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相似生态区温室栽培。

关键词: 黄瓜 华北型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准温度处理对鲜切莲藕褐变、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精准温度处理对防褐变剂处理后鲜切莲藕褐变、生理和品质的调控作用,采用防褐变剂(质量分数1.0%无水柠檬酸+0.1%抗坏血酸钙+0.2%L-天门冬氨酸)处理鲜切莲藕,在相温(-0.5±0.1)℃、冰温(-0.5±0.3)℃和冷藏(4±1)℃的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精准温度对鲜切莲藕表观色泽、褐变底物与相关酶活性、生理指标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6 d时,精准温度(相温、冰温)处理可以延缓L*的降低、a*和褐变度的增加,抑制总酚的下降和褐变相关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相温贮藏维持鲜切莲藕原有色泽最佳.在贮藏过程中,精准温度(相温、冰温)处理能够抑制鲜切莲藕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同时延缓鲜切莲藕还原糖的升高和VC含量的下降.通过SPSS综合评分显示,相温组综合得分最高,主成分分析显示,相温组与多酚氧化酶、相对电导率、褐变度、丙二醛、a*的相关性较低.因此,相温贮藏更好地延缓鲜切莲藕贮藏期间褐变的发生并维持其品质.

关键词: 鲜切莲藕 褐变 品质 相温 冰温 冷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茄子萼下果色光敏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茄子光敏品种和非光敏品种控制萼下果色的差异基因,以萼下紫色的圆茄自交系Y5和萼下绿色的圆茄自交系Y73萼片下果皮为试材,进行去萼片见光0、4和8 h的转录组测序.共获得75.61Gb有效数据(Clean data),Q30碱基百分比均达到93.97%以上;两个自交系材料在3个时间点的转录组测序比较共获得11 812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 277个上调基因和6 535个下调基因.3个时间点数据KEGG富集分析同时指向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通路.苯丙烷和类黄酮生物合成路径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4个,分别是FAOMT、CCOAOMT、CYP73A4和HST.筛选出了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CHI、ANS、F3H、PAL以及转录因子基因MYB113在萼下果皮表达差异显著.

关键词: 茄子 转录组测序 萼下果色 光敏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肥料减施增效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研究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有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常规复合肥料(CG)、增效复合肥料(ZZ)、常规复合肥料减量20%(80%CG)和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80%ZZ)4个试验处理,以研究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生长性状、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能够增加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单株鲜质量、株高、SPAD值和根体积,在成熟期,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单株鲜质量、株高、SPAD值和根体积分别提高了11.71%,1.29%,8.02%和46.48%,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水稻单株鲜质量、株高、SPAD值和根体积分别提高了2.29%,0.31%,3.70%和4.09%。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能够增加水稻茎叶干物质量和籽粒干物质量的比例分别为24.46%和21.39%。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增加水稻茎叶干物质量和籽粒干物质量的比例分别为6.07%和8.15%。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茎叶氮含量和籽粒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0.68%和36.96%,增效复合肥料和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水稻茎叶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6.51%和11.24%,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籽粒磷含量增加了10.39%,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水稻籽粒磷含量降低了5.41%。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茎叶钾含量增加了19.91%,籽粒钾含量降低了15.83%,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茎叶钾含量降低了6.56%,籽粒钾含量增加了0.62%。与常规复合肥料处理相比,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产量提高了22.02%,且差异性显著,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的水稻产量提高了1.12%,增效复合肥料处理的水稻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在各处理中为最高。综上,增效复合肥料能够提高水稻各生育期的生长指标,改善水稻的氮素吸收、磷素吸收和钾素吸收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具有较好的增效效果,增效复合肥料减量20%处理与常规复合肥料相比,能够实现化肥减量不减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生长指标 养分吸收 新型增效复合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合废水耦合微藻对小球藻生长及净水能力的研究

工业水处理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混合废水耦合微藻培养系统,研究了4种小球藻的生长变化和废水净化能力及影响机制,并对其产生的色素、油脂等高附加值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种小球藻对单一豆制品原水、奶牛场乳制品原水中的营养物质去除效果不明显;但在混合液耦合微藻系统中,其净化效果显著提高.当豆制品废水、奶牛场乳制品废水体积比为1:1时,小球藻净化废水中TN、TP的能力最强,并有较高的COD净化能力,TN去除率达到80.3%,TP去除率达到92.41%~95.48%,COD最大去除量为6555.5 mg/L;其中小球藻UTEX1602的水质净化能力最强,其产生的高附加值产物最多:叶绿素a达70.83 mg/L、碳水化合物达271.57 mg/L、多糖达117 mg/L、蛋白质超出其他比例混合废水的6~7.5倍、油脂富集能力也优于其他藻种.该研究可为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及工业废水净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混合废水;耦合微藻培养;小球藻;水质净化;生物量;高附加值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绿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纯化多糖并分析其结构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多糖结构,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0:1 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70 min.此条件下,绿茶多糖的得率可达10.56%.多糖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其总糖、蛋白质和糖醛酸的比例分别为90.75%±3.69%、0.92%±0.09%和0.82%±0.07%,分子量约为7.3 kDa,主要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1.00:0.13).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2 mg/mL浓度下,GTP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为39.8%、72.2%和32.5%.结论:本工艺中,绿茶多糖得率高,分子量低,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绿茶多糖 提取工艺 结构分析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处理对阿克苏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阿克苏苹果为试材,在(0±0.5)℃条件下贮藏38 d,探究不同浓度臭氧(0、2.14、10.7、19.26 mg/m~3)处理对阿克苏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 mg/m~3)相比,臭氧处理组能够抑制阿克苏苹果的乙烯释放速率,维持果实较高的硬度,抑制还原糖降解,延缓失重率的上升和可滴定酸的下降,促进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延长贮藏时间。其中,19.26 mg/m~3处理组保鲜效果最好。

关键词: 阿克苏苹果 臭氧处理 贮藏 保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门塔尔牛、和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预测及实际杂交效果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的特异性SNPs标记预测和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为牛杂种优势利用和选种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利用牛Illumina Bovine HD 770 K和GGP Bovine 100 K芯片对464头和牛、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43头荷斯坦牛3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并通过牛QTLs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比牛参考基因组映射得到与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相关的特异性SNPs;然后构建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两种标记状态同源矩阵,通过计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来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并利用配合力分析验证较优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计算的各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与和牛♂×荷斯坦牛♀(W×H)亲本间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分别为0.346 1和0.338 9;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性状上,S×H亲本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43 1、0.348 7和0.336 7,而W×H遗传距离分别为0.337 6、0.340 7和0.329 2;两种SNPs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均为S×H较大,W×H次之。因此,在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上,S×H为较优杂交组合。通过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实际杂交群体的配合力,发现10个父系在初生重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最高效应值分别达到3.760 9和8.931 2。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可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和牛 荷斯坦牛 杂种优势预测 杂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