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减肥加镁对冬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镁肥对冬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冬瓜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方法]采用华南地区主要大型冬瓜品种铁柱二号为材料,以广东地区冬瓜种植户平均化肥施用量(N 490 kg/hm2、P2O5360 kg/hm2、K2O 420 kg/hm2)为对照(CK),比较化肥减量(N 350 kg/hm2、P2O5180 kg/hm2、K2O 375 kg/hm2)情况下增施镁肥(MgO 30、60、90、120 kg/hm2,分别为Mg1、Mg2、Mg3、Mg44个镁水平)处理对冬瓜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Mg3处理冬瓜中部横径、下部横径、单果质量和产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11.60%、18.15%、24.60%和24.57%.Mg4处理降低了冬瓜果实各部位的果肉硬度.与CK相比,减肥加镁处理可明显提高冬瓜果实表面光泽度,其中Mg2、Mg3和Mg4处理分别提高17.54%、9.00%和24.44%;显著增加冬瓜果皮色泽度,Mg3处理效果最好,其中L值比CK降低4.97%,a值增加53.78%,b值降低47.74%;显著提高冬瓜果实的花青素指数,Mg2、Mg3、Mg4处理均增加2.78%;有效降低冬瓜果实的叶绿素指数,Mg3和Mg4处理分别降低5.09%和10.03%;有效提高冬瓜的经济效益,Mg2、Mg3处理分别提高25.92%、36.07%.施肥处理未对冬瓜果实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类黄酮指数造成明显影响.[结论]化肥减量配施镁肥处理能够显著提升冬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非靶向快速筛查果蔬中农药残留
《分析测试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品中潜在风险因子筛查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技术,提出了一种非靶向快速筛查果蔬中农药残留的策略。建立了包括样品快速前处理、UHPLC准确分离和HRMS检测在内的复杂基质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引入保留时间校正策略,拓宽外部数据库适用度,提高定性筛查准确性。经1%乙酸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以Accucore aQ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通过静电场轨道阱质谱Full Scan/dd-MS2进行高通量定性筛查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农药在5~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 0.99),果蔬基质添加108种代表性农药,除了矮壮素和灭蝇胺,其余农药的回收率均为61.2%~120%,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1%~9.9%。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农产品中未知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与定量分析。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 农药残留 非靶向 果蔬


菜薹新品种'粤薹1号'
《园艺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薹1号’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一代优质菜薹新品种。叶片椭圆形,浅绿色,叶长23.0 cm,叶宽18.0 cm;主薹高44.9 cm,薹粗3.5 cm,单薹质量423.4 g。薹色浅绿,质爽脆,味甜。田间表现适应性较好,抗炭疽病和软腐病性。具有产量高、美观等特点,春季产量15 430.5 kg·hm-2,秋季产量36 634.05 kg·hm-2。


剑兰叶斑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叶斑病是制约广东省台山市剑兰产业的重要因素,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敏感性研究,旨在为病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病菌致病性、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菌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镜检孢子量测定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和杀菌剂对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纯化获得性状一致的4株菌株,致病性测定表明人工接种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表现一致。病菌分生孢子梗褐色,多单生,具隔膜,顶端屈膝状,大小为51.0~80.0 m×4.0~7.6 m。分生孢子褐色、弓形、中间宽两端窄,向一侧弯曲,4个细胞,大小为23.5~32.0 m×11.5~16.0 m。基于病菌r DNA-ITS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病菌与唐菖蒲弯孢霉(Curvularia gladioli)聚类到一起,形成明显分支。给合病菌形态特征和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唐菖蒲弯孢霉(Curvularia gladioli Boerema&Hamers)。适宜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26~30℃,pH范围为5.0~7.0;光照促进菌丝生长,黑暗利于产孢;碳源木糖、葡萄糖和有机氮源牛肉膏适宜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咪鲜胺和代森锰锌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EC50分别为1.23、2.81 g/mL。【结论】广东省台山市剑兰叶斑病病原菌为菌唐菖蒲弯孢霉,适宜生长温度为26~30℃,pH为5.0~7.0,对咪鲜胺和代森锰锌敏感。
关键词: 剑兰 叶斑病 唐菖蒲弯孢霉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我国节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节瓜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蔬菜作物,主要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种植,产品除本地销售外还销往港澳市场,作为高经济价值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概述了我国数十年来节瓜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节瓜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评工作;综述了节瓜育种技术及相关遗传机理研究进展,包括雌性系材料创制、性型遗传机制和调控机理研究,节瓜枯萎病病原菌和抗病性鉴定研究、抗性材料鉴评及创制技术研究、抗枯萎病机理研究,节瓜耐热性鉴评和耐热机理研究,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和相关基因/QTL定位及克隆,节瓜分子育种技术及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等;展示了数十年来我国在节瓜雌性系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抗病抗逆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节瓜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节瓜种质资源鉴评和创制、实用化分子育种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特色优质多样化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节瓜;种质资源;雌性系;枯萎病抗性;耐热;品质育种;生物技术


苦瓜新品种绿钻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绿钻1号是以自交系B2411为母本,以自交系B1710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油绿型苦瓜一代杂种。中早熟,播种至始收春季75 d(天)左右,秋季57 d(天)左右;延续采收期春季35 d(天)左右,秋季34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长圆锥形,条瘤为主,果皮绿色,有光泽,果长约25 cm,横径约6 cm,肉厚约1.1 cm,单果质量约340 g,商品果率约93%。中抗枯萎病,每667 m2产量2200 kg左右,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栽培。


根施γ-氨基丁酸对糯玉米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γ-氨基丁酸(GABA)对糯玉米产量形成影响及其光合生理,指导糯玉米产量提高的化控技术应用。以糯玉米品种粤彩糯2号(V1)、京科糯928(V2)和粤白甜糯7号(V3)为材料,以根灌清水(CK)为对照,研究了孕穗期根施GABA处理(RS)对糯玉米产量和光合生理的影响。与CK相比,RS处理提高了供试糯玉米品种的净穗产量(1.62%~4.97%),降低了供试糯玉米品种的苞叶产量(16.52%~23.09%),其中粤白甜糯7号的净穗产量提高和苞叶产量减低均达显著水平。RS一定程度提高了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提高成熟期叶片老化指数;提高穗长、行粒数、总粒数;促使抽穗期、散粉期和叶丝期提前了1~2 d。RS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功能叶CAT活性,显著降低了功能叶的MDA含量。净穗产量与鲜苞产量、鲜苞穗叶比、穗长、穗行数、总粒数和灌浆期叶片老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孕穗期根施GABA处理可以通过调控糯玉米品种的光合生理、产量构成因子和鲜苞的苞叶占比等影响糯玉米品种的净穗产量提高。


中草药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草药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良种苗是中草药标准化生产和高效种植的基础,也是中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草药农业生产上,病原菌或病毒的侵染是导致中药材产量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无性繁殖的中草药品种,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经受各种病菌或病毒的重复传染而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导致种苗的生长势变弱,种性退化,种植效益降低.而使用植物脱毒技术培育的种苗可有效避免病菌或病毒的传播积累,获得健康种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植物脱毒技术是一项现代生物技术,大多是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脱毒技术的利用,促进了果树、作物良种的推广,给农业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利用植物脱毒技术培育健康中草药种苗,达到提纯复壮,增强中草药种苗的抗性,也促进中药材种业的发展.综述了植物脱毒的技术方法及其在中草药种苗上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同时对利用植物脱毒技术开展中草药健康种苗的标准化生产进行探讨,以期为中草药种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脱毒;中草药;组织培养;复壮;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