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联式虾拖网的初步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183.38 KW单拖渔船使用的网板虾拖网为母型网,根据动力相似原则,也参照了日本、法国、丹麦等先进渔业国家的双联式虾拖网试验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294 KW单拖渔船使用的双联式虾拖网,并于2001年7-8月在我国东海区长江口虾渔场进行海上生产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桁杆虾拖网相比,双联式虾拖网水平扩张提高5.26%;扫海面积提高198%;能耗系数降低65.4%.其渔捞总产量可提高13%;每航次可节约柴油400KG.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本项目的试验成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虾拖网渔业的渔获效率和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对我国虾拖网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


罗非鱼性别决定及分化的研究进展
《动物学杂志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罗非鱼的性别决定和分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并探讨了在罗非鱼性别决定研究上的研究趋势


草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海洋水产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国内外各种介质中的草酸及其盐类的检测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对酶法检测进行了专门的分析报道 ,对各种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中国环境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2002~2003年东海赤潮高发区(122~12330E、29~32N)及东海122~125E、29~32N海域4季综合调查资料,探讨东海近海春季赤潮爆发的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浮游动物(网目孔径0.505mm)总生物量4季平均为170.75mg/m3,春季略低于夏季,明显高于秋、冬季.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高,种类数及优势种种数(3种)相对较少,并呈现出单一优势种的优势度和平均丰度高,多样性指数均值低(1.78)的特征.随着冬季到春季水温逐渐升高,该水域生物量迅速上升,优势种种数却没有同步升高,仅有个别优势种,如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种群数量得到迅速的增长(平均丰度142.10mg/m3,占总丰度68.09%).这种生物量与群落变化的不同步、不对称性导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脆弱性,形成了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的生物环境特征.


单船中层拖网网具操作参数变化的研究
《中国水产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上海远洋渔业公司960.00M*226.28 M(107.80 M)中层拖网为母型网,按田内网渔具模型试验准则,进行水池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大型单船中层拖网的手纲和叉纲长度至少在240 M和130 M以内增长,有利于提高网口垂直扩张和降低能耗系数.当拖曳速度小于4.0 KN时,下手纲应比上手纲长2 M,当拖曳速度大于4.0 KN时,下手纲应比上手纲长4.0 M.对于多个燕尾的网具,连接上、下纲的2根叉纲应比中间的叉纲长2~3 M.在不影响操作的条件下,浮、沉力配备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网具性能.


池塘中大肠埃希菌、柱状屈挠杆菌和鳗弧菌的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04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鱼池中不同生物体表面柱状屈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鳗弧菌的区系分布。方法 :通过对本中心渔场的鱼池中的几种主要病原菌进行定期采样测定。结果 :这三种细菌在各种鱼体表的数量主要在 10 2 ~ 10 4CFU/cm2 波动 ,各种鱼体表上的同一细菌数量总体相差不大 (几倍之间 ) ,但有一定的选择性 ;另外同一种鱼其体表上的各种细菌有相似的分布规律。研究还表明柱状屈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鳗弧菌在池塘水体和各种浮游生物上的数量波动区域 :浮游细菌为 10 5~ 10 6CFU/L ,大型浮游生物为 10 3 ~10 4CFU/L ,小型浮游生物为 10 4~ 10 5CFU/L ,其分布顺序 (根据其平均值 )都是 :水体中的浮游细菌数量总是远远高于小型浮游生物 (通常高 10~ 10 0倍 ) ,小型浮游生物也总高于大型浮游生物 (通常高 10倍左右 ) ;同一种生物其体表上的各种病原菌有相同的分布规律。结论 :这三种细菌在水体和各种生物体上的高峰期通常在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7月下旬至 8月上旬 ,因此 ,我们认为在这两个时间段 ,要特别重视 ,抓好防治鱼病的工作。
关键词: 柱状屈挠杆菌 大肠杆菌 鳗弧菌 生物载体 区系分布


3个不同地理群体黑鲷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取自胶州湾(青岛)、台湾海峡(厦门)和北部湾(海南)3个天然群体的24尾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进行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6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200条,大小在200~2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135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为67.50%)。青岛、厦门和海南黑鲷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068、0.0939和0.1206,相似系数为0.8932、0.9061和0.879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是0.1550、0.1318和0.1228,其中青岛和海南黑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青岛与厦门其次,厦门与海南最小。群体内与群体间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用MEGA2.1软件的UPGMA程序和NJ程序进行聚类分析,厦门与海南群体首先聚在一起,其次是青岛群体,两者的结果相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