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暂养环境因子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理化性质与质构特性的影响

肉类研究 2021

摘要:以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暂养温度(12、16、20、24℃)、氨氮质量浓度(0、5、10、20 mg/L)和暂养密度(1∶2、1∶3、1∶4、1∶5,m/V),考察不同环境因子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理化特性(水分含量、pH值和持水力)与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暂养温度24℃组鱼肉的水分含量与持水力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P<0.05);12℃组鱼肉的水分含量、pH值和持水力较稳定,且肌肉弹性和咀嚼性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水体氨氮质量浓度为0 mg/L时,鱼肉pH值稳定在7.12~7.15,持水力稳定在65%左右,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该组鱼肉硬度显著下降(P<0.05),弹性和咀嚼性有所上升,回复性与凝聚性维持在稳定水平;暂养密度不低于1∶4(m/V)时,鮰鱼肌肉水分含量和持水力均随暂养密度的下降而显著上升(P<0.05);在整个暂养期间,1∶4(m/V)组鱼肉弹性大部分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且其鱼肉弹性和咀嚼性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回复性和凝聚性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肌肉硬度与黏性无显著变化。综上,温度12℃、氨氮质量浓度0 mg/L、暂养密度1∶4(m/V)的暂养环境较有利于维持和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品质。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暂养温度 氨氮质量浓度 暂养密度 肌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拔对蘘荷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1

摘要:为了解蘘荷在不同海拔下的生态适宜性,以湖北长阳县本地蘘荷为试验材料,在长阳县1823、1225、430 m这3个海拔梯度条件下,调查研究不同海拔区对蘘荷的物候期、品质、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区栽培的蘘荷萌芽期、出叶和株高增速峰值均比低海拔区明显延迟。各海拔蘘荷产量为:1225 m>430 m>1823 m,中海拔区产量比低海拔区高22.73%,比高海拔区高25.58%。中海拔区蘘荷品质最佳,其次是低海拔区,最差的是高海拔区。中海拔区蘘荷粗纤维含量比低海拔区低7.0%,维生素C含量比低海拔区高26.09%,可溶性糖含量比低海拔区高51.57%。从产量和品质综合比较,中海拔区最适宜种植蘘荷。

关键词: 蘘荷 海拔 生长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状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动物肠道屏障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环状RNA(circ 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细胞中的非编码RNA分子(ncRNA),circ RNA的环状结构造就了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circ RNA通过微小RNA(miRNA)海绵、与蛋白质互作、参与蛋白质合成以及调控基因转录等机制,在疾病、生理过程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肠道是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防止肠道微生物侵袭的先天屏障,肠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对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无抗养殖大背景下,动物的肠屏障损伤问题愈受关注,circ RNA是一种内源性调节物质,可作为解决肠屏障损伤问题的切入点。本文主要对circ RNA的分类、合成方式、生物学功能、circ RNA成环的影响因素及circ RNA对动物肠道屏障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circ RNA 生物学功能 成环 影响因素 肠道屏障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康不同等级绿茶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茶叶通讯 2021

摘要:为了解保康不同等级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差异,收集保康绿茶一级茶样4个、二级茶样4个,联合采用感官审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色谱联用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系统测定分析了其香气成分、滋味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一级绿茶的感官总分均高于90分,二级绿茶低于90分,感官品质得分与市场所定等级一致;一级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均值均高于二级绿茶,只有非酯型儿茶素总量略低于二级绿茶;不同等级绿茶中咖啡碱、没食子酸、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含量均值有显著差异,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值无显著差异;8个茶样共检测到64种香气化合物,包括醇类13种、醛类9种、酮类5种、烯类12种、芳香烃6种、酯类15种和其他类4种,其中醇类物质平均含量最高,酯类其次,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芳樟醇、香叶醇和己酸顺式-3-己烯酯;进一步主成分分析发现,4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9.608%,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45.080%,综合了β-紫罗酮、邻二甲苯、乙苯、苯乙烯、二甲基戊酸甲酯和顺-茉莉酮的贡献,主要反映绿茶中的花果香及特有芳香;一级绿茶醇类和酯类香气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低于二级绿茶,醛类、酮类、烯类、芳烃类和其他类香气化合物含量均高于二级绿茶。

关键词: 绿茶 滋味成分 香气成分 主成分分析 保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字指示秤的检定与维修保养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

摘要:依据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探讨检定过程中的要点,结合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数字指示秤存在的故障现象展开分析,准确寻找原因予以排查。此外,对数字显示仪表的更换以及数字指示秤的标定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数字指示秤 检定 维修保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苗木繁育现状与发展建议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了国内桑树苗木繁育企业、苗圃面积、繁育数量、繁育品种等现状,分析了目前桑苗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桑苗市场起伏大、销售市场不稳定、桑树苗木繁育技术有待创新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桑树良种选育工作,创新育苗技术,坚持精准的市场定位、合理的规划种苗生产,推进产业化进程,提高组织化程度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桑树苗木 繁育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设施蔬菜尾菜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长江蔬菜 2021

摘要:基于设施蔬菜在蔬菜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分析武汉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尾菜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宣传、建立尾菜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制订扶持政策、建立长效机制的发展对策,为有效开展设施蔬菜尾菜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蔬菜尾菜 资源化利用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茶叶出口贸易瓶颈与对策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湖北省茶叶生产及品牌建设现状,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湖北省茶业出口贸易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从产品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出口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茶叶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茶叶出口;集群效应;发展瓶颈;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pH对半夏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药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水培试验探究半夏生长的最适pH,为半夏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半夏用不同pH(3.0,4.5,6.0,7.5,9.0)的霍格兰氏营养液进行培养,然后测定半夏幼苗的生长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H范围为6.0~7.5时,半夏种茎萌发率较高,半夏幼苗生长较快,光合作用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强;当pH小于6.0或者大于7.5时,半夏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抗氧化系统失衡,半夏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相比于pH=6.0~7.5).不同pH处理间的半夏种茎最终萌发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结合不同pH处理对半夏种茎萌发、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表明,半夏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6.0~7.5.

关键词: pH 半夏 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梨生产技术规程

河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针对砂梨生产过程中管理粗放、标准化水平低、肥水管理不合理以及病虫害防控不科学等问题,制定了《砂梨生产技术规程》(DB 42/T 931—2013).该标准规定了砂梨生产过程中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砧木及苗木质量、树体管理、土壤管理、肥料管理、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环节,在实施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行了集成和优化,以期实现砂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砂梨;技术规程;标准化;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