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连年翻压紫云英对早稻田土壤性质及酶活性动态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托7年定位试验,研究翻压紫云英对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动态的影响。试验设对照(不施化肥、不翻压紫云英)、化肥、紫云英+化肥3个处理。在紫云英翻压后2、4、8、16、32 d及早稻拔节期、孕穗期、收获期取样。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对土壤性质和酶活性动态影响显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动态变化与紫云英养分释放规律基本一致,而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又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养分的动态基本一致。与化肥处理相比,紫云英+化肥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在基础土壤有机质、碱解氮较高条件下,紫云英+化肥对蔗糖酶、碱解氮、脲酶等影响不显著,但在基础土壤有效磷、速效钾较低条件下,紫云英+化肥显著提升了有效磷、酸性磷酸酶活性及速效钾含量。因此,紫云英培肥土壤明显受土壤基础养分限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葛根生长性状调查研究
《中药材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对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葛根生长性状调查研究,筛选出葛根较优的种植模式。方法:对无支架、单支架和三支架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葛根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对其性状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单支架种植模式在叶片长、叶片宽、根直径、根长和地下重等性状指标方面优于无支架和三支架种植模式,无支架种植模式在藤茎长、地上重和根数等性状指标方面优于单支架和三支架种植模式。根数与根直径、根长显著负相关,与叶片宽显著正相关;根直径与根长显著正相关,与藤茎长、地上重显著负相关;根长与地下重、地上重显著负相关;地下重与藤茎长、地上重显著负相关;叶片长与叶片宽显著正相关;藤茎长与地上重显著正相关。地上部分的叶片长、叶片宽、藤茎长和地上重以及地下部分的根直径和根长在主成分3特征向量中因子较高。结论:单支架种植模式优于无支架和三支架种植模式,叶片长、叶片宽、藤茎长、根直径和根长是反映葛根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在实际生产中应优先考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苎1号”苎麻不同茬次的营养价值分析及在山羊中的饲喂效果研究
《饲料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中苎1号"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苎麻品种之一,为促进其牧草化利用,通过化学检测方法对"中苎1号"连续7个茬次的营养成分进行系统分析,并研究"中苎1号"替代苜蓿对山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茬次苎麻的粗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蛋白质品质良好;其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而单宁的平均含量为0.58%,可能是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与苜蓿型日粮相比,苎麻型日粮提高了山羊料重比(P<0.05),但不影响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也不影响瘤胃氨态氮含量和短链脂肪酸组成(P>0.05)。"中苎1号"苎麻可以作为南方草食家畜的优质牧草,在养殖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茬次的营养特点科学合理地定制饲料配方,以提高养殖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膜包装对菜心贮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4种薄膜包装对菜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为延长菜心货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菜心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polyethylene,LDPE)、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chloride,PVDC)、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及聚乙烯(polyethylene,PE)等4种薄膜包装在4℃下贮藏,贮藏期间每隔3 d测定菜心的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贮藏0~6 d,LDPE,PVDC和PVC对菜心呼吸强度的抑制效果优于PE;LDPE,PVC和PE组菜心的硬度略有提高,并接近鲜样的硬度;4种薄膜均能有效抑制菜心叶绿素的降解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且增强了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菜心在采后贮运期间,使用4种薄膜包装均有利于延缓其衰老进程,提高了其品质,其中LDPE的保鲜效果最好,其次为PVC;当菜心货架期≤6 d时,其综合品质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薯蛋白-葡萄糖美拉德产物制备及其与花色苷相互作用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干法美拉德反应制备紫薯蛋白-葡萄糖美拉德产物,并分析其与花色苷相互作用。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产物的分子质量,运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IRT)、差示扫描量热(DSC)和荧光光谱等多种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主要产物分子量为25 kDa;相较于紫薯蛋白花色苷复合物,美拉德产物的红外吸收强度普遍较低,尤其体现于酰胺I带处的红外吸收,美拉德产物变性峰温度(76℃)较高,变性焓值(366.7 J/g)较低;美拉德产物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340 nm,花色苷猝灭美拉德产物荧光为动静态联合猝灭,静态猝灭为主导;花色苷与美拉德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属于强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花色苷与紫薯蛋白-葡萄糖美拉德产物相互作用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残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保鲜剂协同超高压对鲈鱼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鲈鱼贮藏期间的品质,以4℃冷藏鲈鱼为对照,采用超高压技术(200 MPa,5 min)结合2种不同的复合保鲜剂(0.15%壳聚糖+0.50%ε-聚赖氨酸、0.15%壳聚糖+1.50%ε-聚赖氨酸)保鲜鲈鱼,以菌落总数、理化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pH、色度、剪切力)为评价指标,测定鲈鱼在4℃冷藏12 d内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冷藏鲈鱼货架期为6 d,单独超高压组的冷藏鲈鱼货架期为9 d,超高压结合复合保鲜剂后可将冷藏鲈鱼货架期延长至12 d,经过复合保鲜剂处理的超高压各组,在12 d时,其剪切力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超高压组和冷藏对照组(p <0.05),且菌落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和白度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超高压组和冷藏对照组(p <0.05)。其中0.15%壳聚糖与1.50%ε-聚赖氨酸复配后保鲜效果最佳,能明显抑制鲈鱼冷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减缓蛋白质分解,有效地保持了冷藏鲈鱼的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估算与分布特征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文献整理和数据分析,对湖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进行评估,并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7年湖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为206万t,其中有机质164万t,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5.12万、2.79万、5.74万t,占全省化肥用量的4.08%。武汉市蔬菜废弃物资源量最高,占全省的19.36%。湖北省各地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平均为1 666kg·hm~(-2),其中有机质和氮、磷、钾总养分平均量分别为1 334 kg·hm~(-2)和126 kg·hm~(-2)。全省地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以仙桃市和鄂西南较低,其次是鄂东南和鄂西北,湖北中部包括江汉平原分布最高。湖北省24个蔬菜监测县市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平均为4.22万t,其中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和嘉鱼县较高,有机质和氮、磷、钾总养分平均量分别达到了3.38万t和3 180 t。全省各县市单位面积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以枣阳市最高,宣恩县和咸丰县较低。不同种类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差异较大,为2.71万~47.32万t,其中根茎类蔬菜最高,其次是甘蓝类和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与多糖的相互作用:作用机理及功能特性变化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生物活性,与环糊精、黑木耳多糖或壳聚糖等多种多糖作用后,功能活性增强,但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对茶多酚与多糖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关于茶多酚与多糖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介绍了茶多酚和多糖的分类及结构,概括了多糖与茶多酚之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针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茶多酚功能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研究二者与其他活性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功能特性变化等方面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术化感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及其对小白菜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
《中药材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白术地下部化感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高效的水提方法及其对小白菜的化感作用,为建立合理的白术轮间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术的地下部块茎和须根为材料,制备不同浓度(0.01、0.05、0.10、0.20 g/mL)的水浸液和研磨液,用于化感作用研究.结果:6种类型处理中,以0.20 g/mL的块茎研磨液对小白菜种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最明显,其他处理对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低促进,高抑制"的化感作用.各处理液对小白菜幼苗的形态特征没有显著影响,对其根毛的生长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所有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抑制小白菜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CA),0.20 g/mL的块茎研磨液和须根研磨液对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其他处理化感作用较弱.结论:白术地下部化感物质主要存在于块茎中,以研磨提取的方式效率最高.总体来看,白术对小白菜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弱,表明白术可以与小白菜进行轮间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农科院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10月31日下午,湖北省农科院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签署"中巴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战略合作备忘录.院长焦春海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bdul Ghafoor博士代表双方签字.副巡视员夏贤格主持签字仪式.会上,焦春海介绍了湖北省农科院基本情况以及植保土肥所在水稻高效施肥技术、水旱轮作养分周年统筹管理及肥水高效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新起点,充分发挥湖北省农科院科技优势,不断深化与巴基斯坦在农业其他领域的合作.
关键词: 湖北省农科院 水旱轮作 施肥技术研究 水稻优质高产 高效施肥技术 统筹管理 焦春 巴基斯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