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苏皖鲁豫麦田小麦孢囊线虫调查以及rDNA-ITS序列特征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小麦孢囊线虫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苏皖鲁豫接壤地区30块田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了这些地区麦田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情况及线虫群体之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采集的30份样品中都能检测到孢囊线虫,孢囊密度为每100g土壤1~80个。进一步对30个小麦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PCR扩增、测序,对其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30个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100%,与已报道的中国菌株(AY148382,EU106175)、澳大利亚菌株(AY148395)和俄罗斯菌株(AY148351)群体的进化关系最为接近,且位于进化树的同一个分枝,都属于禾谷孢囊线虫Avenae组。


集约化养殖场羊与兔粪尿产生量的监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集约化养羊场、养兔场为研究对象,监测了不同季节羊与兔的粪尿排泄量、粪尿养分含量、饲料养分摄入量等。结果表明,兔日平均粪便排泄量0.37 kg.只-1,年粪便排泄总量135.05 kg.只-1,粪便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平均质量含量分别为25.55、5.07、6.59和660.4 g.kg-1;羊日平均粪便排泄量1.09 kg.只-1,年排泄总量397.85 kg.只-1,粪便中氮、磷、钾以及有机质平均质量含量分别为19.89、4.90、11.79和649.1 g.kg-1。同一季节,同种动物磷的排泄量与摄入量比值高于氮、钾,同种动物养分排泄量与摄入量比值在不同季节也有差异。


混用烟嘧磺隆和2甲4氯对玉米不安全
《杂草科学 》 2011
摘要:有读者来问:烟嘧磺隆(玉农乐)可与2,4-滴丁酯、2甲4氯混用吗?如果可以混用,混用哪种药对玉米更安全?目前国内登记的只有烟嘧磺隆与2,4-滴丁酯的混配剂,没有烟嘧磺隆与2甲4氯的混配剂。含烟嘧磺隆和2,4-滴丁酯这2种有效成分的混配剂有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的15.8%滴丁·烟嘧悬浮


不同处理方法对徐淮白山羊同期发情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徐淮白山羊为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同期发情率、发情后卵巢状态观察及情期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组1(CIDR+PG+PMSG)和组3(PG+PMSG)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2.5%、82%,显著高于组2(PG+三合激素)(P<0.05);组1处理后发情羊的卵巢状态明显优于其他2组;而且组1的情期受胎率也显著高于组2和组3(P<0.05)。综上可见,CIDR+PG+PMSG是徐淮白山羊最有效的短期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肠衣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分析及其分离鉴定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为了研究肠衣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试验对生产过程中的肠衣样品、工人卫生以及加工环境中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再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对肠衣产品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进行分离,根据16S rDNA序列分析等对试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刮肠后的菌落总数较多,腌制后的肠衣菌落总数明显下降,产品的菌落总数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加工环境中腌制台的菌落总数很低,而空气、工人的手和袖套的菌落总数较多且相似。低温储藏3个月的肠衣产品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有蜡样芽孢杆菌和陆地罗氏菌,而低温储藏10个月的肠衣产品中含有的主要微生物有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巴氏葡萄球菌。
关键词: 肠衣 加工 污染 细菌 分离 鉴定 16S rDNA基因


药液表面张力与喷雾方法对雾滴在水稻植株上沉积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生物染料丽春红-G为示踪剂,采用比色法分析了药液表面张力及喷雾方法对雾滴在水稻植株上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水稻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值分别为34.46、34.36和34.33 mN/m。与喷洒清水对照相比,3个水稻生育期内喷洒添加有100 mg/L TX-10的丽春红-G溶液,单株水稻上的丽春红-G沉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手动喷雾器压顶喷雾分别增加了80.85%、29.80%和22.61%;弥雾机喷头下倾喷雾分别增加了50.83%、18.48%和31.07%。在相同的水稻生育期,喷洒相同表面张力的药液,弥雾机喷头下倾喷雾单株水稻上的丽春红-G沉积率均显著高于弥雾机漂移喷雾和手动喷雾器压顶喷雾。在稻田喷雾中,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和采用弥雾机施药有助于提高雾滴在水稻植株上的沉积率。


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试验采用水培方法,探讨外施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叶片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光合速率下降、MDA含量上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外施油菜素内酯可提高NaCl胁迫下棉花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强叶片光合能力;NaCl胁迫下棉花根系活力降低、MDA含量上升、SOD和CAT活性升高,外施油菜素内酯对根系活力、MDA含量、内源保护酶活性则影响较小。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叶片光合性能,从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棉花叶片的伤害。


21%醚菊·吡蚜酮SC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对稻田天敌安全性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21%醚菊.吡蚜酮SC 375~600 mL/hm2对稻田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2.14%~82.87%,优于吡蚜酮,与醚菊酯相仿;药后7 d,防治效果为95.89%~97.07%,明显优于吡蚜酮、醚菊酯;药后21 d,仍有95.69%~97.52%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吡蚜酮、醚菊酯。该药剂不同用量对微蛛的影响最大,稍高于对照药剂;对狼蛛的杀伤作用明显低于对照药剂;对球腹蛛基本无杀伤作用。因此21%醚菊.吡蚜酮SC对水稻白背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水稻和田间蜘蛛安全,推荐剂量为375 mL/hm2,防治适期宜掌握在白背飞虱若虫高峰期。


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江西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报道了一例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应用细菌学方法无菌取肝脏和关节肿疱液接种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挑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均一生长的菌落划线接种于麦康凯斜面用于细菌鉴定,将分离的大肠杆菌涂布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取关节肿疱液接种KM2液体培养基,取关节肿疱液及其不同代次的KM2培养物进行支原体PCR检测。结果从发病鸡肝脏中分离到大肠杆菌,该菌株对丙氟哌酸、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从关节肿疱液及其1~3代KM2培养物中均扩增出鸡毒支原体的基因片段;说明该群病鸡发生了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大肠杆菌 混合感染 药敏试验 PCR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