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构效关系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为材料,研究pH值(5.0,7.5和9.5)和KCl浓度(0.1,0.5,0.9 mol/L)对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的影响,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凝胶前后溶液的蛋白质组成。为进一步了解蛋白溶解度对pH值和盐浓度的依赖性,采用圆二色谱技术研究pH值和盐浓度对蛋白构象的影响;结合蛋白凝胶微观结构分析蛋白质结构与凝胶持水性的关系。结果表明:pH值和KCl浓度不仅会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还能引起肌原纤维蛋白分子组成的改变和蛋白分子构象的变化,从而影响溶解度。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凝胶的微观结构和性能。通过对持水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分析,阐明环境因素对热凝胶性能的影响,为指导秘鲁鱿鱼鱼糜生产加工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 蛋白结构 分子间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碳源与净水菌胶囊组合脱氮净水性能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碳氮比污水治理中,人工投加碳源和菌剂是必要手段,为此,特开展缓释碳源与净水菌胶囊的组合净水性能研究。试验用缓释碳源为乙酸钠包埋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释放前后形貌,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净水菌胶囊为包含施氏假单胞菌ADH1、肠杆菌AOZ1与枯草芽孢杆菌BSK9包埋物的Wcapsule和B-capsule。试验水源为河道污水,在水桶中间歇曝气条件下开展试验。以无投加污水为对照,比较直投速溶碳源、直投未包埋菌剂、单独投加缓释碳源、单独投加净水菌胶囊以及组合投加缓释碳源和净水菌胶囊各试验组水体氨氮、总氮、COD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缓释碳源释放乙酸钠后内部结构变疏松,形成大量刨花样卷曲片层结构。净水试验中:投加缓释碳源组总氮的去除率达到60.2%,且试验过程中COD始终低于20 mg·L~(-1);投加固定化菌剂W-capsule组总氮去除率达39.1%;组合投加缓释碳源和净水菌胶囊组总氮去除率可达85.2%。可见,缓释碳源与净水菌胶囊组合在河道污水脱氮上表现出较高性能,应用潜力巨大。

关键词: 乙酸钠 生物脱氮 反硝化菌 氨氧化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鲜鸡污染微生物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动物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耐药菌的快速发展。这些耐药菌在动物养殖过程中逐渐被抗生素筛选,在动物性食品生产链中容易被携带传播,对人类食品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试验选取浙江省绍兴市8个大型超市和11个农贸市场销售的冷鲜鸡为检测对象,采用PCR和测序验证的技术手段,对冷鲜鸡表面微生物中的2种磺胺类耐药基因sulⅠ、sulⅡ和8种喹诺酮类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与oqxB进行检测。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检测出sulⅠ、sulⅡ、qnrD、qnrS、qepA和oqxB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100%、100%、89.5%、100%和89.5%。并对所检出的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和NCBI收录的耐药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验证,比对结果同源性分别为100%、99.44%、100%、92.74%、99.82%和100%。试验结果将为冷鲜鸡中耐药基因的风险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冷鲜鸡 细菌 磺胺类 喹诺酮类 耐药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质成分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及存苗率的影响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荷是我国的重要建材树种,幼苗需求量逐年递增,为探索不同基质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并筛选出利于木荷容器苗的生长的最佳基质成分配比,以泥炭土、珍珠岩及浙江当地的稻壳、锯末为基质成分,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15种基质(A~O),选择可降解无纺布[40 mm(φ)×100 mm]为育苗容器,进行木荷容器育苗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木荷容器苗的移苗存活率、苗高、地径、生物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及N、P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基质成分配比的理化性质以及对木荷容器苗移苗存苗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质成分配比显著地影响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A基质的总鲜重与质量指数显著地优于其他基质,而L基质的生物量、质量指数则显著地低于其他基质;O基质的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显著地高于其他基质,C基质的P_n,G_s、水分利用率(WUE)显著低于其他基质,其较低的光合参数导致了该基质的木荷苗质量指数较低,生长缓慢。不同的基质成分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的存苗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A、O基质为比较优良的轻型基质,对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木荷容器苗 基质成分配比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存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的周年变化动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柑橘病害,柑橘黄龙病媒介昆虫—亚洲柑橘木虱的防治是黄龙病防控的重点。在柑橘萌芽期,抽发的嫩芽可以为亚洲柑橘木虱提供丰富的食料并有利于其产卵,导致该时期亚洲柑橘木虱虫口量较大,所以亚洲柑橘木虱防治重点往往在春梢和秋梢期采用化学防治手段进行。本研究采用qPCR技术检测与分析1年来浙江黄岩地区感染黄龙病的柑橘树不同月份携带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Las)菌量的变化,显示感染黄龙病的橘树1年内Las带菌量不断变化,其Las带菌量全年中以12月份为最高,与11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月份,而其他各月份之间无显著差异。采集了感染黄龙病的橘树上的亚洲柑橘木虱,每月检测其带Las菌的比例,发现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在1年之中同样以12月份最高,在P=0.05水平下,12月份亚洲柑橘木虱带Las菌比例显著高于除1月份以外的其他各月份;同时,从亚洲柑橘木虱周年带菌量检测也显示,亚洲柑橘木虱在12月至翌年1月之间平均Las带菌量最高,表明感染黄龙病橘树的Las带菌量直接影响亚洲柑橘木虱的带菌率。亚洲柑橘木虱带菌率越高越容易造成柑橘黄龙病的传播,所以12月至翌年1月份之间为黄龙病传播的高峰期,以柑橘黄龙病防控为目标的亚洲柑橘木虱防治最重要时间为冬季和春季。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亚洲柑橘木虱 韧皮部杆菌 变化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中3种常用农药的残留动态及最佳清除方法研究

农药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被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及烯酰吗啉污染的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采用乙腈提取,固相分散法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了3种农药在铁皮石斛鲜条及栽培基质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检测了不同水洗时间、不同溶液浓度(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条件下农药残留的去除情况,通过响应面方法确定了农药最佳去除方法。结果表明:3种常用农药在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8.5%~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4.5%,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田间试验采用推荐剂量和两倍推荐剂量处理,苯醚甲环唑在铁皮石斛鲜条和基质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8~3.9 d和4.1~5.6 d;多菌灵的半衰期分别为2.6 d和2.8~3.1 d;烯酰吗啉的半衰期分别为2.8~2.9 d和3.6~5.1 d。响应面法结果显示:经质量分数为5.49%的氯化钠和1.27%的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浸泡5 min后再用清水冲洗45 min,残留的苯醚甲环唑去除率最高;用5.34%的氯化钠和1.22%的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浸泡5 min后再用清水冲洗45 min,多菌灵的去除率最高;而用2.07%的氯化钠和0.80%的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浸泡5 min后再用清水冲洗59 min,烯酰吗啉的去除率最高。本研究可为铁皮石斛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苯醚甲环唑 多菌灵 烯酰吗啉 消解动态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蝉花虫草镇痛化合物对痛风大鼠转录组及Adora1等疼痛相关基因的影响

菌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从蝉花虫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中分离提取了镇痛活性物质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索了HEA对痛风模型大鼠疼痛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932个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将差异基因与在线疼痛基因大数据及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发现了57个疼痛相关基因,其中12个基因与镇痛相关,包括上调表达的腺苷A1受体基因(Adora1)及A2A受体基因(Adora2a)。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验证了HEA(7.5mg/kg)诱导镇痛靶标受体腺苷A1受体(A1R)表达上调、腺苷A2A受体(A2AR)表达下调。选择性A1R拮抗剂DPCPX显著抑制HEA对A1R的上调表达作用。综上所述,蝉花虫草的镇痛活性物质为HEA,而HEA可能通过激活腺苷A1R、下调A2AR及调控一系列疼痛相关基因发挥其镇痛作用。

关键词: N6-(2-羟乙基)腺苷 尿酸钠 腺苷A1受体 腺苷A2A受体 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胞内蛋白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水产品源副溶血性弧菌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超高压处理灭活微生物的机理。从水产品中分离获得的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D)和其经超高压驯化后的副溶血性弧菌(V.?parahaemolyticus?NYD)两株菌经0、100、150、200、250 MPa压力处理后,进行活菌计数,胞内蛋白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以及细胞内溶物泄漏量测定和胞内蛋白质和总巯基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250 MPa条件下处理10 min,菌株D和菌株NYD完全失活,培养上清液中核酸物质和蛋白质泄漏量达到最大。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两株菌胞内分离得到的蛋白质的蛋白含量和总巯基含量下降。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两株菌分子质量为140~180 k D的胞内蛋白质影响最大。超高压处理可造成副溶血性弧菌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超高压 蛋白序列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材料对海岛绿化土壤盐基离子淋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有机肥、木屑、生物炭和石膏对舟山海岛绿化土壤盐基离子(K~+、Ca~(2+)、Na~+、Mg~(2+))的影响,采用土柱模拟试验,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盐基离子的淋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材料均能有效提高前述4种盐基离子的淋溶量,改善土壤品质。在试验条件下,当有机肥或石膏用量为25 g时,Ca~(2+)、K~+、Mg~(2+)、Na~+的淋溶量达到最大;当木屑施用量为12.5 g时,Ca~(2+)、Mg~(2+)、Na~+的淋溶量最大,不添加木屑时,K~+的淋溶量最大;生物炭的添加量为12.5 g时,Ca~(2+)和Mg~(2+)的淋溶量最大,而添加量达到25 g时,K~+、Na~+的淋溶量达到最大值。综合来看,以下方案对绿化地盐基离子的淋洗具有较好的效果:(1)直接用水灌溉淋洗,省时省力,无须增加其他成本,但需要大量的水淋洗,单位水量的淋洗效果较添加改良剂略差;(2)改良剂组合添加,从成本和综合效益方面考虑,在试验条件下,施用有机肥25 g、木屑12.5 g、石膏12.5 g,不添加生物炭的方案,淋洗效果和经济性均最佳。

关键词: 舟山 盐碱土 土壤改良 土柱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MS/MS技术测定猪肉中甲氧氯普胺不确定度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猪肉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过程中可能影响到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行业标准SN/T 2227-2008《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质谱/质谱法》,建立不确定度评价的数学模型,通过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建立不确定度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标准溶液浓度产生的不确定最大,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次之,样品定容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小。猪肉中甲氧氯普胺残留量为50.1μ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5.0μg/kg(k=2)。

关键词: 不确定度 甲氧氯普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猪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