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复合植物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产蛋后期(362~368日龄)的大午金凤蛋鸡13 664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复合植物精油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 708只.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复合植物精油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正式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植物精油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平均蛋重有增加的趋势(P>0.05),沙壳蛋率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植物精油组鸡蛋的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蛋壳强度有升高趋势;复合植物精油组鸡蛋的蛋黄颜色、硬度、湿润感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


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合施用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光辉101番茄为试材,设置7个不同施肥处理,即不施肥(CK)、配方施肥(M-1)、常规施肥(M-2)、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M-3),以及M-1、M-2、M-3分别减量1/3且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M-4、M-5、M-6),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3处理的番茄植株长势最好,与CK相比,株高、茎粗、节间数分别增加了19.44%、13.57%、15.1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单果质量、平均坐果数及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总产量分别增加了3.45%、14.66%、19.35%、18.77%、18.77%。综合来看,每667m2基肥施用硫酸钾、稳定性氮源掺混肥料50 kg及微生物菌剂(短小芽孢杆菌M101、哈茨木霉TH7、淡紫紫孢菌PL22)2kg,追肥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N∶P∶K=19∶19∶19)45 kg、大量元素水溶肥(N∶P∶K=15∶5∶30)15 kg及微生物菌剂24 kg,即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M-3)处理可作为番茄的最佳施肥方案。


植物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植物精油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430日龄金粉一号蛋鸡16万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万只鸡。CO组饲喂基础饲粮,EO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g/t植物精油。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植物精油可以提高蛋合格率,降低料蛋比,显著提高蛋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植物精油降低了蛋鸡的小肠绒腺比,提高了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降低了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数量(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促进肠道形态发育,降低有害菌数量。


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试验优化莫海威芽孢杆菌HXS-LV12产纤维素酶发酵工艺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莫海威芽孢杆菌HXS-LV12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发酵工艺(碳源种类、碳源质量浓度、氮源种类、氮源质量浓度、无机盐种类、无机盐质量浓度、转速、接种量、发酵时间、初始pH和发酵温度)进行初步优化,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3个显著影响HXS-LV12产纤维素酶的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最大响应区域,然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确定其最优产纤维素酶工艺.优化工艺条件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质量浓度32.9 g/L,酵母浸粉(YEP)质量浓度17.6 g/L,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5.7 g/L,转速190 r/min,接种量6.5%,发酵时间24.0 h,初始pH 7.0,发酵温度33.0℃.在此培养条件下,HXS-LV12产纤维素酶活力达到(40.53±0.43)U/mL,是优化前的2.05倍.
关键词: 莫海威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PLACKETT-BURMAN Box-Behnken 发酵工艺 优化


施氮对北方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处理对龙稻18和绥粳18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各施肥处理中,与目标产量施氮量相比,减施氮肥15%,2022年和2023年龙稻18和绥粳18两个品种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未产生显著差异,氮肥利用率分别平均增加了 4.52%和5.51%;而采用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合施用,龙稻18和绥粳18的穗数平均增加了 19.8穗/m2和20.9穗/m2,穗粒数平均降低了 8.3粒/穗和6.2粒/穗,两处理氮肥利用率差异均不显著,但该施肥方式减少了追肥次数,节约了劳动力.施用氮肥增加了龙稻18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对绥粳18影响不显著;施用氮肥对两个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大,显著增加了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食味评分.同等施氮量条件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合一次性施用较普通尿素分次施用显著提高了水稻的外观品质,龙稻18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平均降低了 1.59%和0.66%,绥粳18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平均降低了 0.31%和0.13%,其他各施氮处理的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之间差异不显著.


套袋时期及果袋颜色对着色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套袋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提升鲜食葡萄管理技术,以鲜食葡萄品种着色香为试材,在幼果期和果实快速膨大期分别采用白色、绿色及外黄内黑的木浆单层纸袋进行套袋,并于果实成熟前7 d摘袋,在果实成熟期分析套袋时期及果袋颜色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快速膨大期,白色纸袋能够增加单穗重、果穗长、果穗宽、单粒重及果粒纵横径,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类黄酮及花色苷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而其他处理均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类黄酮、花色苷的含量,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快速膨大期套袋对果实品质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幼果期套袋.主成分分析得出,果实快速膨大期采用白色木浆单层纸袋套袋,可提升着色香葡萄的果实品质.


基于生物信息学改造天然抗菌肽的研究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抗菌肽(AMPs)是一种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肿瘤细胞的作用,可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因此,在替抗背景下,AMPs有望成为新型绿色"抗生素".但天然AMPs存在抗菌活性低、毒性高、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改造现有AMPs,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综述了AMPs分子改造内容,常用的生物信息学分子设计和预测工具及改造AMPs的方法,为获得高活性且稳定的新型AMPs提供理论依据参考.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抗菌肽 分子改造 分子设计 绿色饲料添加剂


牡丹江地区不同品种黑穗醋栗的形状差异性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对国外引进5个黑穗醋栗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植株生长性状、叶片性状、果实性状进行调查,从而对其在牡丹江地区的形状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布劳德’和‘大粒甜’属于大果、酸甜适口的中熟品种‘,黑珍珠’‘、甜蜜’和‘奥依宾’属于晚熟品种。此外,波兰品种‘大粒甜’高抗白粉病,单果重最大为1.77 g。俄罗斯品种‘甜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7.88%。瑞典品种‘奥依宾’单果重最小为0.98 g,高抗白粉病,抗寒性较强。5个引进的黑穗醋栗品种在埋土防寒越冬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生长和结果,且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和果实性状,均适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栽植。在育种工作中可以作为骨干亲本加以重点利用,对于黑穗醋栗种质资源创新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耐冷研究现状与黑龙江省粳稻耐冷生物育种策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显著上升。作为我国水稻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黑龙江省是低温冷害频发地区,黑龙江省粳稻在苗期和生殖生长期(含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容易遭遇低温胁迫。低温胁迫是黑龙江省粳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提高黑龙江省粳稻品种耐冷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在回顾水稻耐冷鉴定方法和遗传研究同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粳稻近20年(2006-2023年)育成品种的耐冷数据发现,随着近年来审定品种数量“井喷”,品种耐冷性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其次,通过基于参考基因组的比较作图发现,苗期和生殖生长期耐冷性大多受独立的位点或染色体区段控制,遗传重叠(包括一因多效位点和连锁区段)比例在21%左右,其中负调控位点占比20%。对当前黑龙江省粳稻耐冷育种工作而言,针对上述遗传重叠位点/区段和负调控位点开展深入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黑龙江省粳稻耐冷生物育种策略以及苗期与生殖生长期耐冷性同步改良的具体建议。


黄花苜蓿MfMYB3R-3基因克隆及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种子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转录因子是植物中分布最广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植物响应生物及非生物胁迫,调控逆境胁迫相关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黄花苜蓿转录组数据,鉴定和克隆了黄花苜蓿MfMYB3R-3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fMYB3R-3基因CDS区长1 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具有SANT保守结构域,为MYB3R型转录因子;MfMYB3R-3蛋白化学分子式为C2690H4314N796O873S20,理论等电点为8.75,该蛋白是亲水性不稳定偏碱性非分泌蛋白,不具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预测在细胞核。系统进化分析发现,黄花苜蓿MfMYB3R-3蛋白与蒺藜苜蓿的MYB3R-3的亲缘关系最近。
关键词: 黄花苜蓿 MfMYB3R-3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