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幼虫粪便的小菜蛾肠道细菌分离鉴定及其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昆虫肠道微生物对于其食物消化、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及抗生素敏感性。【方法】对小菜蛾3龄幼虫粪便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和16S r DNA分子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之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小菜蛾3龄幼虫肠道有5属6种细菌,即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欧文氏菌属Erwinia 2种、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和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均与小菜蛾中肠细菌已知种不同,其中蒙氏肠球菌数量最多;蒙氏肠球菌、桃色欧文氏菌和成团泛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麦迪霉素、克拉霉素和洁霉素均不敏感,而对磷霉素、万古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表现出相似的敏感性。【结论】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菌群组成具有多样性,且存在天然耐药性现象。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小菜蛾幼虫肠道细菌微生物区系及功能细菌的研究提供了菌株材料和研究基础。
关键词: 小菜蛾 粪便 细菌 抗生素敏感性 16S r DNA 肠道


贵定鸟王种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贵定鸟王群体种中的优良资源,本研究对已保存的13份贵定鸟王种茶树品系资源就18个农艺性状和1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贵定鸟王群体种农艺性状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68;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均值为22.37%,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69;聚类分析将研究材料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红绿茶兼制,第二、三类群适制绿茶;并筛选出高水浸出物资源8份,高氨基酸资源5份,低酚氨比资源3份,高EGCG资源1份。
关键词: 茶 贵定鸟王种 茶树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六棱大麦抗赤霉病QTL的定位(英文)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赤霉病是最严重的大麦病害之一。由于赤霉病抗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并且一些表型性状也影响大麦赤霉病的抗病,如棱数、株高和抽穗期等,所以抗赤霉病大麦品种的选育十分困难。为了明确加拿大六棱大麦中赤霉病抗性以及相关性状的QTLs,本研究在4年中对93个家系的DH作图群体中赤霉病抗性、呕吐毒素(DON)含量、株高、抽穗期和成熟期等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并利用分子标记(444个DArT和26个SSR标记)构建的连锁图谱对QTL开展复合区间作图。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检测到4个影响赤霉病的QTLs,其中,2个主要的QTLs定位在3H和7H染色体上,它们的加性效应为-3.44和-3.69,分别解释14.1%和17.5%的表型差异,总共解释31.6%的赤霉病抗性差异;另外2个QTLs定位于7H染色体上,但二者同时也与DON含量显著相关。此外,在3H、5H和7H染色体上确定了5个影响株高的QTLs,在2H、4H、5H和7H上确定了4个影响抽穗期的QTLs。同时发现2个赤霉病抗性QTLs和1个DON累积QTL与控制株高的QTLs聚集重叠,1个赤霉病抗性QTL和抽穗期QTLs重叠。这些与赤霉病抗性、株高及抽穗期等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进一步用于有效提高抗赤霉病大麦品种的选育效率。
关键词: 大麦 赤霉病 呕吐霉素 DArT标记 QTL 复合区间作图


辐射白刺花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比较分析
《草地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SSR和RAPD标记对8个~(60)Co-γ辐射梯度诱变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条ISSR和6条RAPD引物的PPL多态率分别为51.37%和21.03%,ISSR的Nei's指数和平均Shannon指数均大于RAPD;ISSR的标记指数(1.28)是RAPD(0.20)的6.4倍,表明ISSR具有较高的标记效率。Mantel检测表明,ISSR+RAPD标记与ISSR标记的结果显著相关(P<0.05)。综合分析表明白刺花用1SSR标记可检测出更高的多态性,更能准确反映白刺花材料间的遗传关系。


黔金荞麦1号保护酶活性及光合作用对高温的响应
《种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黔金荞麦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分别设置22℃、35℃和45℃共3个温度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育成品种保护酶活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温胁迫强度的增加,黔金荞麦1号的丙二醛(MDA)含量、POD和CAT活性及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升高,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为适应高温胁迫,黔金荞麦1号品种能够增加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降低高温对细胞膜的损伤;并通过减小Gs,增加NPQ,减少过剩激发能对光合系统的损伤,尽量维持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生理功能。


贵州典型土壤中 Cd形态分布及环境风险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金属的生物毒性和生态效应与其结合形态密切相关。利用盆栽试验,模拟研究贵州省典型土壤遭受Cd污染后的形态分布特征及评估土壤中Cd的环境风险程度。结果表明:①自然条件下,黄壤和石灰土中残渣态Cd所占份额达80%以上,而非稳定态(包含酸溶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所占比例很低。②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中,酸溶态和可还原态Cd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自然土壤,特别是模拟污染为2.5 mg/kg和5 mg/kg土壤中,二者之和达65%以上。而且相比pH偏高的石灰土,黄壤中酸溶态Cd所占份额更高些。③由RAC法评价结果为自然土壤中Cd对环境危害处于低风险水平,但是污染土壤中Cd对环境构成中等以上的风险危害,而且随着污染程度加深,其风险性升高。总体上,黄壤中Cd对环境的危害高于石灰土。该研究结果为贵州省污染土壤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药渣基质配比对小白菜种苗质量的影响研究
《种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对夏枯草药渣发酵后,配制成育苗基质,进行白菜育苗试验,以寻求新型轻基质替代材料。结果表明:(1)药渣发酵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技术易于推广;(2)研究得出的2个育苗基质配方为药渣∶蚯蚓粪∶蛭石=1∶1∶1和药渣∶蚯蚓粪∶泥炭∶蛭石=1∶0.5∶0.5∶1,育苗基质质感轻、孔隙度、容重、比重接近于泥炭,既能解决药渣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又能变废为宝,实现环保、能源、提高腐植酸的利用效率;(3)利用该基质栽培的白菜出苗率高,可达到90%以上,幼苗整齐度高、壮苗指数高、成长良好,成本降低同时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
《食品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不同通氧发酵工艺的红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红茶样品中鉴定出香气化合物47种;通氧45 min处理鉴定出53种;通氧60 min处理鉴定出48种;通氧75 min处理鉴定出79种;通氧90 min处理鉴定出72种;通氧105 min处理鉴定出77种。6个样品检测出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为主,相对含量占60%以上,其次为酯类、醛类、碳氢类及酮类。通过分析比较,在同一茶树品种条件下,红茶通氧发酵加工工艺不会改变红茶主要香气成分的组成结构;通氧发酵加工工艺有利于增加红茶香气化合物的种类。
关键词: 红茶 通氧发酵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气


不同土壤类型对黔草4号鸭茅种子产量的影响研究
《种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贵州优质自育牧草黔草4号鸭茅种子生产的适宜土壤,分别选择壤土、黏土和沙土进行对照试验,于2013—2014年在贵州省松桃县九江乡进行了种子生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黔草4号鸭茅在壤土中种子产量最高,为31.2kg/667m2,其次是沙土,为25.53kg/667m2;产量最低的是黏土,为24.23kg/667m2。种子产量壤土和黏土差异达显著水平,和沙土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壤土可作为贵州生产黔草4号鸭茅种子的适宜土壤。


黔金荞麦1号区域试验报告
《种子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贵州本土野生牧草金荞麦,2010—2011年,利用经栽培驯化后的野生金荞麦资源分别在贵阳、独山和毕节进行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金荞麦在各个试验点能完成整个生育期,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黔金荞麦1号平均干草单产为85 718.5kg/hm2,比开阳金荞麦(对照)增产12.72%。该草产量高、饲用价值高;抗病虫害性能强、适口性好,在贵州大部分地区适宜生长、为优质饲草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