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193条记录
镉低积累作物筛选及其与超富集植物间套作应用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农业用地镉污染严重,对农作物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被政府部门和诸多科研人员所重视。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生产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筛选并推广具有低积累镉功能的农作物品种,以及开展镉超标农田植物修复技术等研究,是我国农业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耕地镉污染情况,探讨了镉低积累农作物的研究意义及筛选进展,报道了镉超富集植物筛选工作,阐述了利用镉低积累作物与超富集植物间套作应用于镉污染耕地研究状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基于有效性的土壤镉浸提态评价指标、加强镉低积累农作物筛选力度及完善镉低积累农作物与超富集植物间套作相关技术研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积累作物 超富集植物 间套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冠突散囊菌转录因子stf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菌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冠突散囊菌stf1基因的全长DNA序列。该序列全长3 029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 664bp,从114–2 908bp,在253bp处含有一个131bp的内含子,预测编码887个氨基酸。同源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Snd1/p100转录因子同源。应用相对定量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tf1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的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个基因在子囊孢子时期的表达量最高,在分生孢子时期的表达量最低,相比子囊孢子时期下降了1倍。为深入研究冠突散囊菌的产孢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中黄壤坡耕地区域降水及其氮磷输入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壤坡耕地不仅具有"黏、酸、瘦"的特点,而且水土、养分流失普遍严重,引起一系列农业面源污染环境问题。以黔中黄壤坡耕地氮磷流失长期定位监测基地为平台,于2008─2012年连续5年进行观测,研究了降水及氮磷湿沉降浓度、总量及季节性变化等特征,探明了降雨带入的氮磷养分对黄壤坡耕地养分流失的贡献,为农业生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8─2012年间,年降雨次数变幅为46~109次,年均64次;年降雨量变幅为558.4~901.5 mm,年均695.7 mm;频次降雨量变幅为6.5~15.5 mm,平均10.9 mm。5年湿沉降TN、NO3--N、NH4+-N、TP浓度变幅,分别为1.57~3.31、0.17~0.79、0.10~0.94和0.06~0.48 mol·L-1,平均值分别为1.91、0.42、0.28、0.14 mol·L-1,均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5年湿沉降TN、NO3--N、NH4+-N、TP输入量变幅,分别为11.19~18.47、0.96~5.47、1.22~6.65和0.42~1.34kg·hm-2·a-1,平均值分别为14.32、3.37、2.77、1.09 kg·hm-2·a-1,TN、TP输入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0.707,P值分别为0.000 3、0.001 5)。输入量季节性变化5─8月最为集中,5─7月TN输入量为6.95 kg·hm-2,占全年TN输入量的比例高达51.1%;6─8月TP输入量为0.49 kg·hm-2,占全年TP输入量的比例高达47.4%,即冬、春季较低,夏、秋季较高。湿沉降TN、TP输入量相当于当地施肥投入的氮、磷素总量的7.54%、1.14%,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制定施肥方案时,可考虑坡耕地湿沉降养分的输入,尤其是氮养分的输入。

关键词: 坡耕地 降水 氮磷输入 黄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肌醇对哲罗鲑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动物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肌醇对哲罗鲑(Hucho taimen)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进行不同肌醇含量下哲罗鲑肠道、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选择平均体重为(2.83±0.44)g健康的哲罗鲑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质源配制的肌醇含量为99.8(不额外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和5 099.8mg/kg的7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饲料中肌醇含量显著影响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肝脏SOD活性在899.8 mg/kg组达最高值,显著高于99.8、199.8和5 099.8mg/kg组(P<0.05);肝脏MDA含量随着肌醇含量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499.8mg/kg组达最低值,显著低于99.8和199.8mg/kg组(P<0.05)。饲料中肌醇含量过低(99.8 mg/kg)或过高(5 099.8mg/kg)时均会使组织发生病理性损伤,比如肝脏会出现空泡变性,细胞轮廓模糊等情况;肠道褶皱变宽变短,排列疏松。由此得出,饲料中肌醇含量为299.8~899.8mg/kg时哲罗鲑的抗氧化能力较高;饲料中肌醇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哲罗鲑抗氧化能力降低,肠道、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关键词: 哲罗鲑 肌醇 抗氧化能力 组织病理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麦草人工草地甲虫及发生程度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摸清贵州独山黑麦草人工草地鞘翅目昆虫种类组成及发生情况,采用网捕、陷阱及目测法收集统计记录甲虫种类和数量,总结分析其发生程度。初步结果鉴定出鞘翅目昆虫10科33种,叶甲科古铜凹胫跳甲(Chaetocnema concinnicollis)为优势类群;发生程度较高的有害种群有:豆长刺萤叶甲(Atrachya menetriesi)、褐足角胸叶甲(Basilepta fulvipes)、细角长跗跳甲(Longitarsus succineus)、斑鞘豆肖叶甲(Pagria signata),鞍象(Neomyllocerus hedini)、黑斑尖筒象(Nothomyllocerus illitus)、暗色槽缝叩甲(Agrypnus musculus)和筛阿鳃金龟(Apogonia cribricollis);发生程度较高的天敌种群有:黄斑青步甲[Chlaenius(Achlaenius)micans]、逗斑青步甲[Chlaenius(Pachydinodes)virgulifer]、中华婪步甲(Harpalus sinicus)、爪哇屁步甲(Pheropsophus javanus)、星斑虎甲(Cylindera kaleea)、纵条瓢虫(Brumoides sp.)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其他种群零星发生。黑麦草人工草地生态环境具有相对稳定的鞘翅目种类组成,需警惕古铜凹胫跳甲成为黑麦草人工草地的主要害虫,注意保护利用其天敌类群。

关键词: 黑麦草 人工草地 害虫 天敌 鞘翅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载ClO_2保鲜剂对米良和贵长猕猴桃的保鲜效果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延长米良和贵长猕猴桃的保鲜期,降低其腐烂率,减少猕猴桃产后损失,本研究采用固载Cl O2保鲜剂对猕猴桃进行处理,并于2℃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固载Cl O2保鲜剂能有效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各保鲜剂用量处理的猕猴桃保鲜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猕猴桃的软果率、可溶性固形物、霉果率、呼吸强度,以及硬度的下降速率均得到有效降低。其中米良以22 g固载Cl O2保鲜剂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贵长以5.5 g固载Cl O2保鲜剂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但对其色差影响显著,建议作为加工用果的保鲜手段。

关键词: 固载二氧化氯 猕猴桃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角金盘灰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八角金盘灰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便于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以从云南、重庆和贵州等地收集的灰斑病标样为研究材料,通过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系统学分析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防治药剂室内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八角金盘灰斑病的病原菌为中央叶点霉;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0%多抗霉素粉剂等3种杀菌剂对该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1.9298、2.1805和6.0194 mg/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该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其EC50分别为103.2997和161.1234 mg/L。

关键词: 八角金盘灰斑病 病原菌 鉴定 杀菌剂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黔莓一号、黔莓二号的特征特性及比较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莓一号、黔莓二号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的草莓新品种,在贵州大部分地区既可大棚栽培也可露地栽培,表现出早熟、高产、抗病、抗逆等特点,现已在贵州省内外推广应用。由于黔莓一号、黔莓二号是姊妹系,来源于相同的父母本,所以有许多共同点和特异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这2个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优缺点,并将它们与现有的主栽品种进行比较,以便进行科学管理,优良特性得以充分表现,良种良法,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 草莓 黔莓一号 黔莓二号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缓释肥对玉米产量及其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州黄壤地区轻简化种植模式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缓释肥对5种玉米品种产量、生物性状、养分含量、吸收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金玉506产量最高,达8615 kg/hm2,其次是金玉818和黔单24,且差异不显著,但与贵单8号和黔单100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贵单8号株高、茎粗最高,分别达262.6和2.11 cm,金玉506次之,分别为261和2.04 cm;金玉818穗位高最高,贵单8号次之,金玉506第3。金玉506穗粗5.39 cm、行粒数35,均高于其他品种,穗长和千粒重分别为19.69 cm和294.7 g,仅次于贵单8号,且秃尖长最短。金玉506的钾含量较高,黔单100的氮、磷含量高于其他品种。贵单8号氮、磷和钾的吸收量最高,分别为3.24、0.564、1.06 g/株,金玉506次之;黔单100的还原糖、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均最高。综上所述,金玉506是适宜在贵州黄壤地区轻简化栽培模式下实现高产种植的玉米品种。

关键词: 缓释肥 玉米 产量 养分吸收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主要蔗区高粱花叶病毒(SrMV)的PCR检测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弄清贵州主要蔗区甘蔗花叶病害发生情况,本研究通过PCR检测方法,对采自贵州主要蔗区的52份疑似花叶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9份样品呈阳性(检出率为75%)。对阳性样品的PCR扩增产物测序比对,PCR扩增产物的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SrMV分离物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6%~99%,由此证实贵州主要蔗区甘蔗普遍感染SrMV。

关键词: 甘蔗花叶病 高粱花叶病毒(SrMV)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