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近缘新对虾室内工厂化生态育苗技术探究

海洋与渔业 2022

摘要: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俗称沙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我国是近缘新对虾的重要产区,在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沿海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日本、马六甲海峡等海域均有分布.

关键词: 近缘新对虾 节肢动物门 生态育苗 马六甲海峡 工厂化 甲壳纲 十足目 抗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代谢过程中黄条鰤幼鱼消化道菌群的演变趋势

中国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认识消化道菌群结构在宿主营养代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饵料菌群对其的影响,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幼鱼一个完整摄食周期内的消化道菌群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解析其与饵料菌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弧菌属(Vibrio)和Faecalibacterium等是黄条鰤胃、幽门盲囊和肠道的共有优势定植菌群。结合营养代谢过程中优势菌属变化规律,将乳杆菌属、肠弧菌属(Enterovibrio)、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Escherichia-Shigella、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拟杆菌属、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气单胞菌属、弧菌属、普氏菌属(Prevotella)、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和Faecalibacterium作为本研究黄条鰤幼鱼消化道的核心菌群;其中的乳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潜在益生菌;而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中的部分菌株被视为潜在病原菌;研究结果揭示了潜在益生菌与致病菌始终以动态平衡的状态定植于健康幼鱼的消化道内,并参与宿主生理活动,从微生态角度保障宿主健康。通过优势菌群结构演变趋势分析发现,饵料菌群对营养代谢过程消化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影响较大,进一步揭示了饵料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 黄条鰤 消化道 核心菌群 演变趋势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取样技术及样品现场处置方法

海洋地质前沿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地质调查中通常采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调查方法获得各类地质资料,而海洋地质取样可直接获得海底实物样品,是海洋地质调查中的重要手段。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近海底沉积物中,利用合适的地质取样方法,在勘探目标区可以直接获得水合物样品及其存在的标志。基于浅表层水合物的存在指示标志和赋存特征,结合前期调查的成功经验,总结了适用于浅表层水合物的地质取样技术方法,主要有海底表层取样、重力柱状取样、海底钻探和保温保压取芯等,不同的取样方法所取的样品类型也有差异,应根据实际地质特征做出优选。针对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特征,建立了一套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取芯样品现场处理和分析方法。水合物采集样品回收到甲板后快速处置分析是水合物调查的重要环节,而正确的现场处理方法是保证样品测试准确的关键。

关键词: 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 赋存特征 地质取样技术 现场样品处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H46家族壳聚糖酶酸碱耐受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鉴定

南方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壳寡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目前仅知的唯一碱性寡糖,在食品、农业和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壳聚糖酶可以特异性切割壳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形成不同聚合度的壳寡糖,因此,获得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壳聚糖酶是大规模酶法制备壳寡糖的关键。为了鉴定影响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 GH) 46家族壳聚糖酶酸碱耐受性的相关氨基酸位点,选取来自芽孢杆菌(Bacillus sp.) DAU101 (最适pH为7.5)的壳聚糖酶为模板,以来自芽孢杆菌的壳聚糖酶Csn-BAC为研究对象,综合同源建模和序列比对的方法,选取了4个候选位点并构建了4个突变体(V1:P68A; V2:A137G; V3:A203M;V4:H234E)。结果显示,与Csn-BAC相比,4个突变体的热稳定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酸碱耐受性有了明显的提升。结果表明,选取的氨基酸位点对酸碱耐受性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时表明该策略在改造壳聚糖酶稳定性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壳聚糖酶 关键氨基酸位点 序列比对 酸碱耐受性 同源建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技术的渔业应用研究综述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摘要:利用遥感技术提取渔业产业相关信息已经成为渔业产业发展监测及评估的重要手段.渔业产业具体分布形式有远洋、近海及内陆等区域,品种、类别及作业类型也千差万别,根据不同传感器搭载平台在渔业产业的应用,从天基卫星探测、空基航空探测、陆基物联网监测及海基水下探测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常用探测技术的渔业应用以及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产业的应用和深入发展的趋势,最后总结出遥感技术在渔业产业发展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 遥感 渔业 卫星 航空 物联网 水下探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短链脂肪酸甘油酯和乳酸杆菌对日本沼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中短链脂肪酸甘油酯对日本沼虾的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6组平行试验,G0组为空白对照组,G1~G5组为处理组,分别为乳酸杆菌组、0.15%月桂酸单甘油酯组、0.15%丁酸甘油酯组、0.15%月桂酸单甘油酯+0.15%丁酸甘油酯组、0.2%月桂酸单甘油酯+0.2%丁酸甘油酯组,所有处理组(G1~G5组)需在投喂时通过喷涂的方式以1:4(菌液/mL:饲料/g)的比例拌入乳酸杆菌菌液.本研究测定了日本沼虾的生长指标、各免疫反应因子的表达和免疫相关生物酶的活性.结果显示:试验G1、G4组生长增重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4.99%和26.69%(P<0.05),试验G1、G4、G5组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18.92%、18.92%和14.41%(P<0.05).在血清免疫方面,丙二醛(MDA)的含量表现为G1和G3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0.71%和47.61%(P<0.05);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则是G2、G4、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219.22%、140.94%、431.68%(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方面,G2、G3、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50.92%、62.77%、115.36%.肝胰腺中与免疫相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S)活性,G1、G3、G5组分别较对照组提升50.37%、56.09%、50.66%(P<0.05);此外,与免疫相关的应答基因Myd88、HSP60和HSP70的表达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综上,一定浓度的中短链脂肪酸甘油酯和乳酸杆菌联用,能显著地改善日本沼虾的生长和免疫性能.

关键词: 日本沼虾 中短链脂肪酸 丁酸甘油酯 月桂酸单甘油酯 乳酸杆菌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亚湾大鹏澳海域贝类和浮游植物中脂溶性毒素及软骨藻酸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研究了2017年4个季节大亚湾大鹏澳水体浮游植物以及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珍珠贝(Pteria margaritifera)3种双壳贝类中脂溶性毒素的含量特征。结果显示,水体浮游植物中存在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和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两种产毒藻;浮游植物网采浓缩样品中检出了鳍藻毒素(dinophysis toxin, DTX)、扇贝毒素(pectenotoxin, PTX)、环亚胺毒素(gymnodimine, GYM)、软骨藻酸(domoic acid, DA)4种毒素。D. caudata细胞丰度在春季最高(420 cells/L),在其他季节也有分布(丰度低于50 cells/L)。Pseudo-nitzschia spp.细胞丰度最高值也出现在春季,其次是夏季,秋、冬季细胞丰度较低;与此对应,水体中DA也仅在春、夏季检出,而秋、冬季未检出。在贝类样品中检出4种贝类毒素,分别为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PTX、GYM和DA。其中OA和PTX在3种贝类样品贝肉组织中未被检测到,但在消化腺中被检测到,且主要出现在秋季;GYM和DA在3种贝类样品的消化腺和贝肉组织中均被检测到,且DA含量明显低于GYM。OA、PTX和DA在消化腺中的含量显著高于贝肉组织(OA和PTX未检出样品除外)(P <0.01),但GYM在消化腺和贝肉组织中的含量相差不大(P> 0.05)。总体来讲,本次调查中所有脂溶性毒素含量较低,均在可食用的安全范围内。

关键词: 有毒藻 脂溶性贝类毒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具尾鳍藻 拟菱形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狼鳗幼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海水温度10.0~16.0℃条件下,观察狼鳗幼鱼的生长特性,对狼鳗幼鱼相关生长数据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初孵幼体[平均体质量(0.05±0.01)g,平均体长(4.30±0.01)cm]经11个月生长,平均体质量可达(500.35±44.47)g、平均体长可达(72.65±6.32)cm.体质量(m)与月龄(t)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m=5.7228t2-21.545t+13.863,r2=0.9868,平均日增量1.52 g/d,其平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为2.79%/d;体长(L)与月龄之间呈线性相关:L=6.3452t-1.4895,r2=0.9824,平均日增长0.21 cm/d,其平均体长特定生长率为0.86%/d.体质量与体长回归曲线为m=0.0033L2.8258(r2=0.9705),b为2.8258,幂函数指数小于3,体质量、体长增长速度不一致,正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体长在7.6月龄出现拐点,体质量未出现拐点.体长的变异系数为0.15%~8.95%,体质量的变异系数为1.79%~11.80%,生长离散呈加剧—减弱的变化规律.肥满度为0.06~0.30,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0.0~16.0℃内,狼鳗11个月可生长至500 g,低温下生长快速,可高密度养殖,很有开发前景.

关键词: 狼鳗 幼鱼 水温 人工养殖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形环棱螺与伊乐藻组合的净水效果研究

江西水产科技 2022

摘要:为探索梨形环棱螺与伊乐藻组合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设计了梨形环棱螺不同密度与伊乐藻组合对水体浊度、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和pH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梨形环棱螺与伊乐藻组合能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水体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并对氨氮、亚硝酸盐和磷酸盐等有一定调节作用,此结果可为池塘养殖水体净化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 伊乐藻 池塘尾水 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繁殖期长臀鱼危雌雄个体形态差异

科学养鱼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一、材料与方法广西北海国安公司自海南购入长臀[鱼危]38尾,养殖于沿海高位池(有地下淡水水源).养殖8个月后,由于海水渗入事故造成其中18尾死亡.笔者解剖了全部死鱼,观察性腺并测量了其体质量数据,其中6尾为雌鱼、12尾为雄鱼.二、结果通过解剖和观察,死亡个体性腺均未成熟,处于Ⅲ期阶段.与购入时解剖图片比对,鱼的性腺发育仍无进展.

关键词: 形态差异 广西北海 高位池 质量数据 性腺发育 长臀 解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