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乌龙茶水提取物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赛珍珠5800铁观音为材料,测定乌龙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类物质、没食子酸、8种儿茶素和3种生物碱的含量;并将0、0.2、0.4、0.6、0.8和1.0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中,分别处理24和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以0.6和0.8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LOVO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乌龙茶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均较高,水浸出物含量达40.8%以上,茶多酚含量14.2%,游离氨基酸含量1.8%,可溶性糖含量6.9%,黄酮类物质含量0.7%,儿茶素总量12.2%,咖啡碱含量1.7%,这些成分为其品质保证和功效发挥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MTT法试验结果表明:0.2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对LOVO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处理24和48 h后,0.4~1.0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13.9%~79.6%和16.4%~89.2%.0.6和0.8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下LOVO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4%和62.3%,且低含量下细胞凋亡主要呈早期凋亡形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0.6和0.8 mg·m L~(-1)乌龙茶水提取物处理48 h后LOVO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细胞体积缩小,细胞间隙增大,表面微绒毛断裂、减少甚至消失,细胞膜表面出现塌陷,产生类似空洞的结构等.因此,乌龙茶水提取物能有效抑制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的发生.

关键词: 乌龙茶 大肠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盆栽榕树炭疽病的病原菌

菌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福建漳州是我国出口创汇植物盆栽榕树Ficus microcarpa的重要生产基地,近些年来炭疽病发生严重。为明确该病的病原菌种类,本文从福建漳州盆栽榕树栽培基地采集炭疽病病叶,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致病性测定及r DNA-ITS和actin(肌动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证明该病菌为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这是盘长孢状刺盘孢菌所致盆栽榕树炭疽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榕树 炭疽病 盘长孢状刺盘孢菌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SRAP反应体系的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丝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SRAP反应中主要五个影响因素d NTP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Mg~(2+)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丝瓜SRAP-PCR反应的体系。根据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SRAP体系。25μL SRAP体系为:75 ng DNA,0.2 mmol/L d NTP,1.25 U Taq酶,0.16μmol/L的单条引物,2.0 mmol/L Mg~(2+),2.5μL 10×Buffer。选用33个丝瓜品种对所确立扩增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验证,检测结果表现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亮度高、重复性好,表明本试验所确定的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适用于丝瓜的SRAP分子标记。

关键词: 丝瓜 体系优化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渣对黑麦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菌渣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测定了添加不同量菌渣后黑麦草根际土壤的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黑麦草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组成、相对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后,黑麦草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种类和总量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表明,菌渣处理可以改变黑麦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有利于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同时,采用菌渣处理黑麦草后,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impson、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均得以提高,表明菌渣可以增加黑麦草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推测其可以改善根际土壤质量。

关键词: 根际土壤 磷脂脂肪酸 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地区芽胞杆菌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芽胞杆菌资源多样性,可为芽胞杆菌功能资源挖掘和菌剂开发提供基础。从台湾地区8个市(县)采集土壤样本,从2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了136株芽胞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同源性将其鉴定为芽胞杆菌科的2个属、20个种。分别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16个种和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的4个种。根据分离频度分析得知,台湾地区土壤中的芽胞杆菌优势菌群为阿氏芽胞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苏云金芽胞杆菌(B.thuringiensis)和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其他种类分布极其不均匀。芽胞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2925–2.5850,最高的为台中市和嘉义市(2.5850),最低的为桃园县(1.2925)。根据分离频度对芽胞杆菌种类的聚类分析显示,当欧式距离λ=20时,芽胞杆菌种类可分为高频度分布类型如阿氏芽胞杆菌(B.aryabhattai),低频度分布类型如简单芽胞杆菌(B.simplex)。依据分离频度对8个采样点间的聚类分析未发现采样点间的芽胞杆菌种类分布的相关性。本研究认为台湾地区土壤中蕴藏着丰富芽胞杆菌种类多样性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台湾 16S rRNA基因 多样性 种类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0个龙眼品种(品系)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有效鉴别龙眼新品种(品系),为龙眼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冬宝9号’、‘高宝’等4个龙眼新品种(品系)与36个龙眼品种的遗传关系,并建立其DNA指纹图谱。从8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结果显示,11个引物共获得146个位点,有12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为85.7%。40个龙眼品种(品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0.88之间。UPGMA聚类结果表明,40个龙眼品种(品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的水平处划分为3组。引物UBC810/UBC818组合可将40个龙眼品种(品系)全部区分开,并依此建立了数字化的DNA指纹图谱,为龙眼新品种的鉴别、分类、示范及推广等方面提供依据。

关键词: 龙眼 ISSR 指纹图谱 遗传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休克病毒IC-RT-nested PCR检测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蓝莓休克病毒(Blueberry shock virus,BlShV)是蓝莓上主要病毒之一,侵染蓝莓后能够对其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旨在建立用于BlShV快速检测的IC-RT-nested PCR技术,为该病毒的检测鉴定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方法】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BlShV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外侧引物(BlShV-F/BlShV-R)和一对内侧引物(BlShV-1/BlShV-2),以感染BlShV的蓝莓病叶为材料,利用免疫IC-RT-PCR(免疫捕获RT-PCR)和nested PCR(巢式PCR)建立BlShV的IC-RT-nested PCR检测技术;分别以BlShV、蓝莓焦枯病毒(Blueberry scorch virus,BlScV)、蓝莓带化病毒(Blueberry shoestring virus,BSSV)、蓝莓叶斑驳病毒(Blueberry leaf mottle virus,BLMoV)、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TRSV)、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和健康蓝莓叶片为对象,测定该检测技术的特异性;将BlShV第1轮、第2轮PCR产物分别回收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验证该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将感染BlShV的蓝莓病叶提取液用健康蓝莓叶片提取液进行10倍梯度稀释,测定该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并与DAS-ELISA方法相比较;利用建立的IC-RT-nested PCR对收集的中国福建、吉林、辽宁地区蓝莓叶片样品(53份)和进境美国蓝莓叶片(15份)进行实际检测,并对上述样品采用普通RT-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IC-RT-nested PCR方法成功从感染BlShV病叶提取液第1轮PCR扩增出约746 bp大小的目的片段,第2轮PCR扩增出约486 bp大小的目的片段,未从健康蓝莓叶片提取液和空白对照扩增出目的片段;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IC-RT-nested 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从感染BlShV蓝莓病叶提取液第1轮、第2轮PCR分别扩增到目的片段,而从BlScV、BSSV、BLMoV、TRSV、ToRSV和健康蓝莓叶片提取液第1轮、第2轮均未扩增到相应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感染BlShV蓝莓病叶提取液第1轮、第2轮PCR产物的序列同预期大小完全一致,分别为746、486 bp,将获得的两轮PCR产物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BlShV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第1轮、第2轮PCR产物的序列与已报道的BlShV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达99%,证实两轮PCR产物均为BlShV特异性产物,进一步验证了扩增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IC-RT-nested PCR的第1轮PCR能够检测到稀释102倍的BlShV病叶提取液,灵敏度与DAS-ELISA相当,经过第2轮PCR,灵敏度提高100倍,能够检测到稀释104倍的BlShV病叶提取液;蓝莓样品IC-RT-nested PCR测定结果显示,2份来自于美国的蓝莓叶片样品扩增出大小约486 bp的目的片段,BlShV检出率为13.3%,而中国福建、吉林、辽宁地区蓝莓叶片样品上均未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未检测到BlShV,该检测结果与普通RT-PCR验证结果完全相符,表明建立的IC-RT-nested PCR能够用于蓝莓样品的实际检测。【结论】建立的IC-RT-nested PCR具有快速、特异、准确和灵敏的优点,适合于田间和进出境口岸蓝莓样品上BlShV的检测鉴定。

关键词: 蓝莓休克病毒 IC-RT-nested 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间作不同绿肥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在茶园中合理间作绿肥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本文在茶园中分别设间作铺地木兰+罗顿豆、圆叶决明+白三叶、白三叶+平托花生3种不同绿肥组合处理,并设不间作绿肥、常规除草的茶园为对照。【结果】间作不同绿肥均能提高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提高茶园捕食性天敌昆虫、蜘蛛和寄生性天敌在茶园冠层群落的比率;不同处理茶园冠层节肢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茶冠层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4类不同处理茶园间差异显著;间作绿肥增加了茶园的生物多样性,4类不同处理茶园茶冠层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741~0.892之间,表明4类不同处理茶园冠层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较高的相似性。4类不同处理茶园害虫与天敌两类群功能团的丰盛度之间成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天敌对害虫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主要表现为二者数量间的相互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4类不同处理茶园中的群落节肢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天敌物种数/害虫物种数、害虫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关联系数较高,反应了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结论】间作增强了茶园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害虫天敌的种类和个体数,有利有效发挥天敌对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

关键词: 茶园 绿肥 间作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闽西矿区周边稻米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福建闽西矿区周边稻米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以福建闽西矿区周边种植的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稻米中Cd、Pb、Cr 3种重金属含量,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稻米中3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利用Monte-Carlo概率模型法评估稻米中3种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并探讨了稻米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区稻米存在不同程度的Cd、Pb、Cr含量超标现象,稻米中各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大小顺序为Pb>Cd>Cr,稻米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89,研究区稻米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等级。食用研究区稻米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不同元素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大小顺序为Cd>Pb>Cr。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对重金属元素Cd、Cr的积累与其对应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关系,并受其共存元素的影响。【结论】福建闽西矿区周边种植的稻米已被重金属污染,且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风险。

关键词: 稻米 重金属 污染 矿区 健康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州市主栽蔬菜品种对砷的积累及健康风险

环境工程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福州市主要蔬菜基地种植的蔬菜中砷积累特征与食用风险水平,对研究区域内蔬菜和对应土壤中砷含量进行了分析检测,采用Monte-Carlo模型法对蔬菜中砷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蔬菜和土壤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品种、不同类别蔬菜之间积累砷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菜地土壤没有明显的砷超标,砷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土壤二级标准(30 mg·kg~(-1));研究区内蔬菜安全状态很好,不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蔬菜中砷与其对应土壤中砷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不同类别的蔬菜之间对于砷的累积存在差异性,蔬菜中砷的富集系数顺序为叶菜类>根茎类>瓜果类,其中茼蒿的富集系数最大,豌豆和辣椒的最小。

关键词: 蔬菜 品种 健康风险评价 Monte-Carlo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