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薄膜包装结合乙烯吸收剂对山楂果实生理和果肉褐变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2种不同薄膜包装及其结合乙烯吸收剂的处理方法,对"敞口"山楂果实进行低温贮藏实验,测定不同处理包装内乙烯含量的变化以及山楂果实生理和品质的相关指标,并测定了山楂果肉褐变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在(0±0.5)℃条件下,山楂果实表现出跃变型果实特征,30μm厚聚氯乙烯薄膜包装有利于保持山楂果肉硬度,减缓了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VC含量的下降,但加速了贮藏后期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上升和果肉褐变;15μm厚高渗出CO2保鲜袋对山楂果实果肉硬度、TA和VC含量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抑制贮藏后期果实的乙烯释放和MDA含量上升,降低了果实褐变率;乙烯吸收剂的使用有利于包装内乙烯含量的降低,有效减缓了果肉硬度、果实中TA和VC含量的下降,减缓了MDA含量的上升,维持了山楂果实较低而平稳的生理代谢水平,较好地抑制了PPO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波动,明显降低果实褐变程度,显著提高了山楂果实的贮藏品质。综合分析,15μm高渗出CO2保鲜袋结合乙烯吸收剂的处理对山楂果实低温((0±0.5)℃)贮藏效果最佳。

关键词: 山楂 包装 乙烯吸收剂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果实发育期的适宜夜温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秋冬季节夜温对设施栽培中果实发育期番茄的影响,在昼温相同情况下,利用自制的自然光照生长室,设定自然夜温(CK)、14、16、18℃4个夜温处理,相应的实测值分别为13.1、13.4、14.7、16.3℃,研究夜温控制对番茄植株的生理响应、光合作用、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K番茄植株受到部分时段的低温胁迫,膜系统受到破坏,导致干物质积累最少,前期几乎没有产量(成熟果仅每株28 g).与CK相比,14℃夜温处理的单株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前期产量为每株304 g,总产量(包括未成熟果)显著增加58%;18℃夜温处理的植株净光合率显著增加10.6%~12.5%,单株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26%,开花时间提前4~12 d,单株采收果实数为3.8个,单果质量显著增加42.7 g,前期产量为每株476 g,总产量增加101%;16℃处理的各项指标介于18℃和14℃处理之间.表明昼温22℃时,13.4℃是秋冬季节华北设施番茄生长的低夜温极限,理想夜温应控制在16.3℃以上.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果实发育期 夜温 光合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加仑新优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黑加仑(Blackcurrant)属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茶子属(Ribes)灌木类果树,学名黑穗醋栗(Ribes nigrum),又称黑豆果、黑果茶藨,高约1.5~2.5m,寿命长,繁殖力强,喜光、湿,耐寒、不耐高温[1-2]。目前在我国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甘肃及新疆等地有栽培,其中黑龙江的品种资源最为丰富,蓄量也居首位。黑加仑果味鲜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镁、钾、钙、生物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ADH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及其耐盐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花粉介导植物转基因方法,将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获得了耐盐性强的转基因玉米植株。经卡那霉素抗性初筛、PCR扩增、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BADH基因已导入转化植株并整合到其基因组中。用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对T2代转基因玉米植株与对照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转BADH基因玉米植株表现出一定的抗逆性,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根据非转化苗对Na Cl的反应以及生长状况,确定250mmol L–1Na Cl溶液为玉米幼苗耐盐性筛选的适宜浓度;依据此临界浓度下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的株高提高10.94%~25.70%,鲜重增加8.62%~18.20%,干重增加9.00%~18.18%,相对电导率降低37.21%~58.14%,叶绿素含量增加15.89%~90.6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64.92%~148.29%,丙二醛(MDA)含量减少26.97%~48.05%。综上所述,转入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提高了玉米的耐盐性。这是首例将BADH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郑58的报道。超声波辅助花粉介导法是一种经济、高效、实用和无基因型依赖性的植物基因转化方法。

关键词: 玉米 BADH基因 转基因 耐盐性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杂交种汾蓖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汾蓖10号蓖麻杂交种,2011年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配制、选育而成,具有早熟、抗病、高产等特性,适宜在山西、吉林、陕西、内蒙古、新疆等无霜期在120d以上的区域种植。同时,为发掘汾蓖10号的高产潜力,课题组研究了相应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在多地种植产量性状良好。

关键词: 汾蓖10号 早熟 抗病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壳中胡桃醌提取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探讨核桃壳中胡桃醌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胡桃醌提取率为指标分析冷浸法、热回流法、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对核桃壳中胡桃醌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适提取方法为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响应面法分析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1.4h,超声波功率250 W,料液比1︰24(g/mL),核桃壳中胡桃醌提取率为8.150 3%。

关键词: 核桃壳 胡桃醌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高粱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植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淀粉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了14个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参数,并分析了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品系间直链淀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变幅为0.29%–29.45%;DSC分析所得糊化特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直链淀粉含量低的高粱品系的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和热焓变化(ΔH)都较高;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高粱品系的To、Tp、Tc和ΔH都相对较低。不同品系的RVA谱差异主要表现在各个黏滞性特征值上,直链淀粉含量低的高粱品系的RVA谱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最高的消减值;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高粱品系具有较低的峰值黏度。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膨胀势与其它特征值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峰值黏度(PV)与最终黏度(FV)、回冷恢复值、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崩解值和消减值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将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与RVA谱测定相结合,有助于提高选择的准确率,进而为高粱品质改良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粱 淀粉 糊化特性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 快速黏度分析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地区鸡群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免疫状况调查

畜牧与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山西文水、清徐、太谷、平遥、祁县、榆次、原平、大同、运城、太原等地区的养殖场及散养鸡群,在2007—2012年间的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H9、H5)抗体监控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监测的6年间,山西地区鸡的NDV和AIV(H9、H5)水平分别是(4.8-6.7)log2、(3.9-5.4)log2、(6.8-8.3)log2,都呈现缓慢的、波动上升的趋势;对太谷地区的监控,看出养殖人员对ND和AI(H5)的预防越来越重视,为养殖业的发展和疫病防控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鸡新城疫 禽流感 抗体效价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晋白菜7号’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白菜7号’是由自交不亲和系‘2002-14-15’与‘2002-13-5-1’配制而成的秋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营养生长期85~90 d。株高65~70 cm,开展度60~65 cm,生长势强,叶球直筒舒心型。外叶深绿色,叶面较皱,叶帮浅绿色,叶脉不明显;叶球高65 cm左右,球横径14~16 cm;结球紧实,单球质量3.5~4.0 kg,净菜率高,净菜产量115.50~120.75 t·hm-2。抗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适应性强,丰产、优质,纤维少、口感好,商品性好,耐贮藏,适宜在山西、河北、河南、天津、山东、辽宁、贵州等地秋季作为中晚熟大白菜种植。

关键词: 大白菜 中晚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红小豆品种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植物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红小豆(Phaseolus angularis Linn.)幼苗抗旱性鉴定指标,采用盆栽控水方法,对红小豆3个品种‘保红947’、‘东北大红袍’、‘晋小豆5号’进行了苗期形态特征及根系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红小豆3个品种植株的生长;重度干旱胁迫下,3个品种光系统Ⅱ(PSⅡ)的潜在活性(可变荧光/初始荧光,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可变荧光/最大荧光产量,Fv/Fm)、株高、叶面积、茎粗、根鲜重、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均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根冠比、根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等指标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综合各项生理指标,‘东北大红袍’在干旱胁迫下能保持相对较优的生理状态,抗旱性最强。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叶面积、茎粗、主根长、根鲜重、最大光化学效率、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MDA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可作为鉴定红小豆苗期抗旱性的指标。

关键词: 红小豆 干旱胁迫 苗期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