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枣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林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国家枣种质资源圃200份材料60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质量性状之间多样性差异显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33~1.96之间,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的性状包括果形、树形、叶基形状、枣头色泽、叶尖形状、果实颜色6个;2)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在2.39%~86.84%和0.99~2.10之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性;3)数量性状间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的分别有68对和27对,通过R型变量聚类分为5类,充分反映了各性状之间的亲疏关系;4)枣头长度、二次枝长度、吊果率等12个数量性状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优先鉴定内容和重要的评价项目;5)枣特异种质类型与普通类型之间存在1~2个显著的表型质量性状差异,包括二次枝弯曲度、果形、核壳的有无等,应划分为变型为宜。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模式下小豆光合特征及产量效益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科学的选择较好经济效益的光合利用高效型小豆—玉米间作模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6种小豆—玉米间作模式下,小豆花荚期的光合特征参数以及收获后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小豆光合特征参数中,其Pn、Tr值均以无遮荫条件下小豆(对照CK1)最高,5:2间作模式下小豆的Pn、Tr值要高于其他间作模式的小豆,Cs值则低于其他间作小豆。相关性分析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大,导致净光合速率升高,蒸腾速率增大、气孔导度增大、胞间CO2浓度减小。综合经济效益表明,5:3间作模式收益最高,达31378元/hm2,最终结果分析表明,5:3的小豆—玉米间作模式,适合在山西中部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豆—玉米间作 光合特征 产量效益 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闭鸡舍冬季通风方式对环境因子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比较"混合通风"和"全天候过渡通风"两种通风模式,选择试验鸡舍中不同的观测点,对氧气、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以及温度进行比较测定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证明:"全天候过渡通风"在保证氧气、二氧化碳含量处于合适范围内,有效降低氨气含量,特别是个别通风死角的氨气聚集,同时确保温度处于平稳,波动较小的范围内。

关键词: 全天候过渡通风 混合通风 鸡舍 分布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粒苋AhNAD-ME的序列特征与表达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D(P)-苹果酸酶催化苹果酸氧化脱羧,产生丙酮酸和CO2,伴随NAD(P)的还原。在C4植物中,苹果酸酶参与了C4光合作用。本研究对克隆的双子叶C4植物籽粒苋NAD-苹果酸酶基因(AhNAD-ME)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hNAD-ME具有苹果酸酶的完整功能域,包括苹果酸N端结构域和苹果酸酶的NAD结合结构域;进化树表明,该序列属于NAD-ME的α亚基,该亚基定位于线粒体基质中。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叶片和茎中表达,表达量随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加。将AhNAD-ME基因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中,电击法转化到大肠杆菌Transette(DE3)菌株中,IPTG诱导其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与预期相符,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关键词: 籽粒苋 AhNAD-ME 序列特征 表达模式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山西某猪场发病猪组织器官分离的病原菌鉴定以确定病原微生物以及其毒力强弱。主要从发病猪的关节液、肝脏、心脏、脾脏等器官内采集病原菌经过培养、镜检、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后,用PCR方法通过扩增gdh基因和16SrDNA基因,16SrDNA测序后与国内外一些地区分离株的同源性比对,MLST(aroA、cpn60、dpr、gki、mutS、recA、thrA)分型研究、血清学分型以及mrp,ef,sly 3对毒力基因的扩增分析,结果鉴定为猪链球菌2型(SXZ-1株),16SrDNA序列与国内外部分地区菌株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100%。MLST型为ST7型,具有强致病性(mrp+ef+sly+),表明山西存在ST7型强毒2型猪链球菌。

关键词: 猪链球菌 鉴定 gdh MLST 毒力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榛抗早春寒抗旱新品系Z06-18

中国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Z06-18是以榛品种辽榛7号(82-11)作母本、平欧榛优良品系84-40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榛新品系。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6 g,红褐色;壳厚度1.3 mm,果仁饱满,味香甜;出仁率46.40%,脂肪含量58.35%,蛋白质含量20.20%;早期丰产,抗早春寒,抗旱;在山西省晋中地区,果实8月上中旬成熟。

关键词: 平欧榛 品系 Z06-18 辽榛7号 84-402 抗早春寒 抗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下施氮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秸秆还田下山西南部一年两熟区冬小麦种植筛选适宜施氮方式,通过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在施氮225.0kg·hm-2条件下设置10∶0、7∶3、5∶5和3∶7(底施∶拔节期追施比例)四种施氮模式,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下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运转、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施氮225.0kg·hm-2下,提高底施氮肥比例可增加冬小麦越冬前和拔节期单株茎蘖数和总茎数,并使旗叶SPAD值在灌浆前中期保持较高水平,且延缓其灌浆后期下降,促进灌浆期干物质向穗部转运和积累,增加成穗数和穗粒数,进而实现增产。施氮模式中底追比例7∶3的增产效果最好,籽粒产量达5 773.8kg·hm-2,较其他施氮模式增产1.58%~10.17%。增加底施氮肥比例可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酶活性,促进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提高肥料当季表观利用率。底追比例7∶3的氮磷肥利用效果最好,其中氮肥当季利用率较其他模式提高1.46%~3.06%,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0.76%~3.34%;钾肥利用效果以氮肥全部底施最好,较其他施氮模式提高4.54%~14.53%。因此,山西省南部一年两熟种植区在玉米秸秆还田下冬小麦的合理施氮模式为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 冬小麦 施氮模式 生长发育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适小麦新品种太13606的特征特性及节水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13606(原名太原13606)是以太原610为母本、太原851为父本进行杂交,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9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09009。1特征特性该品种强冬性,株高75cm,抗倒伏。幼苗半匍匐,生长势较强,叶绿色,成穗率高。矮秆大穗,穗纺锤型,穗长6cm。长芒,白壳白粒,穗粒数30,硬质。生育期在正常情况下为260d,比对照京冬8号早熟1~2d。灌浆快,子粒饱满,千粒重40g,落黄好,稳产高产,增产潜力大。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1~2012两年人工接种抗病鉴定,太13606中感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长生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生10号是以不育穗材料授以混合父本花粉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2011~2012年参加国家西北区中晚熟组区试试验,平均产量为4 833kg/hm2,2012年参加生产示范,平均产量为5 074.5kg/hm2,较对照长农35分别增产10.93%、10.8%。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河北、辽宁等无霜期在150d以上的地区种植。

关键词: 谷子 长生10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量表达欧李ChPSY基因促进转基因番茄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研究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从欧李果实中分离的ChPSY cDNA经过序列分析、酶切之后,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MV,构建了植物重组载体pBI-ChPSY,并通过根瘤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番茄,获得了12株抗性植株。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12株抗性植株均为阳性,说明外源基因ChPSY整合到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RT-PCR分析表明,ChPSY基因在转化植株果实中得到表达。HPLC分析表明,转ChPSY基因番茄果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了1.62~3.04倍,八氢番茄红素、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4.87、2.10、2.59和3.25倍。转化植株中内源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广泛的影响。ChPSY基因超量表达有效促进了番茄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和积累。

关键词: 欧李 番茄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 遗传转化 类胡萝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