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及诱变效应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草菇原生质体在筛选耐低温突变筛选的诱变效率,建立基于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产量及再生率的响应面模型,优化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体系。本研究以草菇V23为材料,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对参数菌龄、酶的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溶壁酶的浓度为1.71%,酶解温度为31.4℃,菌丝体菌龄为3.42 d,酶解时间为3.21 h,草菇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达到2.57×107个/m L;用1.84%的溶壁酶在31.2℃条件下对菌龄为3.68 d的菌丝体酶解3.38 h,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为14.1%。并利用紫外诱变和化学诱变技术对草菇原生质体进行了耐低温诱变初探,筛选获得5株抗冻能力提高的突变菌株。草菇V23原生质体产量和再生率的优化条件的建立,为提高草菇在遗传转化、基因组重排、基因编辑技术等后续分子遗传学操作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草菇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响应面分析法 诱变


关于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期刊发展模式的思考——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的期刊为例
《编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的7种农业科技期刊为例,分析了期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农业科研院所的期刊运营模式,提出了期刊发展的转型方案。


中药多糖及人血清中糖蛋白N-糖链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建立了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CE-LIF)检测中药多糖和人血清糖蛋白中N-糖链的分析方法。利用8-氨基芘-1,3,6-三磺酸钠(APTS)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结合CE分析,可在15 min内同时测定7种中性单糖。该方法应用于中药制剂和药物植物中单糖组成和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8.0%~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实用可靠,适合于监控中药制剂中糖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同时,基于毛细管凝胶电泳方法(CGE)建立了人血清中糖蛋白的N-糖链指纹图谱。利用中性涂层聚乙烯醇(PVA)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增加分离时间,实现了糖链异构体的有效分离。对5μL人血清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共分离得到17个组分。这为进一步研究复杂生物体系血清蛋白的糖基化变化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毛细管电泳 中药多糖 N-糖基化修饰 糖蛋白


沿海滩涂土壤大麦氮、磷、钾最佳施用量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沿海滩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匮乏,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大多来源于肥料,施肥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以大麦品种"花22"为试验材料,在上海崇明东滩沿海土壤上设置了大麦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施肥量与配比对大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生长对于氮肥的依赖性较大,多数生物学性状与施氮量显著相关;通过建立不同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方程,确定了沿海滩涂土壤上大麦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99.22、99.29、76.51 kg/hm~2。


甜瓜黄斑病毒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应用
《植物病理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将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该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本文通过多克隆抗体,建立了间接ELISA(ID-ELISA)、免疫捕获PCR(IC-RT-PCR)、Western blot及dot-ELISA的MYSV检测方法,以上各种方法均能特异的检测MYSV。检测结果表明:ID-ELISA方法检测效价大于1∶6 400;Western blot检测灵敏度达到1∶320(W/V,g·mL-1);Dot-ELISA检测灵敏度达到1∶80(W/V,g·mL-1),且用牙签等非实验室工具便能检测该病毒,能高效地应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MYSV 抗血清 免疫捕获PCR western blot 斑点ELISA


果子蔓属已知品种库的建立与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建立果子蔓已知品种数据库,了解国内市场上果子蔓品种的现状,为新品种选育提供指导,同时探讨已知品种数据库在新品种DUS测试中的应用。先后共收集了57个果子蔓品种,构建了这57个果子蔓已知品种数据库,分析38个DUS测试性状的变异系数,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对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子蔓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21%,平均变异系数为11%,表明果子蔓品种间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基础较狭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数量性状间均显著正相关。已知品种库的建立可为DUS测试提供支撑。


一株抑菌型地衣芽孢杆菌的快速分离与鉴定及其对4株耐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离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材料。[方法]通过热处理和抑菌板双重筛选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株。体外测定分离菌株发酵上清液对4株耐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到6株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分离菌株BB11的抑菌活性最强,对沙门氏菌C782和大肠杆菌K_(12)D_(31)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15.34和6.26 mm。染色镜检BB11菌为带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理化特性与芽孢杆菌相符。BB11菌的16S rRNA序列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CRC 15413序列的相似度在99%以上,gyr B基因序列与B.licheniformis BCRC 12826序列的相似度达到100%。BB11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具有多重耐药的致病性大肠杆菌K88、K99、987P和沙门氏菌C782均表现出较好的抑杀作用。[结论]分离到的地衣芽孢杆菌BB11具有用于开发多功能微生态制剂的潜能。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双重筛选 耐药致病菌 gyrB基因 16S rRNA


家畜精子耐冻性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精子耐冻性的个体间差异性在不同家畜均普遍存在,制约着家畜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家畜精子耐冻性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揭示家畜精子耐冻性机制提供参考。


猫须草对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讨论猫须草对蛋鸡热应激的缓解作用。180只42周龄新杨黑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0.1%猫须草提取物组和1%猫须草组3组,分析猫须草及其提取物添加对高温条件下蛋鸡体重、采食量、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时间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猫须草或0.1%猫须草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热应激蛋鸡产蛋率(P<0.05)、降低料蛋比(P<0.05),增加鸡蛋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和蛋壳强度(P<0.05),同时增加蛋鸡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0.1%提取物的改善效果优于猫须草粉末添加。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猫须草能有效缓解蛋鸡热应激,改善蛋鸡生产性能、提高鸡蛋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