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铵膦胁迫下小麦叶片转录组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小麦响应草铵膦胁迫下的关键基因,解析关键基因及其家族成员染色体分布、表达模式等,以冬小麦津农6 号为研究对象,喷施不同浓度的草铵膦,观察其药后表型;提取胁迫处理0,3,9 h的小麦叶片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关键基因并对其表达量、结构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分析发现草铵膦胁迫诱导TraesCS4A02G044000 基因上调表达,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位于小麦第4 同源基因A基因组.蛋白结构域分析可知,该基因编码蛋白存在1 个信号肽、1 个DUF568 结构域和1 个b561 结构域.此外,在该基因家族成员中挖掘出 12 个同时含有 DUF568 和 b561 结构域的基因,位于第 4,5,7 同源群,其中位于第 4 同源群 A、B、D 染色体的TraesCS4D02G265000、TraesCS4B02G265100 和TraesCS4A02G044000 基因在草铵膦胁迫诱导下显著上调表达,该3 个基因均编码细胞色素b561.编码细胞色素b561 的TraesCS4A02G044000 及其同源基因在草铵膦胁迫下显著上调,表明b561 在小麦受到草铵膦胁迫后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参与了草铵膦在小麦体内的代谢.


中国梨喀木虱成虫感器类型与分布特征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中国梨喀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的主要感受器类型和分布情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梨喀木虱夏型成虫触角、足及腹部末端的主要感器形态、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该虫主要有5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刚毛形感器;触角柄节具有少量刺形感器,鞭节着生长毛形感器和多数短毛形感器,其中第2、4、7、8亚鞭节各着生1个栓锥形感器;足部密布毛形感器及细小的锥形感器,其中跗节和前跗节有长毛形感器、刺形感器以及多数短毛形感器;雌虫和雄虫腹部末端密布长毛形感器。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中国智慧农业政策文本分析
《农业经济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智慧农业政策是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保障和重要支撑。基于政策工具与创新价值链两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以2011-2021年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智慧农业政策工具选择组合特点,提出优化措施建议。加强智慧农业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调性,加大供给型政策工具实施力度,优化环境型政策工具组合结构,提高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比例,注重政策工具在智慧农业产业链中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协同,完善责任监督。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潮土性状及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速生“绿秀”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空白对照(T1)、常规施肥(T2)、化肥优化施肥(T3)、替代15%有机无机配施(T4)、替代30%有机无机配施(T5)、替代15%氮(T6)、替代30%氮(T7)、替代30%磷(T8)、替代60%磷(T9)共9个处理,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潮土性状、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的有机肥替代量。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均得到显著提升,与对照相比,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8.80%,阳离子交换量提高了90.48%;土壤容重和水溶性盐分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除T8外,土壤的pH均高于化学优化施肥处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替代氮、磷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和常规施肥,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土壤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土壤速效养分方面,化学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83%、165.48%、59.30%,有机肥替代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氮、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而速效钾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增施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以T4处理小白菜产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增幅为34.3%,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幅8.06%,即有机肥替代15%有机无机配施经济效益较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主要指标综合评价,各处理得分最高为T7,最低为T1。综上,以T7综合处理效果最佳,兼顾了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和土壤良好理化性状,可作为区域叶菜推荐施肥技术方案。


天津市设施蔬菜土壤质量调查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天津市 10 个涉农区的设施蔬菜土壤(0~20 cm),分析了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有机质(SOM)、全盐(Salt)、pH 6 种土壤化学性质及Cd、Pb、As、Hg、Cr、Cu、Zn、Ni 8 种土壤重金属指标.研究发现AK、SOM、pH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区间差异显著;10 个区的平均SOM为 35.11 g/kg;平均Salt含量为 2.55‰;10 个区的土壤偏碱性,土壤平均pH为 7.91;土壤主要污染物为Cd,其余 7 种重金属均在风险筛选值范围内.Pearson分析发现,设施蔬菜土壤中Salt与土壤中的AN、AP、AK、SOM含量呈正相关,表明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盐渍化;土壤pH与AN、A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施用氮、磷肥可以酸化土壤.种植年限与 14 个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高强度水肥投入与种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土壤盐碱盐渍化程度、降低土壤pH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绿肥翻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玉米吸收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9个春油菜绿肥品种进行田间试验,连续翻压两年后,测定土壤和玉米子粒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研究比较不同春油菜绿肥品种翻压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玉米吸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油肥1804翻压后土壤全量铁、锰和锌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分别提高了9.31%、5.71%、9.97%,土壤有效态铁、锰、锌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分别提高37.31%、62.35%、73.99%;中油肥1907翻压后土壤全铜含量较春闲田CK处理显著提高了84.29%;中油肥1901翻压后较春闲田CK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子粒铁、锰、锌的吸收量及玉米产量和品质。不同春油菜绿肥品种翻压后土壤有效态铜含量、玉米子粒铜及锰含量与春闲田CK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春油菜中微量元素和土壤全量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微量元素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氮量、产量、可溶性糖、蛋白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华北地区种植并翻压中油肥1804、中油肥1901、中油肥1907能较好地提高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生物有效性及玉米产量和品质。


花椰菜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709份花椰菜自交系与骨干亲本,基于亲缘关系与22组农艺性状表型数据,筛选并构建了包含153个品系的核心种质资源集,占比21.58%。根据核心种质的表型变异数据,均值差异百分率为0、极差符合率大于80%以及较高的变异系数变化率等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构建的核心种质集的覆盖度与表型代表性良好。核心种质与全部种质之间的表型保留比分析、表型多样性指数t检验、不同性状均值t检验、主成分分析、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位点计数与分布统计等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核心种质资源的表型变异特征与遗传多样性,其能够有效代表709份花椰菜原始种质资源。


弓形虫ROPs DNA疫苗对小鼠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免疫保护作用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价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s)DNA疫苗对小鼠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免疫保护作用,试验将获取的 ROP5、ROP17 和 ROP18 基因分别与 pVAX1 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质粒 pVAX1-ROP5、pVAX1-ROP17 和pVAX1-ROP18.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A细胞中,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目的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将获得的重组质粒等摩尔比混合后通过腿部肌肉注射免疫小鼠作为混合疫苗组,同时设置空载体组及生理盐水组,免疫后检测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因子水平及T淋巴细胞分型,加强免疫后第 14 天对小鼠腹腔接种弓形虫RH株并观察其生存情况.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经 PCR 扩增、测序及双酶切验证,分别在 1 686,1 863,1 701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且无碱基增加、缺失和突变情况;重组质粒经Western-blot检测在62,68,63 ku处成功表达;与空载体组、生理盐水组相比,混合疫苗组血清IgG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IFN-γ和IL-6 细胞因子、CD4+ T淋巴细胞占比和CD4+/CD8+ 均极显著升高(P<0.01),免疫小鼠攻虫后的生存时间[(18.4±1.4)d]极显著延长(P<0.01).说明构建的弓形虫ROPs DNA疫苗pVAX1-ROP5/ROP17/ROP18 能够刺激小鼠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能增强小鼠抵抗弓形虫感染的能力.
关键词: 弓形虫 DNA疫苗 ROP5 ROP17 ROP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