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SSR标记快速检测甜瓜'天美55,种子纯度与真实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检测薄皮甜瓜'天美55,的种子纯度与真实性,本研究根据甜瓜基因组信息,设计了64对SSR引物,以'天美55'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进行筛选,发现其中6对在双亲材料中具有多态性差异,其后又从中选出4对特异性较强且条带清晰稳定的引物cm-27、cm-33、cm-73、cm-92.利用该4对引物对6份'天美55'F1代杂交种样品进行纯度检测,与田间检测结果相比较,两种方法结果偏差≤1.5%,说明4对引物稳定可靠,可用于'天美55'甜瓜杂交种的纯度检测;利用该4对引物对3份同类型品种进行检测,结果其中2对引物可以完全区分,2对引物可以部分区分,说明4对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用于'天美55'甜瓜杂交种的真实性鉴定.
关键词: 甜瓜(Cucumis melo L.) 纯度检测 真实性鉴定 SSR标记


不同浓度CO2对青稞气调储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白青稞储藏过程中易陈化、霉变、品质劣化等问题,以"藏青2000"青稞为试材,研究不同CO2浓度(20%,50%和80%)处理,于25±0.5℃气调贮藏100 d后,对白青稞储藏品质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CO2气调处理效果有效,且在储藏第100天时,80% CO2气调处理最佳,青稞整体视觉质量保持较好,L*值低至43.56,水分为6.97%,脂肪酸值为19.13 mg KOH/100 g,过氧化值为1.33 meq/kg,过氧化氢酶活力为58.85 mg H2O2/g,相对电导率为51.8%.试验结果说明高浓度CO2气调贮藏能抑制青稞呼吸作用,调控青稞储藏品质,延缓青稞籽粒劣变,保护青稞新鲜度,利于提高采后青稞耐储性能.
关键词: 青稞;气调储藏;高CO2;陈化;脂肪酸值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南美白对虾容易腐败变质及黑变等问题,延长其货架期,通过L9(34)正交试验,将银耳多糖、乳酸链球菌肽(Nisin)和溶菌酶3种生物保鲜剂进行复配,筛选出了0.6%银耳多糖、0.03%Nisin和0.05%溶菌酶为最佳配比.在贮藏期间通过对南美白对虾的感官评价、黑变评定、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色差以及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生物保鲜剂组在贮藏8 d时pH值仍小于7.60,TVB-N值未超过30 mg/100 g,菌落总数lg(CFU/g)值未超过6.0,TBA值维持在较低水平,白度值高于0.6%银耳多糖组和蒸馏水组,在感官评定和黑变评定中分数较高.与蒸馏水组相比,复合生物保鲜剂组的贮藏期延长了3d~4d.综上所述,复合生物保鲜剂能减缓南美白对虾的腐败变质和黑变,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基于电子鼻表征霉心病苹果特征气味及无损检测模型建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电子鼻检测技术对霉心病苹果的判别效果,以富士健康苹果和霉心病苹果为试材,基于SIMCA软件对采集的不同病变程度霉心病苹果的电子鼻信息进行表征,基于SPSS 23.0软件建立霉心病苹果Fisher函数、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muhilayer perceptron neural network,MLPNN)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健康果的特征传感器有W5C、W1C和W3C,重度果的特征传感器有W1S、W2S、W1W和W5S;MLPNN模型的判别效果最好,其对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总体预测判别率分别为88.61%和88.46%;RBFNN模型的判别效果次之,其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总体预测判别率分别为93.50%和80.95%;Fisher判别函数判别效果最差,其对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总体预测判别率分别为91.50%和79.27%.另外,3种判别模型对健康果和重度果都有很好的判别效果,对健康果和轻度果的判别效果不理想,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霉心病苹果;无损检测模型;电子鼻技术;化学计量学方法


鲜切莲藕防褐变剂配方优化及保鲜效果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得到鲜切莲藕最佳的复合防褐变剂配方,以柠檬酸、抗坏血酸、天冬氨酸质量分数为因素,褐变度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优化鲜切莲藕复合防褐变剂配方,在此基础上将处理后的鲜切莲藕置于冰箱中冷藏,研究优化防褐变剂对鲜切莲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响应值的显著性表现为:无水柠檬酸>抗坏血酸钙>L-天门冬氨酸,最佳防褐变剂配方为:1.0%无水柠檬酸+0.1%抗坏血酸钙+0.2%L-天门冬氨酸.与对照相比,优化防褐变剂处理可显著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并延缓还原糖的生成,抑制鲜切莲藕褐变,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对莲藕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褐变底物总酚含量的消耗和褐变相关酶活性上升.因此,优化防褐变剂(1.0%无水柠檬酸+0.1%抗坏血酸钙+0.2%L-天门冬氨酸)结合冷藏可较好地延缓褐变发生,延长贮藏时间达4d.
关键词: 鲜切莲藕;褐变;品质;冷藏


普通白菜新品种速俊228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速俊228是由2个自交不亲和系08N2小亮-3s和09JP50-2s配制而成的早熟普通白菜一代杂种.株型美观,生长速度快,夏秋季播种后30 d(天)左右可采收,株高23 cm左右,开展度25 cm左右;叶片绿色,叶柄宽平、浅绿色、无蜡粉,光泽度好;高抗病毒病、霜霉病,抗软腐病,抗热、耐湿性较强,适应性广,每667 m2产量4000 kg左右,全国各地夏秋季均可种植.
关键词: 普通白菜;速俊228;一代杂种


利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分析转基因大豆‘GE-J12’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品种‘GE-J12’的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以该转化体的外源插入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的序列、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为靶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引物探针特异性进行鉴定,同时以大豆内标基因Lectin为参照,建立微滴数字PCR拷贝数检测体系。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以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GE-J12’基因组DNA为模板才有扩增信号。以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外源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微滴数字PCR检测,转基因大豆‘GE-J12’的外源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在基因组上的插入拷贝数均值分别为0.99和1.01。同时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拷贝数均值为1.00,验证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为纯合子,因此鉴定该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的外源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上为单拷贝插入,同时与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一致。


利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分析转基因大豆'GE-J12'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品种'GE-J12,的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以该转化体的外源插入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的序列、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为靶序列,设计PCR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引物探针特异性进行鉴定,同时以大豆内标基因Lectin为参照,建立微滴数字PCR拷贝数检测体系.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以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GE-J12'基因组DNA为模板才有扩增信号.以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外源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微滴数字PCR检测,转基因大豆'GE-J12'的外源目的基因G2-EPSPS和GAT在基因组上的插入拷贝数均值分别为0.99和1.01.同时3'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拷贝数均值为1.00,验证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为纯合子,因此鉴定该单株转基因大豆'GE-J12'的外源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上为单拷贝插入,同时与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一致.


北方粳稻优化穗部性状和籼型血缘改良品质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入"十一五"以来,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为首的北方粳稻育种团队,以提高北方粳稻品质为主攻目标,以改良穗部性状为突破口,以调控籼型血缘为主要途径,在相关性状遗传与生理基础、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明确了直立穗型由一对显性基因EP1控制,表现穗节间缩短、枝梗数和穗粒数增多、着粒密度增大,在改善产量性状的同时影响外观和加工品质.研究发现,东北粳稻引进籼稻遗传背景,有利于提高产量潜力,但是对品质特别是食味品质带来负面效应.(2)首创水稻理想穗型概念,提出或改进颈穗弯曲度、穗型指数、维管束效率、一次枝梗效率、籼型频率等行之有效的选择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方优质高产粳稻理想穗型量化选择指标体系:颈穗弯曲度<40°、穗型指数>0.50、维管束效率≥0.75、一次枝梗效率≈1.0、一次枝梗数≥15、糙米率≥83%、整精米率≥68%、垩白粒率≤10%、食味值≥80;控制籼型频率在10%左右,有利于实现产量与品质特别是食味品质的协调统一.(3)系统总结归纳上述研究成果,创立了以优化穗部性状和籼型血缘为特色的北方粳稻品质改良理论与技术体系:选择优良籼粳交后代,以优质高产粳型种质资源进行回交或复交,通过定向选择优化籼型血缘提高食味品质,增加穗颈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选择二次枝梗上位优势型降低强弱势粒充实度差异,实现在保持产量水平基础上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同步改良.促进21世纪以来东北粳稻单产增加16.60%,面积增加96.88%,总产占全国的比例由9.51%提高到17.91%,实现了面积、单产和品质同步显著提升.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