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高压输电走廊用地复合利用模式与路径探析-基于"农业+生态"的视角

天津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提升廊下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地区经济效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借助文献综述法与案例研究法,探索高压输电走廊复合利用模式与价值实现路径,并对天津市某段高压输电走廊的廊下土地资源价值实现方案进行分析考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安全、效益、适宜”的原则下,将廊下土地资源整体区域规划为农地种植、生态草地、养殖池塘、生物塘和人工湿地的综合利用空间,此路径下的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本方案的实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廊下土地资源的闲置和荒废,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综上,综合考量高压线下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资源禀赋条件是廊下土地资源价值实现的前提,需在秉持安全、效益、适宜的原则基础上,遵循其复合利用方案和实施路径,以实现高压输电走廊用地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实践探索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高压输电走廊 农业复合 生态复合 价值实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猴头菇野生种质的采集及人工驯化栽培优良品种的筛选

中国食用菌 2024

摘要:从吉林长白山地区采集分离纯化得到了10株野生猴头菇菌株,通过ISSR亲缘关系比对,可分为6个不同品种,对这6个不同品种的野生猴头菇进行组织分离、纯化、人工栽培培养,观察和比较母种菌丝生长状态、子实体出菇的表型差异、畸形菇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综合比较获得的2株栽培性状较优的野生猴头菇菌株(菌株D和9-8),是人工驯化栽培的优良品种,极具开发潜力。

关键词: 猴头菇 野生种质 筛选 人工驯化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牦牛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录组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在牦牛特性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牦牛繁殖、高原适应性以及牦牛其他特性上的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发现了许多与特性相关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例如与牦牛杂交雄性不育相关的关键基因Gfra1、 CD9、 Fas、 cas鄄pase3等主要集中于精原细胞分化、精子发生、细胞凋亡等过程,与牦牛高原适应性相关的基因ARNT、 NFATC2、ATP7A、 DIAPH1等主要参与长链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加工、低氧调控、脂肪酸氧化和脂质分解代谢等过程,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牦牛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牦牛 转录组测序 杂交不育 高寒低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微型大白菜新品种'津娃娃560'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娃娃560’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YP19和CWP分别经多代自交后杂交育成的极早熟娃娃菜类型的大白菜杂交品种。植株外形美观,球形直筒叠抱,半直立,外叶深绿,球内叶黄色,球高约25 cm,直径约14 cm,单株净质量1.2~1.5 kg。春、秋早熟小型专用品种。全生育期约60~65 d,耐抽薹,对病毒病、霜霉病均具有较强抗性。

关键词: 大白菜 微型 杂交种 极早熟 耐抽薹 抗病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和风速愈伤处理对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皮薄易损,在收获时极易受到机械损伤,从而造成腐烂,严重影响其经济价值。为了探讨不同温度和风速梯度对采后甘薯愈伤的作用效果,在天津以烟薯25号为材料开展了采后甘薯愈伤贮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CK组(12℃)相比,33℃的愈伤处理可以更好地降低甘薯块根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纤维素酶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力,促进木质素合成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淀粉的积累。交互效应分析表明,温度相较于风速对甘薯块根愈伤的影响更大,对损伤的恢复和品质的形成都有着显著效果。其中,以23℃配合1 m/s风速和33℃配合2 m/s风速的愈伤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延缓甘薯块根的水分散失,维持营养品质,延长贮藏时间,为甘薯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完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 愈伤组织 温度 风速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氧应激结合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鲜食枸杞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24

摘要:为研究高氧应激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单独处理以及二者复合处理对鲜枸杞在(0±1)℃和相对湿度93%±3%环境下的贮藏保鲜效果。以‘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50%O2处理30 min、0.6μL/L 1-MCP熏蒸处理24 h及二者的复合处理,以不作任何处理的样品为对照,测定腐烂率、失重率、色泽、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氧应激结合1-MCP处理有效延缓了枸杞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果胶(SP)含量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上升;减缓了硬度、咀嚼性以及原果胶(PP)含量的下降;提高了CAT、POD和SOD活性;降低了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峰值并使峰值出现的时间推迟了5 d。高氧应激结合1-MCP处理有效减缓低温贮藏鲜枸杞果实营养品质的下降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为枸杞的保鲜和延长货架期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鲜食枸杞 贮藏品质 高氧 1-甲基环丙烯 复合保鲜 低温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桃品种在天津市的引种表现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筛选适宜天津市发展的特色早熟桃新品种,以中农金辉、中桃红玉、双喜红、晶玉和中油4号为试材,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JH202黄桃优系和本地早熟品种早艳进行对照,对其植物学性状、物候期、果实外观性状和果实重要内在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中油4号果实发育期最短,露地种植最早成熟,双喜红果实发育期最长,所有品种的成熟期均符合引种预期目标;果实外观品质方面,中桃红玉、JH202(CK1)和双喜红果形端正,两半部基本对称,果皮着色面积大,盖色均匀;果实内在品质方面,JH202(CK1)的平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可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口感浓甜多汁,香气浓郁;中桃红玉硬度较高,果个较大,可溶性固形物数值较高,固酸比适宜,香气较浓郁;晶玉和双喜红是2个油桃品种,口感甜酸适口,果实晚熟后柔软多汁,有香气。综上所述,JH202(CK1)和中桃红玉物候期适宜,果实品质优良,适合在本地进行推广。双喜红和晶玉风味浓甜、口感好,但硬度稍差,不适合长途运输,可作为本地采摘观光园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天津市 早熟桃 引种 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巨峰'葡萄果实采后质地劣变机理研究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4

摘要:为明确葡萄采后果实质地劣变机理,为果实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巨峰’葡萄为试材,于贮藏期内调查果实硬度、弹性、凝聚性、回复性、黏着性和咀嚼性等质地参数,以及细胞壁多糖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利用Pajek软件分析不同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探究果实采后劣变机理。结果发现,随着葡萄贮藏期的延长,果实硬度和黏着性明显下降,其他质构参数变化较小;果实可溶性果胶、ABA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以及乙烯生成速率逐渐上升,原果胶、纤维素和IAA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果实果胶甲酯酶(PME)活性在贮藏期间呈先降后升的趋势。Pajek分析发现,果实硬度、各细胞壁成分含量、细胞壁水解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均可以反映‘巨峰’葡萄果实贮藏期的变化,葡萄果实的果胶、原果胶和生长素含量,以及PG、β-Gal活性与果实硬度关系较为密切;原果胶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的口感,而口感的变化与贮藏时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乙烯生成速率不能直接反映‘巨峰’葡萄果实软硬程度变化。

关键词: 巨峰 质地 贮藏 相关性 Pajek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源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抑菌活性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

摘要:为研发品质优良的微生物制剂,分离、鉴定并筛选可作为饲用益生菌的芽孢杆菌菌种,本研究从天津市4家规模化养殖场采集畜禽粪便、饮水及土壤样本共22份,经培养、分离和纯化后,测定其抑菌活性,并对具有抑菌活性的分离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从22份样本中共分离出38株菌株,其中13株分离菌具有抑菌活性,经16S rDNA序列扩增及测序鉴定为芽孢杆菌,且对多数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可见本研究分离的13株芽孢杆菌安全性较好,具备作为饲用益生菌芽孢杆菌菌种的潜力。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微生物制剂 抑菌效果 药物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牛种质资源现状与保护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牛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中国牛种质资源的现状、种质特性研究进展、种质资源保护现状,重新梳理了我国牛种质资源的整体情况,介绍了近年来地方牛品种保护工作进展,以期为提高地方牛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牛遗传资源 种质特性 遗传多样性 保护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