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翘鳞香菇研究进展

食用菌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翘鳞香菇是新近开发的具有市场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本文综述了其栽培技术、固体发酵、深层培养、药理活性和生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翘鳞香菇 人工栽培 抗菌 免疫调节 生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什么选择“不规范”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规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基于3省9县331个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数据,对中国合作社"不规范"情况进行了甄别,并从激励相容视角剖析了异质性成员在不同服务功能下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解释了中国合作社普遍选择"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严格实行"依法的盈余分配"制度所需条件较为苛刻,致使现实中的合作社极少选择。对大多数合作社而言,"不规范"是合作社成员参与约束与激励约束下的现实理性选择。面对中国合作社发展面临约的束条件,对合作社的发展定位需要重新认识,借鉴我国台湾省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销班"并存的合作组织制度安排可能是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不规范 激励相容 利益联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田间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赣绿1号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采用剥查法和吸虫法,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南昌县调查了赣绿1号田间稻纵卷叶螟与二化螟的发生为害情况及其捕食性天敌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和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ricus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亲本9311水稻相比,在2012和2013年螟虫为害高峰期,赣绿1号田间稻纵卷叶螟百株虫量分别减少57.78头和27.78头,卷叶率分别降低20.46%和6.50%;二化螟百株虫量分别减少24.44头和152.22头,枯心/白穗率分别降低13.02%和14.20%。此外,赣绿1号与9311水稻田间拟环纹豹蛛和拟水狼蛛的种群动态趋势基本一致。研究表明,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赣绿1号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而对其捕食性天敌拟环纹豹蛛和拟水狼蛛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捕食性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可追溯猪肉为例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北京市、西安市消费者实地调查数据,以可追溯猪肉为例,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整体不高,只有32.68%的人知道可追溯食品,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比例更低,只有12.53%的人购买过;电视、网络、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可追溯食品相关信息的3种主要渠道。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整体较高,但对猪肉追溯信息发布方的整体信任度不高;信息源信任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消费信心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信息源信任通过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起到间接影响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行为的效果;收入水平、购买成员、购买场所、职业、地区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提出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并提高消费者追溯查询意识和习惯、规范追溯信息查询渠道并由政府发布追溯信息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源信任 消费信心 购买行为 可追溯猪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烫漂方式对香菇中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不同烫漂方式(微波烫漂、蒸汽烫漂和沸水烫漂)对香菇中多糖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总铁还原能力(FRAP)的方法测定香菇烫漂前后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含量为新鲜香菇>沸水处理>蒸汽处理>微波处理,四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香菇经烫漂后对羟基自由基无显著清除作用(p>0.05),对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差异较小;蒸汽烫漂显著增加了香菇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其FRAP值可达0.13 mmol/L,而沸水烫漂则显著降低了香菇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53.685%)及FRAP值(0.057 mmol/L)。

关键词: 烫漂 香菇 多糖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基和蔗糖对非洲菊增殖及其生长特性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非洲菊增殖培养效果,增强种苗质量,减少后代变异,在较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含量和蔗糖浓度对非洲菊增殖及生长特性的影响情况,并对不同处理后组培苗的增殖系数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含量为1/4MS~2MS的条件下,苗高、鲜质量、干质量、叶面面积和叶绿素总体上呈现出随培养基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不添加蔗糖,组培苗会停止生长直至死亡,当蔗糖浓度为1.5%~4.5%时,苗高、鲜质量、干质量、叶面面积和叶绿素总体呈现出随蔗糖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但其增殖系数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据此认为,非洲菊增殖苗培养的最佳条件分别是培养基含量为MS、蔗糖浓度为3%。

关键词: 非洲菊 增殖 培养基 蔗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氰氟草酯使用技术对双穗雀稗防除效果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氰氟草酯防除双穗雀稗的最佳使用技术,采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氰氟草酯在不同施药情况下对双穗雀稗的防除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对双穗雀稗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LD50为有效剂量26.15g/hm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株受药情况下,施用10%氰氟草酯乳油有效剂量90~270g/hm2对苗期至营养生长盛期双穗雀稗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防除效果接近100%。室内和田间不均匀施药试验结果表明,双穗雀稗喷施氰氟草酯部分防除效果较理想,未施药部分防除效果随着施药部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体来讲,施药不均匀是导致防除效果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施药均匀、全株施药的情况下,10%氰氟草酯乳油有效剂量90g/hm2对双穗雀稗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在不能保证均匀全株受药的情况下,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双穗雀稗的使用剂量应该提高到有效剂量270g/hm2。

关键词: 杂草防除 双穗雀稗 除草剂应用 氰氟草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与分子鉴定

园艺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对5–氟乳清酸(5-FOA)敏感的金针菇单核菌株‘DG1-1’作为供试菌株,对其原生质体采用功率为10 W的紫外光进行垂直距离15 cm照射12 s的诱变处理,利用含有5-FOA和尿嘧啶的筛选培养基筛选获得了3株稳定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NG1-65’、‘NG1-92’和‘NG1-95’。通过对尿嘧啶合成代谢路径中的pyrF和pyrG基因的分子检测发现,‘NG1-65’菌株的pyr F基因第39位和40位碱基之间插入T,‘NG1-92’菌株的pyrG基因第236位碱基T突变为C,‘NG1-95’菌株的pyrF基因第104位碱基C突变为T,这些插入突变和点突变可能导致基因编码的蛋白功能失去活性,产生尿嘧啶营养缺陷型。金针菇尿嘧啶缺陷型菌株可以为金针菇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提供材料。

关键词: 金针菇 尿嘧啶营养缺陷型 pyrF基因 pyrG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保护酶和免疫酶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讨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调控寄主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的生理机制。[方法]测定了淡足侧沟茧蜂寄生甜菜夜蛾后,寄主幼虫血淋巴中保护酶(SOD、CAT及POD)和免疫酶(PO和LSZ)活性的变化。[结果]寄生后连续5 d观察时间内,从寄生后第1天开始,寄主幼虫血淋巴中SOD活性就高于未寄生幼虫(对照),且在寄生后第4~5天达到显著水平;被寄生幼虫血淋巴中CAT活性始终高于对照幼虫,且在寄生后第1、第4~5天达到显著水平;同样,甜菜夜蛾被寄生后,其血淋巴中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幼虫,且在寄生后第1~2、第5天达显著水平;寄生后第1天,寄生与对照组酚氧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寄生后第2~5天均达到显著水平;较对照组,寄生后第1~2天,被寄生幼虫溶菌酶活性增加但无显著差异,而寄生后3~4d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揭示,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刺激了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的应激反应,诱导寄主体内SOD、CAT和POD活性明显上升,阻止寄生蜂成功寄生;同时,寄生蜂寄生诱导了寄主免疫酶(PO、LSZ)活性的变化,免疫酶活性的变化是寄主免疫系统对寄生蜂寄生的一种应急免疫反应。

关键词: 淡足侧沟茧蜂 甜菜夜蛾 寄生 血淋巴 保护酶 免疫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特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上海崇明岛选取15个不同规模的猪场、禽场和奶牛场,分别采集粪肥以及距离养殖场50 m内的地表水、土壤和相应的蔬菜样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氧氟沙星(OFL)、恩诺沙星(ENR)、环丙沙星(CIP)和诺氟沙星(NOR)4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分析,以了解目前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含量水平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崇明岛养殖场粪肥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范围为9.00~950μg·kg~(-1),平均值为144μg·kg~(-1),4种抗生素的检出率均在70%以上。周边地表水中氟喹诺酮总含量为2.8~477.5μg·L~(-1),平均值为86.8μg·L~(-1),ENR的检出率为66.7%,OFL、CIP和NOR的检出率均为100%。土壤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范围为19.1~802μg·kg~(-1),平均值为144μg·kg~(-1),OFL、ENR和CIP的检出率均为100%,NOR的检出率为90.9%。蔬菜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为ND~110μg·kg~(-1),平均值为21.9μg·kg~(-1)。OFL和CIP的检出率为73.3%,ENR和NOR的检出率为53.3%。养殖场周边环境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均值为粪肥>土壤>周边地表水>蔬菜。对同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养殖场周边不同环境介质中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OFL在粪肥与地表水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OFL、CIP、NOR在水样与蔬菜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养殖场 粪肥 地表水 土壤 蔬菜 氟喹诺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