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盐条件下拟穴青蟹幼蟹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变化研究
《海洋渔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低盐度养殖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氨基酸与脂肪酸的影响,分别对在盐度0、10(低盐)和盐度20养殖30 d后幼蟹肌肉和肝胰腺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总氨基酸(T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在肌肉中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盐度20>10>0(P<0.05),肝胰腺中为盐度10>0>20(P<0.05).低盐下肌肉中NEAA降低量、肝胰腺中NEAA增高量均大于必需氨基酸(EAA).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肌肉中含量由高到低为盐度0>10>20(P<0.05),肝胰腺中为盐度20>10>0(P<0.05).综合各盐度组两组织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总和得出,与盐度20组相比,盐度10组肌肉和肝胰腺中氨基酸总含量增加0.36%,脂肪酸总含量降低25.61%;盐度0组氨基酸总含量降低8.14%,脂肪酸总含量降低42.51%.综上所述,在本实验低盐条件下,拟穴青蟹肌肉和肝胰腺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和组成产生了显著变化,肌肉中氨基酸含量下降,而肝胰腺中氨基酸升高;盐度10、0下两组织中总脂肪酸的积累均大幅下降.盐度10组两组织中氨基酸含量总和增加,但脂肪酸含量总和降低;盐度0组两组织中总氨基酸、总脂肪酸均降低.


精制和除臭工艺对大黄鱼肝油品质影响分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大黄鱼肝粗制油的品质和去除不良风味,开发优质大黄鱼肝油产品,对大黄鱼肝粗提油采用4个过程精制(脱胶、脱酸、脱色、旋蒸脱臭)以及不同脱臭方法(旋蒸、固相吸附、脱臭液、绿茶多酚)处理,并对其处理后的理化性质、脂肪酸、感官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精制鱼肝油的酸价与粗鱼肝油相比降低了63.50%,碘值提高了1.19倍,过氧化值降低了39.02%,其理化性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优化效果明显,大黄鱼肝油的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2倍、多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1.71倍以及EPA、DHA含量增加了1.84倍。粗鱼肝油中油脂味、鱼腥味和酸味重,精制可以改善其风味。脱胶、脱酸对风味影响较小,脱色对风味有一定改善,但主要影响鱼肝油风味是脱臭工艺,6种脱臭方法均可以显著降低其油脂味、鱼腥味和酸味,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略有差异,但总体品质较为优质,均可保证其营养成分和功能特性。以GTP脱臭效果较佳,其对酸价无影响,碘值增加了1.12倍,过氧化值降低了37.8%,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EPA和DHA含量比粗油增加了1倍,使醛类物质如2,4-庚二烯醛、2,4-癸二烯醛减少了31.25%与56.88%,脱去3,5-辛二烯酮多达81.84%,1-辛烯-3-醇降低了52.76%,增加了具有青草味的己醛、壬醛,有效去除了油脂味和鱼腥味,产生愉悦的清香味,极大的改善了大黄鱼肝油的风味。该研究为大黄鱼肝开发,生产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且风味品质均佳的鱼肝油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绥芬河水系野生绒螯蟹体重分布及常规营养品质
《渔业科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绒螯蟹(Eriochieir sensu stricto)是高盐碱耐受性水产动物,然而随着绒螯蟹种质退化等原因,北方地区养殖绒螯蟹面临规格小、抗逆性差和病害频发等问题,开发利用新的土著绒螯蟹种质保证绒螯蟹产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团队于2020和2021年9月,在黑龙江省绥芬河水系用地笼捕捉野生绒螯蟹共计299只(雌体156只,雄体143只),统计绒螯蟹性成熟情况并分别计算不同体重绒螯蟹所占百分比,测量性成熟个体的甲壳长、甲壳宽,解剖取出肝胰腺和性腺,精刮肌肉,测定可食率、色泽及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绥芬河绒螯蟹雌体未性成熟比例显著低于性成熟比例(P<0.05),而雄体则相反.不论是雌体还是雄体,性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未性成熟个体(P<0.05).雌性成熟个体平均体重为(110.51±2.42)g,雄性则为(147.79±5.94)g.雌性成熟个体(≥100.00 g/只)的百分比为55.94%,雄性成熟个体(≥125.00 g/只)的百分比为60.00%.9月29日,雌体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均显著高于雄体,而出肉率(MY)和肥满度(CF)则显著低于雄体(P<0.05).雌体甲壳亮度值(L*)和黄度值(b*)均显著低于雄体(P<0.05).雌体性腺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雄体,而性腺中水分含量则显著低于雄体(P<0.05).综上所述,绥芬河绒螯蟹具有性成熟个体平均体重大且大规格个体百分比高等特点,卵巢和肌肉中粗蛋白与粗脂肪百分比较高,是一种重要的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物质来源.本研究结果为绥芬河水系野生绒螯蟹种质资源开发以及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半滑舌鳎"鳎优1号"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水产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善半滑舌鳎种质资源现状,本课题组以快速生长和抗哈维氏弧菌为主要目标性状,开展了连续四代家系选育.从第三代选育开始,利用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计算了半滑舌鳎抗哈维氏弧菌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并将GEBV和感染存活率都较高的家系作为抗病重点家系.在第三代选育中,筛选到12个重点家系,这些家系的平均感染存活率(85.4%)和平均GEBV(1.13)明显高于对照组(52.2%;0.27).在第四代选育中,筛选到的5个重点家系的平均感染存活率和平均GEBV分别为71.5%和0.24,而对照组的感染存活率和GEBV分别为30.1%和0.03.连续四代选育后,利用生长速率快和抗病力强的家系大规模繁育苗种,培育出我国首个半滑舌鳎新品种"鳎优1号"(新品种登记号:GS-01-005-2021).与未经选育的半滑舌鳎相比,"鳎优1号"抗哈维氏弧菌感染能力提高30.9%,18月龄体质量平均提高17.7%,养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5.7%.此外,"鳎优1号"苗种的生理雌鱼比例高达40%左右.半滑舌鳎新品种"鳎优1号"的成功培育为水产养殖业增添了良种,推动了半滑舌鳎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也为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在水产良种培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脊尾白虾EcER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ERR)是一种真核转录因子,与雌激素的效应有密切关系,参与生物体的能量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和性腺发育等生理过程。为了解ERR基因在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卵巢发育中的作用,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获得脊尾白虾EcERR基因的c DNA序列,该基因全长为2025 bp,包括5′非编码区241 bp,3′非编码区410bp,开放阅读框1374bp,编码457个氨基酸。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EcERR在脊尾白虾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卵巢组织的表达量最高(P<0.05);EcERR在卵裂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胚胎及幼体发育时期(P<0.05);EcERR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卵巢发育Ⅰ期的表达量最高;5-羟色胺浸泡后,实验组EcER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卵巢发育关键基因卵黄蛋白原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EcERR基因参与了脊尾白虾卵巢发育的调控,在脊尾白虾卵巢发育的早期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脊尾白虾 雌激素相关受体 卵巢发育 5-羟色胺 基因表达


长江鲟幼鱼的听觉阈值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室内噪声控制的方式模拟野外自然噪声环境,以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幼鱼为实验对象,使用TDT听觉测试系统,在100—500 Hz的刺激频率下,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AEP法)测定其听力阈值.结果显示,长江鲟的最敏感频率为300 Hz,声压为(133±0.5)dB,听力曲线呈"V"型,听觉阈值随着频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总体看,长江鲟听觉阈值较高,听力较弱,不能听到500 Hz以上的声音,其中,长江鲟的听觉阈值与湖鲟和匙吻鲟等鲟鱼类基本相似,但比长江中常见的淡水鱼类的听觉阈值高、听频范围窄.研究结果将为长江鲟的野外放归和种群重建提供重要基础资料,为评价涉渔工程建设运行对长江鱼类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鲤低氧适应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氧适应是水产养殖物种的重要性状,筛选用于改良低氧适应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候选基因有助于鱼类耐低氧品种选育。在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研究中,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广泛应用于性状相关标记和基因的发掘。本研究对鲤(Cyprinus carpio)养殖群体开展了低氧胁迫实验,选取了低氧敏感和低氧耐受的极端性状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鲤鱼250K高通量分型芯片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分型,经过数据质控后获得90个样本的87 222个多态性位点的分型结果。通过GWAS,筛选到4个低氧适应性状关联的位点:carp229220、carp195901、carp001519和carp063890,在关联位点附近注释到traf4等23个可能与低氧适应性状关联的候选基因;此外,还筛选到7个潜在关联的SNP位点。本研究初步获得了鲤低氧适应性状相关联的基因组区间,为后续效应基因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鲤 低氧适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芯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冰岛渔业现状与中冰渔业合作展望
《渔业信息与战略 》 2022
摘要:冰岛是全球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渔业国家之一,重视、仰赖海洋生态系统和可持续性捕捞.渔业是冰岛经济的支柱产业,水产品是冰岛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对冰岛捕捞渔业、养殖渔业、水产品进出口情况以及冰岛渔业管理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冰岛对中国的渔业出口情况;介绍了冰岛渔业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渔业管理部门的发展对策;展望了中国和冰岛未来在渔业方面的合作交流前景.中冰两国应加强北极科学研究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加强经贸往来,推动互惠合作;中国应学习冰岛渔业发展先进经验,推动渔业科技与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