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川陕哲罗鲑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效果分析

水产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测定了3月龄体质量(12.82±2.28)g、体长(10.22±0.73)cm川陕哲罗鲑体质量(Y)和体宽(X1)、眼间距(X2)、口裂宽(X3)、全长(X4)、体长(X5)、体高(X6)、吻长(X7)、头长(X8)、眼径(X9)、眼后头长(X10)、口裂长(X11)、尾柄长(X12)及尾柄高(X13)共13个形态性状,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影响其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川陕哲罗鲑体质量的变异范围最大,变异系数为17.78%,高于13个形态性状;除口裂长外,其余12个形态性状均与体质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通径分析筛选表明:影响川陕哲罗鲑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口裂宽、体宽、体高和尾柄长,其对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达0.969。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拟合出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为:Y=-14.110+8.190X1+18.345X3+1.630X6+2.290X12。本研究筛选出了决定3月龄川陕哲罗鲑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川陕哲罗鲑苗种培育中分池技术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丰富了川陕哲罗鲑保护生物学数据。

关键词: 川陕哲罗鲑 形态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F值南极磷虾小分子肽的制备优化及其对HepG2细胞影响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实验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首先通过单因素(料液比、加酶量、温度、时间)和正交试验优化双酶酶解工艺条件,并采用超滤、活性炭脱芳手段制备南极磷虾高F值小分子肽(Antarctic krill peptides with high-Fis-cher ratio,HF-AKP),然后采用CCK-8法观察HF-AKP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情况的影响,最后,通过流式细胞计数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HepG2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碱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17.5(g:mL),加酶量5.0%(质量分数),温度55℃,酶解6 h;复合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4.0%,酶解3 h.经双酶酶解的脱脂南极磷虾酶解液的水解度为(17.4±0.2)%,得到F值为2.4±0.2的小分子肽(Antarctic krill peptides,AKP,<5 kDa),再经活性炭脱芳处理得到F值为87.2±0.7的HF-AKP.HF-AKP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正向依赖性;此外,HF-AKP可使HepG2细胞生长阻滞于G0/G1期;其凋亡机制可能与Bax/Bcl-2蛋白表达比值增加,以及人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表达减少有关,推测HF-AKP可能有一定抗肿瘤功效.

关键词: 脱脂南极磷虾粉 双酶水解 高F值小分子肽 HepG2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蟹、罗氏沼虾混养模式研究进展

科学养鱼 2022

摘要:单一的虾、蟹养殖存在养殖风险大、水体利用率低、饵料系数高、池塘生态系统脆弱易富营养化等缺点。为克服上述缺点,水产科技工作者探究了多种河蟹、罗氏沼虾混养模式。本文对这些模式进行梳理和技术总结,以期为虾蟹生态混养模式的研发完善提供思路,推进虾蟹生态混养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助力虾蟹养殖业的生态、优质、高效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溶解氧适宜性评价

淡水渔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关于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溶解氧适宜性的评价系统,为普通养殖户提供更为科学的池塘溶解氧管理和调节指导,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面向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溶解氧浓度的适宜性分级及其分值,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荟萃分析,确定了不同适宜度等级的评价基准和评分方法.大口黑鲈池塘溶解氧适宜度等级及相应浓度范围确定为:最适期≥8.20 mg/L,正常期8.20~5.50 mg/L,影响期5.50~1.20 mg/L,危险期1.20~0.80 mg/L以及死亡期<0.80 mg/L.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养殖池塘 溶解氧 适宜性评价 评价基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氏拟乌贼纳精囊超显微结构

渔业科学进展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纳精囊进行超显微结构分析,并通过扫描电镜和投射电镜技术观察纳精囊中精子的形态构造.结果显示,莱氏拟乌贼口膜具有1个椭圆形的纳精囊,呈乳白色,交配后雌体的口膜内侧散布大量精子囊.纳精囊由囊壁组织、中心管腔和储精小囊组成,储精小囊数量较多,少数呈圆形或椭圆形,2个或多个储精小囊形成中心管腔,二者的囊腔中均分布大量精子.储精小囊和中心管腔由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排列紧密,其细胞核较大,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和囊泡等;中心管腔中精子大多排列紧密有序,精子头部朝向纤毛,鞭毛位于囊腔中间.莱氏拟乌贼的精子头部细长,由圆屋顶形的顶体和细长圆柱形的精核组成,线粒体距位于精核后端,尾部为细长鞭毛.研究表明,莱氏拟乌贼纳精囊具有储存精子的功能.其中,储精小囊的上皮细胞具备一定分泌功能,其分泌物质能吸引精子进入纳精囊.

关键词: 莱氏拟乌贼 纳精囊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评价大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蓝鳍金枪鱼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与风味物质,采用国标法和Flavorspace?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检测了其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及不同部位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种金枪鱼肌肉的水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部位肌肉水分含量为50.16~79.37 g/100 g,其中,蓝鳍金枪鱼肌肉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大目和黄鳍金枪鱼(P<0.05).蓝鳍金枪鱼背部蛋白含量最高,达24.70 g/100 g;蓝鳍金枪鱼腹部脂肪含量高达30.29 g/100 g.大目金枪鱼背部肌肉符合FAO/WHO标准,属于优质蛋白;而大目金枪鱼腹部肌肉、蓝鳍背部和腹部肌肉均接近于FAO/WHO标准,也是良好的蛋白源.三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三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共检出31种脂肪酸,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总量较高,二者总量占脂肪酸比例的27.61%~41.73%.共检测到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和烷烃及含氮化合物等4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蓝鳍金枪鱼中种类最多,大目金枪鱼最少;同一品种不同部位肌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三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主体风味各不相同;其中蓝鳍金枪鱼背部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腹部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风味更佳.本研究结果为三种金枪鱼不同部位肌肉的精准加工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金枪鱼 肌肉 氨基酸 脂肪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鲀毒鱼毒素检测及物种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鲀毒鱼引起的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中毒是中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河鲀毒素中毒发病迅速,至今尚无特效药,因此,通过检测TTX含量或鉴定携带TTX的物种可以更好地进行TTX中毒的风险分析、管理和控制.本文综述了鲀毒鱼TTX的检测技术以及鲀毒鱼物种鉴定的方法,以期能预警并减少鲀毒鱼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或在中毒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判断中毒原因以便于施救;此外,提出了对未来河鲀毒素检测技术、鲀毒鱼物种鉴定方法的展望.本文对预防河鲀中毒事件的发生以及合理利用河鲀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鲀毒鱼;河鲀毒素;检测;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中华蛸生长特性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的生长特性,在水温24.5~26.3℃的条件下,运用Gompertz、Logistic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中华蛸体质量和全长的生长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分析,对中华蛸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期50 d的养殖试验中,中华蛸存活率为81.67%,饲料系数为2.48,平均体质量由初始(107.52±32.31)g增长至(1779.40±361.56)g,平均全长由(21.57±3.46)cm增长至(71.44±4.84)cm,平均日增量33.44 g;胴背长与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为W=1.7303 L2M.5636,R2=0.9855,胴背长的增长快于体质量的增加速度;3种曲线模型都能较好地模拟中华蛸体质量和全长的生长曲线,Gompertz模型模拟体质量生长曲线效果最好,拟合度R2=0.994,拐点体质量为1454.08 g;Logistic模型模拟全长生长曲线最优,拟合度R2=0.996,拐点全长为44.08 cm;随着胴背长的增加,肥满度呈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小规格中华蛸工厂化养殖生长效果良好,生长速度较快,适合大规模人工养殖.

关键词: 中华蛸 工厂化养殖 生长 Gompertz Logistic Von Bertalanffy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CA-GAM的阿拉伯海公海鸢乌贼资源量空间分布预测模型研究

水产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科学预测鸢乌贼资源量的分布,更加合理开发和利用其资源,实验利用2017—2019年阿拉伯海公海灯光围网鸢乌贼生产数据,结合同期的盐度、温度、混合层厚度、海面高度异常、叶绿素a浓度、海表流速、经度和纬度数据构建了阿拉伯海鸢乌贼渔场的PCA-GAM预报模型。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会形成多重共线性,易造成模型过拟合,降低模型的预报能力。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降维技术,将环境数据转变成少数几个不相关但保留重要信息的主成分(PCs),将前8个PCs作为广义加性模型(GAM)的解释变量构建模型。利用交叉验证得到预报值和实际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经过ln(CPUE+1)变换]相关系数均值为0.532 7,回归模型斜率的均值为0.708 7,截断的均值为1.471 1。模型预报的鸢乌贼资源量分布和实际的CPUE[经过ln(CPUE+1)变换]在空间上重叠度较高,表明PCA-GAM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报阿拉伯海鸢乌贼资源量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鸢乌贼 广义加性模型(GAM) 主成分分析(PCA) 空间分布模型 阿拉伯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株鲑源嗜冷黄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由嗜冷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引起的细菌性冷水病是造成国内外鲑科鱼类养殖巨大经济损失的细菌性疾病之一。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临床分离的鲑源嗜冷黄杆菌的药敏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该菌引发疾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用药指导。【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1株嗜冷黄杆菌分离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进一步探讨其药物敏感性与时空分布和宿主的关联性。【结果】分离株普遍对链霉素、甲氧苄啶敏感性低,对利福平、呋喃唑酮等敏感;分离自黑龙江省的菌株对链霉素和甲氧苄啶的药物敏感性较低,MIC值分别达到32μg/mL(50%)和16μg/mL(75%);吉林省菌株对链霉素、甲氧苄啶的药物敏感性较低,分别达到32μg/mL(33.3%)和16μg/mL(66.7%)。白点鲑源、美洲红点鲑源和亚东鲑源分离株对链霉素和甲氧苄啶药物敏感性较低,MIC均达到16μg/mL以上;白点鲑源分离株对新霉素和氯霉素表现出较低的药物敏感性,美洲红点鲑源分离株则对甲砜霉素、氟甲喹和恶喹酸表现出较低的药物敏感性。【结论】2019—2020年我国东北地区临床分离的嗜冷黄杆菌分离株对氟甲喹、恶喹酸、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的敏感性均呈现升高趋势,建议选用恩诺沙星对嗜冷黄杆菌引起的细菌性冷水病进行防治。

关键词: 嗜冷黄杆菌 鲑科鱼类 药物敏感性 微量肉汤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