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草莓胶孢炭疽菌CFEM候选效应子的生物信息学鉴定及其侵染过程中的转录分析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原真菌通常分泌效应子到寄主组织中调控寄主的生理过程,从而有利于其侵染。CFEM(common in several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蛋白是真菌所独有的,且与致病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Pfam数据库对草莓胶孢炭疽菌全基因组进行搜索,鉴定获得22个CFEM蛋白。对CFEM蛋白的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和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有8个CFEM蛋白为分泌蛋白。对CFEM分泌蛋白在不同侵染阶段的转录情况进行转录组学及RT-PCR分析,结果显示8个CFEM蛋白在侵染后不同时期均有表达。其中,1个CFEM分泌蛋白于附着胞形成期特异表达,2个于活体寄生阶段特异表达,2个于死体寄生阶段特异表达。综合上述分析结果,预测这8个分泌蛋白可能为草莓胶孢炭疽菌的效应子。本研究为深入解析植物病原真菌CFEM效应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效应子 CFEM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保护剂添加与去除过程对猪卵母细胞的渗透损伤

制冷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卵母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低温保护剂的添加与去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此过程会对细胞造成致命的渗透损伤和毒性损伤。为了研究保护剂添加和去除联合过程对猪MII期细胞的损伤程度,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适合卵母细胞低温保护剂连续添加与去除的微流体装置,分别采用微流控线性法和传统的分步法加载和去除低温保护剂,分析了两种方法对卵母细胞的体积变化以及存活率与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流控线性法加载和去除低温保护剂时,卵母细胞的体积变化明显小于分步法;线性法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卵裂率、囊胚率分别为95.3%、64.4%、19.4%,都显著高于传统的分步法(79.4%、43.6%、9.7%)(P<0.05)。因此,微流体装置用于卵母细胞低温保护剂添加与去除是有效的,能够显著减小细胞的渗透损伤,为卵母细胞低温保存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低温保存 低温保护剂 渗透损伤 卵母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翠冠’梨大果型芽变的细胞学及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果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造成大果芽变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以‘翠冠’和表现出大果性状的芽变‘潘庄大翠冠’为材料,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进行基因组DNA序列差异分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潘庄大翠冠’的染色体倍性,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细胞学观察,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AFLP分析证实‘潘庄大翠冠’为‘翠冠’的大果芽变,果实内在品质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潘庄大翠冠’为二倍体,与‘翠冠’相同。‘潘庄大翠冠’梨的细胞分裂期从盛花期开始一直到花后24 d,较‘翠冠’长4 d,花后28 d时,果肉细胞层数显著多于‘翠冠’。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 D3,CYCD3)在‘潘庄大翠冠’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翠冠’。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CYCA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A1(cyclin-dependent kinase A1,CDKA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B2(cyclin-dependent kinase B2,CDKB2)等基因也有表达差异。【结论】‘潘庄大翠冠’确为‘翠冠’的大果芽变,其果实增大的机制并非染色体加倍,而是果实发育过程的细胞分裂期细胞的活跃增殖导致细胞分裂期的延长。

关键词: ‘翠冠’梨 大果型芽变 细胞数目 细胞大小 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虫草中核苷类成分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虫草中核苷类成分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胞苷酸、尿苷酸、尿嘧啶、鸟苷酸、肌苷酸、次黄嘌呤、尿苷、腺苷酸、胸腺嘧啶、腺嘌呤、2′-脱氧腺苷酸、肌苷、鸟苷、2′-脱氧鸟苷、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这19种核苷的方法。采用X select HSS T3 column(5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研究表明:19种核苷精密度RSD为0.11%~2.82%,稳定性RSD为0.22%~1.63%,保留时间RSD为0.14%~3.47%,重复性RSD为1.3%~5.2%,回收率为84.9%~108.3%,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采用该方法成功测定了多种虫草产品中核苷的质量分数。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蛹虫草 蝉花 核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蝉花菌株的分子鉴定及产透明质酸比较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准确鉴定收集的4株蝉花(Cordyceps cicadae)并比较其产透明质酸能力,利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蝉花菌株CC1502、CC1504、CC1601和CC1602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分析。结果表明:ITS序列不能区分4个蝉花菌株;随机引物AP-A20、AP-D18和AP-H18能够对4个菌株进行差异性扩增,获得RAPD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CC1504与其他3个菌株的遗传相似性最低,而菌株CC1601和CC1602的遗传相似性最高。液体发酵结果显示,菌株CC1502和CC1504能够产生透明质酸,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为最佳碳源和氮源。蝉花菌株CC1502产透明质酸的能力最强,产量可达2.45mg·mL~(-1),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蝉花 随机扩增多态性 液体发酵 透明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HSP17基因的合成与功能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葡萄HSP17基因(Vv HSP17)的功能,以过量表达Vv HSP17的转基因拟南芥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植株形态、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苯酚胁迫对植株形态和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且比较了不同基因型植株对苯酚吸收降解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转Vv HSP17基因拟南芥抗高温和苯酚胁迫的能力明显增强,逆境胁迫导致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少,丙二醛含量增幅较小,脯氨酸含量大幅升高,SOD酶活性较高,种子萌发率较高,处理液中苯酚残留量少。说明转Vv HSP17基因拟南芥对物理性高温胁迫和化学性苯酚胁迫都有较高的耐受性。

关键词: 葡萄 小分子热激蛋白 转基因 高温胁迫 苯酚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生长及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沪茄08-1’茄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叶面喷施50~200μmol·L-1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低温胁迫[(10±1)℃(昼)/(5±1)℃(夜)]下茄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明确外源MT在茄子幼苗抵御低温逆境方面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低温胁迫处理后,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显著增加。(2)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升高,而其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外源MT处理可有效增强低温胁迫条件下茄子幼苗叶片中SOD、POD、CAT、APX、GR、DHAR活性,提高AsA和GSH含量,增加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抑制其叶片MDA、O-·2及H2O2的积累。研究表明,外源MT主要通过增强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光合作用以及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缓低温胁迫的危害,提高茄子幼苗对低温胁迫的耐性。

关键词: 茄子幼苗 低温胁迫 褪黑素 光合作用 抗氧化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囊胚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囊胚中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观察冷冻-解冻后囊胚腔的恢复情况,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TUNEL法检测胚胎中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分析多种Caspase活性,以及qRT-PCR检测凋亡相关功能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冷冻-解冻后囊胚的囊胚腔恢复率(31.03%)和囊胚细胞数(31.81)与新鲜囊胚(100.00%和38.17)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冷冻后囊胚的线粒体膜电位(0.46)与新鲜囊胚(1.02)相比显著下降(P<0.05)。TUNEL凋亡染色后,冷冻囊胚中凋亡阳性细胞的比例(10.13%)显著高于新鲜囊胚(5.92%,P<0.05)。Caspase原位荧光染色结果表明,Pan-caspase、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冷冻-解冻囊胚的荧光强度值(20.65、20.60、17.58和19.88)均显著高于新鲜囊胚(7.41、6.46、5.47和6.32,P<0.05)。经qRT-PCR检测,冷冻组中Caspase-8、Caspase-9、TNF-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新鲜组(P<0.05),BCL-2、SOD-1的mRNA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新鲜组(P<0.05)。综上表明,玻璃化冷冻可造成猪孤雌激活囊胚线粒体功能下降,并在死亡受体和线粒体途径上共同介导囊胚内细胞凋亡的发生。

关键词: 孤雌激活胚胎 玻璃化冷冻 线粒体 凋亡 凋亡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蛋白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极磷虾蛋白作为一种生物资源量巨大的优质蛋白来源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南极磷虾蛋白的组成、制备、营养、安全与功能特性;介绍了南极磷虾蛋白及其衍生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南极磷虾蛋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蛋白质 制备 安全 功能特性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掌“粉冠军”愈伤再生及组织学观察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红掌的离体再生条件,本研究以红掌"粉冠军"无菌苗的根尖为外植体,对愈伤诱导、不定芽再生及植株生根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半薄切片技术对愈伤发生和分化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粉冠军"根尖置于培养基1/2 MS,添加0.2 mg/L噻苯隆(TDZ)和30 g/L蔗糖,黑暗下培养2个月后,外植体出愈率达到86%。将愈伤组织转接到MS基本培养基,同时添加1.0 mg/L吡效隆(CPPU)和25 g/L蔗糖,16 h/8 h光照周期条件下不定芽的分化率达到100%,发生数量平均为6.6个/块。将不定芽转接于添加0.5 mg/L吲哚丁酸(IBA)、0.4 g/L活性炭和25 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根系发育良好。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愈伤起源于根尖分生组织,而不定芽起源于愈伤表面组织。研究建立了红掌"粉冠军"的一种离体再生方法,并为红掌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掌 根尖 离体培养 愈伤 组织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