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品质番茄产业链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与实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研究,对于探寻适宜的农业生产策略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传统因素分析法,对高品质番茄产业链技术经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番茄生产成本产值率的一级指标是产量、价格、成本,以价格对成本产值率的影响指数最大;影响番茄生产成本产值率的二级指标是新销售方式、新技术、新品种,各二级指标对成本产值率的影响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生产规模和地域因素、番茄采后保鲜袋包装技术、番茄流通销售保鲜技术.此外,文章还构建了番茄产业链的有效技术经济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_2CO_3和NaHCO_3混合处理对猴樟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Na_2CO_3和NaHCO_3混合处理对猴樟幼苗养分吸收和根际环境养分有效性的影响,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技术,采用0、2、5、10 mmol·L~(-1) Na_2CO_3和NaHCO_3混合处理(n(Na_2CO_3)∶n(NaHCO_3)=1∶1),每7 d检测1次各处理营养液pH值、电导率(C_E)值、K~+质量浓度、Na~+质量浓度、有效铁质量浓度,NH~+_4-N质量浓度、NO~-_3-N质量浓度和有效磷质量浓度。结果表明:Na_2CO_3和NaHCO_3混合处理能提高猴樟水培营养液中的pH、C_E和Na~+质量浓度,降低有效铁质量浓度、NH~+_4-N质量浓度、NO~-_3-N质量浓度和有效磷质量浓度,但对K~+含量质量浓度不明显;2 mmol·L~(-1)Na_2CO_3和NaHCO_3混合处理在培养前期促进猴樟对NO~-_3-N和有效磷的吸收,培养过程中未明显抑制猴樟对K~+和有效铁的吸收,培养后期又促进猴樟幼苗对NH~+_4-N的吸收,仅有磷素因为有效性降低的原因而在培养后期的吸收量下降。5、10 mmol·L~(-1)Na_2CO_3和NaHCO_3混合处理抑制猴樟对有效磷、NH~+_4-N、NO~-_3-N和有效铁的吸收,K~+的吸收量在培养前期增加,在培养后期下降。HCO~-_3和CO■的含量提高是引起营养液中氮素、磷素和铁素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氮素和磷素可能与猴樟耐低浓度盐碱胁迫有关,K~+与猴樟幼苗耐高浓度盐碱胁迫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软米基因Wx-mp在部分粳稻品种资源中的分布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携带Wx-mp基因的水稻材料直链淀粉含量约为10%,其米饭柔软,富有弹性,深受市场欢迎。为探明该基因在水稻品种资源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加快该基因利用进程,本研究开发了该基因的功能标记,对我国南方243份粳稻品种资源进行了检测,发现26份品种资源携带Wx-mp基因,其中25份来源于江苏品种和育种中间材料,1份来源于上海;为验证标记检测的准确性,对26份材料进行了重测序,测序结果与标记检测结果完全吻合;对26份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测定,直链淀粉平均含量为9.2%,变异幅度3.3%,直链淀粉含量最低的品种为南粳505,含量为7.3%,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南粳46,含量为10.6%,以上结果表明,软米基因Wx-mp主要分布在江沪一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银对革兰氏阴性水产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及3种食品防腐剂,以分离自腐败淡水鱼中的4种特征性革兰氏阴性腐败细菌作为抑菌试验指示菌,在体外抑菌试验中比较抑菌性能,并研究纳米银对腐败菌细胞膜的作用.结果显示:纳米银具有良好的广谱抑菌活性,对4种革兰氏阴性水产腐败菌的生长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在0.3125~1.250 mg/mL范围,而3种市售防腐剂均无抑制活性.纳米银作用于腐败菌能破坏菌体细胞膜,使胞内蛋白质等紫外吸收物质及钾离子溶出,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纳米银 水产腐败菌 革兰氏阴性菌 抑菌活性 细胞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AP-Seq方法鉴定玉米胚乳特异表达转录因子O2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的结合位点
《科学通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Opaque2(O2)是一个调控玉米胚乳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为了揭示O2的转录调控网络,利用DAP-Seq技术挖掘其在全基因组范围上结合位点共检测到11385个位点.通过结合已报道RNA-Seq数据,本研究DAP-Seq共检测到317个O2直接结合并调控的靶基因,其中包括97个已报道ChIP-Seq检测靶基因以及220个DAP-Seq特异检测的靶基因.而基序(motif)富集分析显示, DAP-Seq检测O2结合317靶标基因与220个特异结合靶标基因所富集的基序均与已报道O2结合motif相同.另外, GO富集分析显示,与ChIP-Seq一致的O2靶基因主要参与zein蛋白合成及氨基酸代谢途径,而特异检测的O2靶标基因,除参与上述途径外,还主要参与糖代谢途径以及多个胁迫响应相关途径.本研究利用DAP-Seq技术进一步揭示了O2在胚乳发育过程发挥调控作用,该结果是对前人研究结果的验证和补充.
关键词: Opaque2 转录因子 DAP-Seq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调控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江苏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是中国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的高淀粉甘薯育种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六五",此后,各育种单位育成了一系列优良的淀粉型甘薯品种.为了使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选育更上一个台阶,本文通过对中国淀粉甘薯品种选育历程的回顾,阐述了不同时期淀粉型甘薯品种的选育目标及品种审定(鉴定)标准,论述了中国淀粉型甘薯品种的育种方法,总结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成就,着重分析了2003-2016年淀粉型甘薯育种进展,探讨了中国淀粉型甘薯育种思路和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氧还蛋白(AbGrx-1)对水稻干尖线虫在氧化胁迫下的保护作用
《中国水稻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 Grx)作为一种抗氧化酶,在通过清除多余活性氧来维持生物细胞氧化还原平衡、降低细胞膜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能在高温、渗透及氧化胁迫等多种逆境压力中存活.本研究旨在探究Grx在水稻干尖线虫抗氧化胁迫中的作用.[方法]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获得了一个水稻干尖线虫谷氧还蛋白基因AbGrx-1,进行了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q RT-PCR检测了AbGrx-1在线虫响应氧化和温度胁迫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AbGrx-1的重组蛋白,并分析了Ab Grx-1蛋白浸泡对水稻干尖线虫在氧化和高温胁迫下存活的影响.[结果]AbGrx-1基因全长包括90 bp的5'非翻译区(UTR)、321 bp的编码区和97 bp的3'UTR,开发阅读框(横跨91至411位)编码106个氨基酸.Ab Grx-1蛋白的第24至27位点具有谷氧还蛋白催化残基(CPYC),分别在第69至第72和第83至第86位点存在保守的谷胱甘肽结合位点RSVP和GGDD,归为Ⅰ类谷氧还蛋白.遗传进化树显示Ab Grx-1与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Grx亲缘关系最近,位于同一进化分支.AbGrx-1在H2O2处理和12℃下时显著上调表达,但在0℃, 4℃, 37℃和45℃极端温度中下调表达.高浓度H2O2和高温导致水稻干尖线虫死亡率增加,Ab Grx-1重组蛋白能显著提高暴露于高浓度H2O2中线虫的存活率,但不影响高温下线虫的存活率.[结论]Ab Grx-1参与调控水稻干尖线虫的抗氧化免疫反应,在抵抗氧化损伤、维持线虫生存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关键词: 水稻干尖线虫 谷氧还蛋白 基因克隆 重组蛋白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土壤中18种多氯联苯
《分析科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测定土壤中18种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正己烷(1∶1,V/V)超声提取,通过甲苯置换后,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为吸附剂,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丰度比定性,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MWCNTs-COOH用于土壤样品净化效果好,0.02 g MWCNTs-COOH能够有效除去基质中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18种待测物在5~5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8;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0.1%~111.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15.3%,检出限为0.5~1.4μg/kg,定量限为1.6~4.4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溶剂用量少、净化效果好,可以用于土壤中18种多氯联苯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土壤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分散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嵌合布鲁菌BCSP31病毒样颗粒的免疫效果评价
《中国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城疫病毒样颗粒已开发成一种高效递送外源蛋白的载体平台。本研究在小鼠模型中开展了嵌合布鲁菌BCSP31病毒样颗粒(BCSP31-cVLPs)免疫原性及其保护效力评价。体内试验数据表明,BCSP31-cVLPs能有效激活脾脏中树突状细胞,进而促进初始型CD3~+CD4~+ T的活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结果表明,BCSP31-cVLPs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重组BCSP3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BCSP31-cVLPs可激活T细胞并使其分化。攻毒结果表明,BCSP31-cVLPs具有与疫苗株M5相当的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为新型布鲁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并扩展了新城疫病毒样颗粒疫苗载体平台的应用。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样颗粒 布鲁菌 BCSP31蛋白 树突状细胞 免疫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在农业领域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沼液目前已逐渐成为农业种植领域炙手可热的新型有机肥料和研究热点,不管是对作物本身,还是土壤的修复机制或大气、水环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沼液肥用的方式亦多种多样,包括液体喷施和根部施肥等;同时在浸种和生物农药领域沼液应用覆盖面较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用.无可避免地,沼液肥用过程利弊共存,一些在沼液实际应用中尚需注意和无法忽视的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商榷,以真正意义上达到一个最终和谐安全高效使用的原则,从而保障沼液这一经济肥源切实做到效益最大化.因此,作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源调查统计,概述了沼液农用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取得成果、环境效益评价及存在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沼液今后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方向及预期成效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沼液在农业领域的全面普遍化和安全稳定化发展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