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葫芦新品种‘盛玉307’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盛玉307’是以‘DL-01’为母本,‘05-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西葫芦新品种。植株长势强,不早衰,叶片大、缺刻小;瓜条顺直,皮色翠绿且有光泽,长约21.4cm,粗约7.2cm,单瓜平均质量350g,商品性好;抗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宜在山西省早春日光温室、露地及秋延后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鲜树莓为原料,研究了树莓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比较了干燥时间、干燥室真空度及加热板温度对冻干树莓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树莓的真空冷冻干燥最优工艺参数为干燥时间3.5 h,干燥室真空度70 Pa,加热板温度70℃,在此试验条件下可得到色、香、味俱佳的树莓冻干制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玉米产量、效益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旱作农田,从1992年秋季开始至2011年,进行了连续19年的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春玉米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秸秆不还田(CK)、长期秸秆覆盖还田(SM)、秸秆粉碎直接还田(SC)、秸秆养畜粪肥还田(CM)对玉米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19年累计增产13.43~24.28t/hm^2,增产幅度11.57%~20.92%,纯效益增加了12831~18171yuam/hm^2;2)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增加土壤贮水总量、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秸秆养畜粪肥还田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及秸秆覆盖还田的保水效果最为明显.不同的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也存在较大影响,正常降水年型玉米产量最高,偏旱年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丰水年份和偏丰年份应当注意减少降水的无效耗散,秸秆覆盖还田在偏旱年份的增产效果尤为突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果实裂果的组织结构及水势变化的原因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壶瓶枣发育过程中果皮组织结构和水势变化,完善枣裂果机理研究。【方法】以易裂品种——壶瓶枣(Ziziphus jujube Mill.cv.Huping)为试材,跟踪果实发育进程,分别采用石蜡切片、TUNEL细胞凋亡检测及常规生理生化技术,探讨果皮中细胞壁组成成分和解剖结构变化及细胞凋亡与裂果的关系。【结果】壶瓶枣裂果主要发生在半红期至全红期,而幼果期和膨大期不发生裂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原果胶、纤维素含量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逐渐下降,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大。石蜡切片结果表明,果皮解剖结构随果实发育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半红期表皮和皮下层细胞明显皱缩。TUNEL检测表明,半红期和全红期果皮细胞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壶瓶枣果肉吸水能力明显强于果皮,且在不同部位果肉之间存在水势梯度,形成了"外界—果皮—果肉"水分渗透系统。【结论】半红期壶瓶枣果皮细胞发生凋亡甚至死亡,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大;果皮外部自由水分在水势梯度的驱动下,大量进入果肉中,引起果肉细胞膨胀而导致裂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纪要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七届世界核桃大会于2013年7月20—23日在山西省汾阳市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由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吕梁市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省汾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山西省林业厅、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支持,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协办。大会的主题词是:健康、生态、绿色、共享;大会的目标是促进核桃产业发展,繁荣城市建设,造福人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FP观察的花粉介导植物转基因方法的细胞学研究
《植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粉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方法不需要组织培养过程,且操作简便易行。为明确该方法的细胞学基础,以离体玉米(Zea mays)郑单958花粉为材料,在超声波作用下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与花粉共处理,对处理过的花粉进行体外培养及人工授粉,并利用荧光显微镜对GFP基因在玉米花粉粒、花粉管及胚中的表达进行示踪观察。结果表明:处理组和对照组均有部分花粉粒呈强烈的绿色荧光,因此通过观察花粉粒荧光来确定GFP基因是否表达不可靠;处理组花粉管较对照呈现强烈的绿色荧光;GFP基因在玉米胚中表达可以作为鉴定转化体的证据。该实验首次利用荧光观察为花粉介导植物转基因方法提供了可视的细胞学证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薯大小对脱毒甘薯出苗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确定脱毒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育苗时适宜的种薯大小。[方法]设1个对照和13个处理,其中对照为混装(50~500 g种薯占重量的85%,500~700 g为15%),13个处理的种薯重量分别为50~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301~350、351~400、401~450、451~500、501~550、551~600、601~650、651~700 g。[结果]种薯大小对出苗数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50~200 g薯块出苗最多,较对照差异显著,50~100 g薯块薯苗茎细且鲜重小,均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200~300 g薯块采苗数虽和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是与100~200 g薯块采苗数量和质量相差不大。[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对于脱毒忻薯2号,在生产上100~300 g薯块作为种薯育苗比较适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IMMYT 14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杂交利用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拓宽和丰富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在大田对国外引进的145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基本属弱春性类型。在山西南部麦区,可推迟播期于10月下旬种植,作为育种材料利用。主要农艺性状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5.7%、16.03%、12.23%和23.96%,多数材料籽粒综合品质较好,尤其面筋品质好,筋力强。这些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株高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5032和0.4178,达极显著水平,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综合3年试验结果,筛选出产量超过3750 kg/hm2有32份,鉴选出8个组合的相应强筋力品系和35个综合性状表现较优异品系,其突出优异性状表现植株穗大,小穗结实好,穗粒多,可作为小麦育种的重点种质材料利用。通过播期调节花期,利用CIMMYT材料合理杂交配组,已选育至F3代、BC2F1代和BC1F1代,有望育成优质大穗丰产抗旱创新材料及新品系。
关键词: CIMMYT小麦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种质资源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萎蔫综合症的命名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萎蔫综合症已成为常态化发生的棉花病害,已成为没有具体对象的泛指而非专用名字。详细阐述了将"棉花萎蔫综合症"命名为"棉花生理萎蔫病"的原因,建议将"棉花萎蔫综合症"命名为"棉花生理萎蔫病"(Wilt disease of cotton rhysiologica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