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肥耦合对设施番茄土壤水分、养分运移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寻滴灌水肥耦合条件下温室水果番茄优质高效的最优水肥组合。【方法】设置灌水量和施肥量2因素3水平共9个处理,灌水量分别为W1(当地常规滴灌水量,4 800 m~3/hm~2)、W2(75%W1,3 600 m~3/hm~2)、W3(50%W1,2 400 m~3/hm~2),施肥量分别为F1(高肥,7 200 kg/hm~2)、F2(中肥70%F1,5 040 kg/hm~2)、F3(低肥40%F1,2 880 kg/hm~2),分析水肥耦合对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及养分影响。【结果】施肥水平与灌水量交互效应对番茄水肥耦合的产量、土壤水分及养分产生显著影响。与W1F1处理相比,W2F2、W3F2处理产量降低16.26%和6.54%,但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1.62%和66.56%。各处理0~20 cm土壤质量含水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波动递减趋势,变化范围在13.33%~24.53%之间;土壤剖面水分空间分布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减少在距离地面60 cm处出现水分聚集区,W2F2、W3F2处理平均土壤质量含水率为16.53%和16.84%。各处理土壤有机质量及速效养分生育后期较生长中期累积明显,相同灌水量下,根层土壤有机质及速效磷、速效钾量变化基本一致,均呈随施肥量的减少而减少变化趋势;相同施肥量下,适度减少灌水量有利于降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向深层迁移,显著提高根区土壤养分。【结论】灌水量在2 400~3 600 m~3/hm~2之间,施肥量为5 040 kg/hm~2(液体有机肥3 600 kg/hm~2、大量元素水溶肥1 440 kg/h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同时有效提高根层养分量,降低养分淋失风险。


马铃薯StKNOX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KNOX基因是一类转录调控因子,其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为了探讨同源异型盒(KNOX)基因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块茎发育中的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1个KNOX同源基因,且根据属性情况命名为StKNOX1,其属于KNOX家族I类蛋白,编码含344个氨基酸的蛋白,包含KNOX1、KNOX2、ELK等结构域。根据相关生物信息研究结果,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番茄中KNOX1的一致性最高(93.7%)。StKNOX1基因在马铃薯的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在根和块茎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马铃薯生物技术育种提供基因资源。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长经营效果——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水土保持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经营效果,为科学合理经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效益和投入成本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查阅档案资料、访谈和野外调查方法,对泾河流域上游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主要华北落叶松在传统森林经营和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投入成本和林分生长效果开展调查,以投入成本、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1 hm~2蓄积量、每1 hm~2地上生物量为衡量指标,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定量地对其林木生长效果进行综合比较与评价。[结果]不同森林经营模式下林木生长效果差异明显,其中近自然森林经营中黄家沟和叠叠沟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每1 hm~2蓄积量、每1 hm~2地上生物量均高于传统森林经营的其他5个点林分。固原市原州区不同经营模式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生长效果差异明显(p<0.05),不同立地林分生长效果由强到弱排序为黄家沟(0.995 8)>叠叠沟(0.628 8)>青石峡(0.224 6)>红庄梁(0.222 7)>马东山(0.159 8)>程儿山(0.048 6)>隆德沟(0)。[结论]传统森林经营模式的林分生长效果较差,实施多功能近自然森林抚育经营有利于培育大径材加速森林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林分生长 华北落叶松林 隶属函数值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宁夏春小麦种质资源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淀粉糊化特性优异的春小麦种质,利用快速黏度仪(RVA)分析了299份宁夏春小麦种质资源的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除峰值时间外,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反弹值、最终黏度变异范围较大.峰值黏度和稀懈值均高于宁春4号(对照)的品种(系)有91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30.4%.其中峰值黏度高于3000 cP,稀懈值高于300 cP的品种(系)有39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13%,在地方品种、审定品种、引进品种(系)、自育品系中分布比例为63.6%、28.9%、16.7%、7.4%.宁夏春小麦种质资源淀粉糊化特性遗传变异广泛,筛选出淀粉品质优异种质39份,在引进品系和自育品系中,具有高峰值黏度和稀懈值的材料相对缺乏,今后育种应兼顾蛋白质品质和淀粉品质协调改良.


转色期喷施尿素对酿酒葡萄生理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累积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氮肥施用不合理引发的酿酒葡萄成熟过快、浆果中酵母可同化氮含量不足导致发酵终止等问题,探究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尿素对酿酒葡萄光能利用、生理抗性、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0‰、1‰、1.5‰、2‰、2.5‰、3‰、3.5‰浓度的尿素3次,测定酿酒葡萄生理、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等相关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在酿酒葡萄转色期,适量的叶面补氮能显著改善酿酒葡萄浆果品质,且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酿酒葡萄叶片光合效率、生理及浆果品质等指标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2.0‰浓度喷施下,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超氧歧化酶、单宁含量的效果最佳,较对照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6.10%、38.46%、14.65%和19.51%。而喷施2.5‰浓度能显著提高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叶绿素、过氧化氢酶、穗长、粒径、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花色苷、总酚和酵母可同化氮,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54.53%、26.32%、13.66%、264.61%、20.99%、44.47%、42.55%、4.50%、3.18%、108.13%、33.71%和54.85%。喷施3.5‰浓度显著提高叶面积、脯氨酸、丙二醛,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30.80%、156.21%和48.04%。【结论】在酿酒葡萄转色期叶面喷施2.5‰浓度的尿素能显著增加叶片光合利用效率,增强酿酒葡萄叶片生理抗性,提高浆果品质及酵母可同化氮,改善酿酒葡萄浆果品质,进而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酿造优质葡萄酒提供优质葡萄原料。


不同诱虫色板及悬挂方式对紫花苜蓿田牧草盲蝽的诱集效果
《草地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诱虫板对紫花苜蓿田(Medicago sativa L.)中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 Linnaeus)的诱集作用,本研究分别于2021和2022年,在生长期苜蓿田设置8种不同颜色诱虫板、20 cm和50 cm两个不同悬挂高度、田间边缘和中央两个不同挂板地段和每日早上(7:00—11:00)、中午(11:00—15:00)、下午(15:00—19:00)及晚上(19:00—次日7:00)4个不同挂板时段,调查不同诱虫板及悬挂方式对牧草盲蝽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两年中牧草盲蝽均对绿色诱虫板趋性最强,试验期间每5 d的平均诱集量分别为9.41头·板-1和10.79头·板-1,显著高于其他7种色板(P<0.05);绿色诱虫板悬挂高度在50 cm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20 cm处(P<0.05);在田间边缘地段较中央地段诱虫板的诱集效果好(P<0.05);在每日监测的4个时段内,下午时段诱集到的虫量最多;5月下旬和6月下旬牧草盲蝽为害达到高峰,第二茬苜蓿及前两茬苜蓿现蕾期诱集到的牧草盲蝽数量最多。


银川地区肉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银川地区肉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种类及其常用治疗药物的耐药性情况,采集50份患子宫内膜炎肉牛的子宫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与16S rRNA鉴定,并对分离所得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36%,链球菌检出率为28%,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10%,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7%。该16S rRNA序列与NCBI公布的菌株序列同源性大于98%。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唑啉、米诺环素、头孢他啶高度敏感,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完全敏感,蜡样芽孢杆菌对头孢唑啉、链霉素、米诺环素敏感,产气荚膜梭菌对头孢噻肟敏感。由此可见,分离出的病原菌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的耐药情况,仅对少数药物敏感。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玉米及其产品中11种生物毒素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建立玉米籽粒中11种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用体积分数80%乙腈提取,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 1.8μm)分离,以体积分数0.1%甲酸甲醇-5 mmol/L乙酸铵体积分数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正、负离子模式下,多重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外标法定量。11种生物毒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99 5,定量限均小于0.001 mg/kg。在0.001~2.0 mg/kg添加水平下,每个添加水平做5个重复,平均回收率为72%~88%,相对标准偏差在0.8%~13.4%。该方法测定玉米籽粒中11种生物毒素定量准确,快速高效,具备较强实用性。
关键词: 玉米 玉米产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生物毒素 快速检测


酵母多糖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代谢物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酵母多糖对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代谢物的影响.选择16月龄、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育肥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试验1组)、10(试验2组)和15 g/(d·头)(试验3组)酵母多糖.预试期10 d,正试期94 d(试验前期50 d,试验后期44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酵母多糖促进了育肥牛生长,其中试验3组育肥牛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料重比(F/G)最低;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育肥牛养殖利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11.72、552.72和964.44元/头.2)饲粮添加酵母多糖改善了育肥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其中试验3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较其他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和试验1组显著降低(P<0.05).3)饲粮添加酵母多糖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育肥牛血清共筛选出1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试验组乳糖含量均显著下调(P<0.05);饲粮添加10~15 g/(d·头)酵母多糖引起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味觉传导、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半乳糖代谢通路.由此可见,饲粮添加10~15 g/(d·头)酵母多糖提高了育肥牛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乳糖可能是酵母多糖参与调控育肥牛代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中,以添加15 g/(d·头)时育肥牛增重最快,F/G最低,经济效益最高.


蓟马的分子鉴定和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蓟马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昆虫,形态学特征观察困难,种内遗传多样性高,且部分害虫类蓟马寄主广泛,繁殖能力强,为害严重,已成为重要的农林类害虫.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蓟马进行物种鉴定,可以解决传统形态学鉴定困难、局限性较大等问题,能提高物种鉴定的效率与准确性.目前,关于蓟马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研究较多,其中,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oxidase I,COI)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技术被广泛用于蓟马的快速准确鉴定、属内近缘种的区分及不同品系或生物型的鉴别.此外,开展蓟马类害虫种群遗传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其遗传分化、适应性、入侵来源和扩散路径,还可为制订合理有效的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多种蓟马的种群遗传学研究表明地理隔离、寄主植物和微生物等因素影响其种内和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蓟马的DNA条形码鉴定与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对目前蓟马物种鉴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