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滩羊C1H3orf33和CNV14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生长性状的关联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旨在研究C3orf33同源基因(C1H3orf33)和拷贝数14基因(CNV14)拷贝数变异对滩羊生长性状的影响,采用CNVplex检测试剂盒对宁夏地区150只滩羊1号染色体C3orf33同源基因(C1H3orf33)的拷贝数变异(CNV)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C1H3orf33基因CNV与滩羊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显著相关,CNV14区域与体重、体高和体长显著相关,系统进化树显示,C1H3orf33基因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同源基因高度相似,说明C1H3orf33基因可能在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CNV14区域可能是绵羊育种中标记辅助选择(MAS)的候选位点。
关键词: 滩羊 C1H3orf33 CNV14 拷贝数变异 生长性状


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应用生态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利用人工控制的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自然降水(T0)、自然降水减少50%(T1)、自然降水减少25%(T2)、自然降水增加25%(T3)、自然降水增加50%(T4)5个处理,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了不同降水增、减强度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的5个降水量下,T4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与T0处理间差异显著;细菌优势类群中绿弯菌门和真菌稀有类群的壶菌门相对丰度对降水变化敏感。冗余分析表明,环境因子能分别解释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总变异的92.8%和87.4%。降水和土壤pH是影响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一方面对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产生极显著的直接正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土壤水分改变pH,进而对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植物群落生物量和丰富度及土壤pH是影响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对土壤真菌群落变化未产生直接效应,但其能通过影响植物群落生物量、土壤pH对真菌群落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机制。
关键词: 降水变化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丰富度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结构方程模型


长途运输影响安格斯育肥牛肝脏功能关键基因的筛选
《中国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长途运输对育肥牛体重、屠宰率及肝脏mRNA表达谱的影响,筛选长途运输影响肝脏功能的关键基因。【方法】选用体重相近的安格斯育肥公牛22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头就地屠宰,试验组13头经长途运输后屠宰,观察长途运输对体重和屠宰率的影响;此外,两组分别采集3头体重相近牛的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长途运输后牛活体重降低4.5%,屠宰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NA-Seq结果发现,长途运输组肝脏组织有182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91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182个上调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刺激反应的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和氧化还原酶活性,以及cAMP、MAPK和长寿调控通路等,与能量代谢及肝细胞损伤密切相关。根据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与育肥牛长途运输后肝脏能量代谢变化、肝脏细胞损伤及损伤后适应性保护机制密切相关的基因:ACOX3、FOS、HSPA1A、HSPA6。【结论】安格斯育肥牛经长途运输后,活体重较运输前降低4.5%,筛选得到4个长途运输影响安格斯育肥牛肝脏功能的关键基因:ACOX3、FOS、HSPA1A与HSPA6。研究结果为今后肉牛运输应激发生机理、预防和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秸秆还田对银北盐碱地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粉碎玉米秸秆对银北盐碱地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提升效果,于2016-2021 年建立5a 连续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定位试验,以未还田为对照,分别设置1/3 全量还田(3 000 kg·hm-2)、2/3 全量还田(6 000 kg·hm-2)、全量还田(9 000 kg·hm-2)处理,分析不同还田量下土壤肥力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相比未还田处理,秸秆还田处理虽降低0~20 cm土层含水量,但能显著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且降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其中,还田量9 000 kg·hm-2 处理相比未还田处理显著降低土壤全盐含量15.06%,增加有机质14.06%,增加全氮50.82%及微生物量氮71.75%.酶活性在秸秆还田措施下均明显提升,但各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基于16s rDNA测序发现,相比未还田处理,秸秆还田增加不同分类水平下的OTU数,还田量9 000 kg·hm-2 处理显著增加Chao1、Simpson指数以及优势菌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相关性发现,土壤微生物量氮、土壤含水量与群落结构组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之,秸秆还田有利于改善盐碱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氮含量,抑制盐分表聚,提升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


自拟中药复方制剂对患子宫内膜炎肉母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和繁殖激素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拟配制中药复方制剂,探讨该方对患子宫内膜炎肉母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和繁殖激素等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产后患有子宫内膜炎肉母牛,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复方制剂低、中和高3个剂量组.试验组每天分别灌服400 g/头、500 g/头、600 g/头剂量的中药复方制剂,连续给药14 d.试验结束后尾静脉采集血液样本,预处理后对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凋亡率、血清中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和生殖激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制剂中、高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比例、IL-4、AMH、E2和INHB均极显著升高(P<0.01),IgM和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升(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低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IL-6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在低、中和高浓度组中CD4+/CD8+T细胞较对照组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CD8+T细胞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相比,高浓度组CD8+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4+/CD8+T细胞和AMH极显著升高(P<0.01),CD4+T细胞比例显著提升(P<0.05);中浓度组CD4+/CD8+T细胞显著升高(P<0.05).说明在中药复方制剂干预后,患子宫内膜炎肉母牛能够显著增强免疫性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繁殖激素水平.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子宫内膜炎 肉母牛 免疫功能 激素水平


西瓜新品种'宁农科6号'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瓜‘宁农科6号’是以自交系JN14为母本,小果型材料SH1411为父本配制成的小果型早熟一代杂交种。全生育期114d,果实发育期30d。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0;果皮底色绿,覆墨绿色整齐条带,果皮厚度0.6 cm,果皮硬度12.4 kg·cm-2,韧性好,耐贮运性较好;果肉红色,肉质脆爽,纤维少、汁液多;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5%;单果质量1.7~1.9 kg;保护地吊蔓种植平均产量60 000 kg·hm-2左右。田间表现生长势较强,耐盐碱,坐果能力强。适宜宁夏及周边地区设施生产。


基于改进YOLO v5s的轻量化植物识别模型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方便调查宁夏全区荒漠草原植物种类及其分布,需对植物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针对YOLO v5s模型参数量大,对复杂背景下的植物不易识别等问题,提出一种复杂背景下植物目标识别轻量化模型YOLO v5s-CBD。改进模型YOLO v5s-CBD在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带有Transformer模块的主干网络BoTNet(Bottleneck transformer network),使卷积和自注意力相结合,提高模型的感受野;同时在特征提取网络融入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 CA),有效捕获通道和位置的关系,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引入SIoU函数计算回归损失,解决预测框与真实框不匹配问题;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 DSC)减小模型内存占用量。实验结果表明,YOLO v5s-CBD模型在单块Nvidia GTX A5000 GPU单幅图像推理时间仅为8 ms,模型内存占用量为8.9 MB,精确率P为95.1%,召回率R为92.9%,综合评价指标F1值为94.0%,平均精度均值(mAP)为95.7%,在VOC数据集平均精度均值可达80.09%。相比YOLO v3-tiny、YOLO v4-tiny和YOLO v5s,改进模型内存占用量减小,平均精度均值提升。模型YOLO v5s-CBD在公开数据集和宁夏荒漠草原植物数据集都有良好的鲁棒性,推理速度更快,且易于部署,已应用在宁夏荒漠草原移动端植物图像识别APP和定点生态信息观测平台,可用来调查宁夏全区荒漠草原植物种类和分布,长期观测和跟踪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黄记场、麻黄山等地植物生态信息。
关键词: 植物识别 YOLO v5s BoTNet 坐标注意力 深度可分离卷积 轻量化


枸杞种植废弃物固态发酵生物饲料条件优化及其微生物群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枸杞种植废弃物(Lycium barbarum planting waste,LBPW)饲料化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枸杞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发酵是饲料化处理枸杞种植废弃物的核心技术,为提高枸杞种植废弃物的发酵品质和饲用价值,开展固态发酵枸杞种植废弃物为生物饲料的条件优化试验,并探索枸杞种植废弃物发酵产物品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联系,以期获得枸杞种植废弃物饲料化技术的关键信息.条件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固态发酵枸杞种植废弃物的最佳条件为50%的含水量、25 ℃的发酵温度、比例为15%的枸杞加工废弃物添加量、80 u/g的纤维素酶添加量,且发酵菌株接种量为3%、酵母菌和乳酸菌的体积比例为3∶7,发酵周期为20 d.发酵条件优化后,枸杞种植废弃物发酵产物的品质较未优化前显著提升(P < 0.05).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显示,枸杞种植废弃物发酵产物的品质与参与发酵的微生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发酵产物品质好,样品中Lactobacillus丰度高而Devosia丰度低;反之发酵产物品质差,样品中Lactobacillus丰度低而Devosia丰度高.此外,发酵产物的品质越好,发酵产物中真菌菌属丰度占比越低.本研究表明正交试验条件优化后,枸杞种植废弃物发酵产物的品质和适口性均得到显著性提高,且获悉发酵品质与产物中乳酸菌相对丰度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该结果为枸杞种植废弃物饲料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试验指导依据.(图7表7参33)
关键词: 枸杞枝条 枸杞加工废弃物 发酵菌株 条件优化 微生物分析


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枸杞棉蚜的防效及温湿度对药效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防治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高效性和重要性,为科学安全防治枸杞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棉蚜的室内毒力效果,利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温室防治效果,通过培养箱控制温度、饱和盐溶液控制湿度测定温湿度对药效的影响.[结果]两种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和2#在处理时间为120 h的室内毒力效果最明显,LC50分别为1.21× 105 cfu/mL和2.08×105cfu/mL.田间施药后第14天,两种制剂各浓度间有显著性差异,防效最好的是1#制剂浓度4×106cfu/mL和2×106cfu/mL,致死率分别为97.89%和97.87%.两种制剂适应的最佳温度有差异,1#制剂发挥药效的最适温度是25 ℃和28 ℃,其第5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34%、94.09%.2#制剂发挥药效的最适温度是28 ℃,其最高校正死亡率为93.03%.两种制剂在相同相对湿度条件下无明显差异,处理5 d后,其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7%及以上,棉蚜死亡率达到90%以上;两种制剂在相对湿度为30%左右时的棉蚜死亡率在70%左右.总体而言,相对湿度对两种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制剂依旧会对棉蚜产生毒力.[结论]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棉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温湿度影响对其药效的影响较小,可作为有效防控棉蚜种群的重要真菌杀虫剂.
关键词: 棉蚜 蜡蚧轮枝菌 可分散油悬浮剂 室内毒力 田间防效 温湿度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