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贵州茶树4种常见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及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茶叶学报 2024

摘要:贵州省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利于茶树生长,但阴湿的生长环境易使病害发生,致茶叶的产量与品质大幅下降,因此,茶树病害的致病规律以及茶树与病原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研究,是病害防控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对贵州茶树的4种常见真菌病害发生规律以及茶树抗病分子免疫机理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茶树分子育种以及新型病害防治策略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贵州 茶树 真菌病害 发生规律 抗病分子免疫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葱染色体核型分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香葱染色体核型特点,采用滴片技术获得3个香葱品种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片子,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3个香葱品种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平坝白葱的染色体较赫章黑葱和赫章红葱粗短,呈近椭圆形。赫章黑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4 m+2 sm,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06%,核型类型为2A;赫章红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2 m+4 sm,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16%,核型类型为2A;平坝香葱的核型公式为2n=2x=14 m+2 st, 16条染色体中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的12.5%,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10%,核型类型为2A。3个品种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赫章红葱,最低的是平坝白葱。

关键词: 香葱 染色体 核型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与黄金芽抗茶蚜性能比较

环境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深入研究抗蚜特异资源的抗性机理对培育茶树抗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收集的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对茶蚜抗性强,为初步探明该种质的抗蚜特性,利用刺吸电位技术测定了茶蚜在‘W016’和黄金芽(感虫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并探明影响茶蚜刺探取食叶片的主要物理性状及生化成分因子。结果表明,茶蚜在两种供试种质上均产生9种EPG波形,依次为非刺探波(np波)、路径波(A波、B波、C波、pd波)、机械阻力波(F波)、木质部吸食波(G波)、韧皮部唾液分泌波(El波)和韧皮部汁液吸食波(E2波)。刺探取食过程中,茶蚜在‘W016’上的非刺探时间(np波)和C波总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黄金芽。二者口针遇到阻力的次数(F波)和总持续时间无差异,但韧皮部吸食汁液(E2波)时间‘W016’显著短于黄金芽。茸毛密度、下表皮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是‘W016’抗茶蚜取食胁迫的主要物理屏障因子,而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含量为主要生化因子。表明‘W016’对茶蚜的取食抗性与其叶片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关键词: 茶蚜 取食行为 物理性状 营养成分 抗虫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甲基环丙烯对不同成熟度蜂糖李货架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蜂糖李因口感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该文以3个不同采收成熟度蜂糖李果实为试验材料,采后使用0.5、1.0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处理,然后货架(25±2)℃14 d,每隔2 d测定一次腐烂率、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并做出感官评价,最终结合GC-MS分析1-MCP对不同成熟度蜂糖李货架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蜂糖李是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收成熟度是影响蜂糖李果实在货架期间品质变化的主要原因,采收成熟度越高,蜂糖李果实在货架期间腐烂率越高、呼吸越旺盛、品质劣变越迅速;高浓度1-MCP(1.0μL/L)处理可以延缓不同成熟度蜂糖李果实货架期间品质的劣变,且对高成熟度(花后110 d)果实保鲜效果最为明显。GC-MS分析表明,醛类(“青草”味)和酯类(“果香”味)是蜂糖李果实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且采收成熟度越高,醛类含量越低,酯类含量越高;不同浓度的1-MCP处理都可以延缓蜂糖李果实在货架期间醛类含量降低和酯类含量升高,更有效地维持蜂糖李果实的固有香气。结合固酸比与感官评价结果,高成熟度蜂糖李果实在货架期间风味最佳,1-MCP处理(1.0μL/L)可以有效延缓不同成熟度蜂糖李果实货架期间品质的劣变和风味的损失,且对高成熟度蜂糖李果实的货架保鲜效果最佳。

关键词: 蜂糖李 采收成熟度 1-甲基环丙烯 货架品质 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四个线虫草新种(英文)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线虫草属是线虫草科中最著名的属,以其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众多昆虫病原真菌而闻名。尽管该属已报道了许多物种,但该属的多样性仍然是个谜。在本研究中,采用综合方法对在中国采集的4个线虫草属物种进行分类鉴定,包括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ITS、SSU、LSU、RPB1、RPB2和TEF1α)以及形态学评估,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为这些新发现的物种提供了图解描述和分类讨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线虫草属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 昆虫病原菌 线虫草科 系统发育学 形态学 新分类单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澳洲坚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澳洲坚果具有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经济林木。属南亚热区的贵州低热河谷区域为我国澳洲坚果适宜的种植区域之一,发展澳洲坚果种植,推进其产业发展,对促进该类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提升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澳洲坚果栽培技术水平提供支撑,从澳洲坚果生长的环境要求、品种选择、定植方法、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贵州低热河谷地区澳洲坚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栽培 品种选择 整形修剪 水肥管理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为探究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对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开展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茶树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均具有较为优异的抑菌效果,香芹酚对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5.86%、74.19%、82.93%和79.82%,麝香草酚对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66%、87.10%、87.80%和83.64%.香芹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36.24μg/mL、39.11μg/mL、31.79μg/mL和73.85μg/mL,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24.80μg/mL、25.20μg/mL、27.76μg/mL和63.39μg/mL.麝香草酚对4种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优于香芹酚.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感染的叶片均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因此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可作为天然源先导进行结构衍生以获得高活性的抗茶树炭疽病化合物.

关键词: 香芹酚 麝香草酚 茶树炭疽病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的现象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文章利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的现状、形成机理、管理体制和存在的优势与弊端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模式在全国均有实践,该模式有助于解决农业资源空间分散性问题,能够调动县级政府积极参与园区建设,有利于增强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有益于提升园区竞争力和影响力;然而,“一区多园”不利于园区集聚效应,容易带来市县政府及其园区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加了园区的协调管理难度。对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区多园”的现象,需要辩证地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从强化分园区建设激励、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园区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一区多园” 形成机理 体制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黑山羊ADD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规律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贵州黑山羊ADD1 基因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信息及在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试验克隆了贵州黑山羊ADD1 基因CDS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了该基因在 12 月龄贵州黑山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皮下脂肪、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在 1,3,6,9,12 月龄贵州黑山羊皮下脂肪、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时序情况.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ADD1 基因CDS大小为2 304 bp,编码767 个氨基酸,与山羊ADD1基因序列相似性较高,与禽类的相似性较低;ADD1 蛋白中的主要氨基酸为丝氨酸(Ser)、脯氨酸(Pro)、谷氨酸(Glu)和亮氨酸(Leu),含量分别为 9.0%、8.7%、8.5%、8.2%,分子质量为 84.05 ku,分子式为C3682 H5840 N1036 S24,理论等电点为 5.74,为不稳定蛋白和亲水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与ADD蛋白家族(ADD2 和ADD3)、加帽蛋白(capping actin protein,CAPG)、肌侵蛋白(myotrophin,MTPN)、X盒结合蛋白 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中主要含有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ADD1 基因在 12 月龄贵州黑山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皮下脂肪、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均有表达,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在心脏、背最长肌、肝脏和腿肌中表达量较高,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ADD1 基因在 1,3 月龄贵州黑山羊脂肪、背最长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较低.在脂肪组织中 6 月龄时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3 月龄时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1).在背最长肌中9,12 月龄较高,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6 月龄表达量最低,与 1 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极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1).在腿肌中 9 月龄时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月龄(P<0.01);12 月龄最低,与 1 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极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1).说明ADD1 基因在贵州黑山羊各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广谱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ADD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背最长肌 腿肌 时序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生猪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

农技服务 2024

摘要:贵州是全国生猪重要产区,近年通过快速发展,贵州生猪产业在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科学把握贵州生猪产业发展定位和重点方向,推进贵州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测算"十二五"以来贵州生猪产业的效率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对贵州生猪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十二五"以来,贵州生猪产业的效率优势指数均大于 1,平均为 1.28,最高为 1.33,最低为 1.23,各年份间指数变化幅度小;规模优势指数均大于 1,平均为 1.07,除 2019年为 1.13外,其他年份保持总体平稳;综合优势指数均大于 1,平均为 1.17.说明贵州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明显,具有继续做大做强的基础条件.但贵州生猪产业存在生猪种业核心竞争力不足、规模化养殖比例不高、工业饲料原料成本高、猪肉加工水平整体偏弱等不足,需从稳定养殖规模、做大产品加工、建强产业链条、助推三产融合等方面着力,通过升级标准化养殖基地、打造良种繁育高地、推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升级、建设种养循环绿地、构建特色生猪集聚地,有力推进贵州生猪产业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 生猪产业 竞争力 规模优势 效率优势 综合优势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