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苯甲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苯甲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7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和苯甲酸组(基础饲粮+5 000 mg/kg苯甲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试验期42 d,分为3个阶段:第1~14天、第15~28天、第29~42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 000 mg/kg的苯甲酸,1)显著提高仔猪第15天的体重(P<0.05),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1~14天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第29~42天、第1~42天的料重比(P<0.05);2)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第1~14天、第15~28天、第29~42天以及第1~42天的腹泻率和粪便评分(P<0.05);3)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第14天回肠、盲肠、结肠芽孢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第42天盲肠芽孢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第14天结肠、第42天盲肠和结肠总细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42天回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有增加仔猪断奶后第14天回肠乳酸杆菌数量的趋势(P=0.083),有降低仔猪断奶后第42天结肠大肠杆菌数量的趋势(P=0.06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苯甲酸可显著降低仔猪的腹泻率和粪便评分,抑制肠道细菌生长,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关键词: 苯甲酸 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肠道微生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水稻恢复系广恢305的选育及利用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恢305是以华占为母本,自选材料R710/R501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择、抗性鉴定和测交筛选育成的籼稻恢复系,具有米质优、稻瘟病抗性强、恢复谱广、后期转色顺畅、杂种优势强等优点。利用其配组的杂交组合五优305、越两优305、泰优305、广8优305和广和优305等通过了省级或国家级品种审定,并表现出优势强、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后期转色顺畅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广恢305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仁化县贡柑主要病害的调查与检测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贡柑生产是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年来,其种植面积逐渐扩大;2019年仁化县柑橘产业园入选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但关于该地区贡柑上主要病害的调查和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方法]通过QPCR(probe)和RT-PCR的方法分别对采集的150个样品进行贡柑黄龙病和病毒病(衰退病、碎叶病、裂皮病、黄脉病)的检测;除此之外,在田间调查时有些果园的真菌病害发病较重,因此采用常规的真菌分离方法并利用真菌的通用引物转录间隔区ITS对采集自该地区的病样进行主要病原菌的分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2019年4月抽检样品的黄龙病平均阳性率为13.2%;10月除黄坑镇黄坑村的失管园外,抽检阳性率均在17%以下.值得注意的是,来自黄坑镇黄坑村的失管果园,柑橘黄龙病的阳性检出率从2019年4月的18.2%上升到10月的87.5%;丹霞街葛布村果园的阳性检出率则从6.7%上升到14.3%.同时,衰退病毒病的平均抽检阳性率4月为41.2%,10月为100%,其他病毒病均未检测到;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和柑橘褐斑病也有发生,个别果园发生较严重.[结论]仁化县贡柑黄龙病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可通过加强以田间管理为重点的优质高产可持续发展的分类防控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控,尽量减轻黄龙病对柑橘产业的危害,延长柑橘园的丰产年限和生产寿命.但柑橘衰退病毒病的发病率较高,建议在种苗生产或种植前加强对贡柑衰退病毒病的检测;同时加强对该地区柑橘炭疽病和柑橘褐斑病等病害的科学防治,合理用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关键词: 贡柑 柑橘黄龙病 柑橘病毒病 柑橘炭疽病 柑橘褐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猪瘟病毒锁核酸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72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P72基因的LNA-TaqMan探针的ASFV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限为3.9拷贝/μL,且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猪圆环病毒2型等多种病原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6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1E推荐的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ASFV 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为ASFV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72基因 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氧化锌及改性氧化锌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药理水平的氧化锌广泛用于断奶仔猪的腹泻控制和生长促进,但同时会引起环境污染以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与药理水平氧化锌相比,改性氧化锌在不降低仔猪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可实现生产中的氧化锌减量、环境减排。本文综述了改性氧化锌的类型及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改性氧化锌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氧化锌 改性氧化锌 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例,通过梳理、调研等,指出了该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势,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推广模式,包括产学研相结合、传统推广模式和现代推广模式相结合、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等,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新模式 广东广州 从化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猪出生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1

摘要:出生体重是影响仔猪质量和存活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利用206头藏猪仔猪群体,提取耳组织样品DNA并利用猪5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分型结果经质控与基因型填充后,采用单变量混合线性模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筛选该群体的出生重性状相关基因。结果显示:GEMMA软件共检测到5个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P<5.6*10-6)的SNP位点,筛选了TMC1、PRUNE2、FOXB2、XIRP2、ENSSSCG00000005264、ENSSSCG00000022408和ENSSSCG00000030243作为出生重性状候选基因,为后续通过分子育种手段提升藏猪出生重性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出生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杂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水稻粒重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粒重是决定水稻单株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20年对水稻粒重的研究方兴未艾,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手段对水稻粒重和粒型进行研究,目前已有多条复杂信号通路调控途径被揭示.水稻粒重的研究大大拓展了人们对水稻种子细胞发育过程细胞分裂、分化及灌浆的动态变化研究和认识.迄今为止,包括泛素化途径、G-蛋白偶联途径、激素调控途径、光合作用调控途径、表观调控途径和micro RNA调控途径等大量决定水稻粒重相关基因已被克隆和鉴定.综述了近年来对于参与水稻粒重影响因素及不同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分析多个利用现代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案例,并且展望通过多种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及新型农业自动化无人技术和高效环境水土控制技术准确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抗性的生物育种"4.0时代".最后,提出基于智慧农业,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配套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相结合、从理论到成果转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稻;粒重;细胞增殖;细胞伸长;信号调控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县域尺度的茂名蔬菜产地专业化及集聚化程度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量化茂名市县域蔬菜生产布局与产地集中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专业化、集聚化程度指数,对茂名市县域1998—2018年蔬菜产地集中状况进行量化分析,探究茂名市蔬菜生产地域格局变化规律.对茂名不同时期蔬菜产地集中程度进行度量,进一步分析不同阶段茂名蔬菜产地布局的特点.[结果]茂名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集中度均较广东省总体水平高,主要集中在电白区、化州市、高州市,但蔬菜单位面积产量超过茂名市平均水平的只有高州市,而电白区和化州市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处于全市平均值以下.通过产值对茂名各地区进行专业化程度分析,蔬菜种植面积最小的茂南区专业化水平最高,其区位熵维持在2.0左右,远超其他地区,约为信宜市的2.5倍;电白区专业化水平排第2位;而化州市与高州市作为蔬菜主产区,其区位熵较低,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均小于0.[结论]通过对专业化与聚集化程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茂名市的蔬菜产业集中度高,部分区县专业化水平也不低,但集中度与其专业化水平不匹配.

关键词: 蔬菜;茂名;区域布局;产地集中;北运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1

摘要:益生菌制剂是由活性微生物组成,能促进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有效调节黏膜微生态平衡,在畜禽养殖中运用广泛。同时还具有安全、环保、无耐药性等优点,成为替代饲用抗生素的理想产品。本文总结益生菌在畜禽体内的作用机制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阐述畜禽微生态制剂未来发展趋势和开发方向,为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益生菌 畜禽 养殖业 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