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Nisin结合辐照处理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以新鲜鲈鱼为原料,研究了Nisin结合辐照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为鲈鱼的生物保鲜提供思路。将鲈鱼分别用0.3‰Nisin、辐照及0.3‰Nisin结合辐照处理后置于4℃条件下冷藏。通过测定菌落总数(TVC)、硫代巴比妥酸(TBA)、挥发性盐基氮(TVB-N)、p H、汁液流失率、表面疏水性和白度等指标,研究Nisin结合辐照处理对冷藏鲈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0.3‰Nisin结合4 k Gy的辐照处理能明显延缓鲈鱼在冷藏期间TVC、TVB-N值和表面疏水性的增长,延迟冷藏后期p H增加的时间,延长货架期。TBA值在经0.3‰Nisin处理后较低;汁液流失率和白度值分别在辐照剂量为2 k Gy和4 k Gy时最低。根据TVC、TVB-N值、表面疏水性及p H指标预测在4℃冷藏条件下经0.3‰Nisin结合4 k Gy辐照处理的鲈鱼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延长4~5 d的冷藏货架期。

关键词: Nisin 辐照 鲈鱼 冷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雌雄花发育相关的MADS-box基因发掘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板栗混合花序中雌雄花形成与发育关键基因,基于板栗雌雄花表达谱测序结果,从差异表达基因中分离到17个MADS-box基因。通过序列结构分析,发现其中2个基因缺少半保守的K盒,为Ⅰ型MADS-box基因,另外15个基因为Ⅱ型MADS-box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13个包含完整读码框的MADS-box基因中有2个B类基因,1个C/D类基因和3个E类基因。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这些MADS-box基因在板栗早期混合花序中的雌雄花之间表达差异显著(变化倍数>2),且部分B、C/D和E类基因在板栗幼叶、纯雄花和雌花中的表达变化趋势相似,推测这些MADS-box基因在板栗雌雄花形成和发育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关键词: 板栗 混合花序 MADS-box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淡水鱼肌肉热特性比较研究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品种名优淡水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的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武昌鱼、草鱼、黄颡鱼、鲈鱼和鳜鱼5种新鲜淡水鱼鱼肉的水分含量、冰点、变性温度、变性热焓和比热容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发现:5种淡水鱼冰点分布在-0.57~-0.1℃之间;50℃附近热吸收峰起始温度分布在37~41.57℃之间,终止温度分布在60.47~62.33℃之间;变性热焓在1.680 0~2.499 7 J/g之间;70℃附近热吸收峰的起始温度分布在66.33~71.13℃之间,终止温度分布在73.60~82.20℃之间,变性热焓在0.418 0~0.512 2 J/g之间;鱼肉的比热容在1.658 0~3.862 3 J/(g·K)之间。结果表明:在5种新鲜淡水鱼中,武昌鱼水分含量和冰点相对较低;草鱼肌球蛋白和鳜鱼肌动蛋白变性温度和变性热焓相对较高,蛋白质稳定性更高;新鲜鱼肉的比热容高于冻结鱼肉,加工后鱼肉的比热容高于未加工鱼肉。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冰点 变性温度 变性热焓 比热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及秧龄对机械栽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设计15d(Y1)和20d(Y2)2个秧龄以及6月25日(播期一,B1)、6月30日(播期二,B2)、7月5日(播期三,B3)3个播期处理,以探讨机械插秧下秧龄和播期对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二和播期一的产量间无显著差异,但分别高于播期三产量8.7%、3.5%,随着播期延后,播期三各产量构成因子除千粒重外,呈下降趋势。H优518最高产量相比最低产量降低速度显著高于鄂粳403,分别达45.0%、13.5%,花后干物质积累H优518也显著大于鄂粳403。综合分析可知,晚籼稻比晚粳稻对低温反应更敏感,前者高产需提早播种,推迟播期不利于结实灌浆,后者高产也需在较早播种基础上保证足够苗数,两者秧龄都不宜超过20d。播期和秧龄可能导致生理上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机械插秧 晚稻 播期 秧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香和青花椒精油在酱卤鸭肉保鲜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酱卤鸭肉为研究对象,将丁香精油和青花椒油应用于热封包装的酱卤鸭肉保鲜,研究酱卤鸭肉在4℃冷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和微生物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丁香精油(0.05 g/kg)和青花椒油(0.1 g/kg)对酱卤鸭肉进行二次拌料,在不影响产品风味和质地的情况下,与空白组相比,在贮藏过程中,添加组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明显低于空白组,前期的2~6 d,添加组对脂肪氧化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酱卤鸭肉保质期由10 d延长至12 d。丁香精油与青花椒油对酱卤鸭肉的保鲜具有抗氧化和抑菌作用。

关键词: 丁香精油 青花椒精油 酱卤鸭肉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鉴定导致湖北省某养猪场猪只急性死亡的致病菌,并控制该猪场病情,试验采用PCR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与分型,再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非1,2,7,9型的其他型猪链球菌,具有致病性,可导致小鼠死亡;该病原菌对头孢菌素、青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利福平、万古霉素、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中度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多黏霉素B、磺胺甲基异唑、林可霉素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说明该猪场致病菌为猪链球菌,且可使用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分离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 药敏试验 致病力试验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龙虾虾肉辐照后理化指标与蛋白质性质分析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辐照对小龙虾品质的影响,以小龙虾虾肉为试材,冷冻后经5、10、20k Gy剂量辐照处理,研究分析虾肉理化指标(色泽、质构特性、水解氨基酸含量)与蛋白质性质(表面疏水性、蛋白质浓度、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冷冻虾肉辐照后色泽指标(L*、a*与b*)均降低,质构特性(硬度、弹性、黏聚性、胶着度与咀嚼度)随着辐照剂量增大而增加。辐照后虾肉中水解氨基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均高于未辐照样品。当辐照剂量为5 k Gy时,氨基酸含量达到最高值86.23%,虾肉蛋白表面疏水性最大,蛋白质浓度最高,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55 k Da以下。高剂量辐照对虾肉理化性质影响较大,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为小龙虾辐照后的品质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小龙虾 辐照 理化指标 蛋白质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猪肌抑素基因敲除细胞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抑素是肌肉增生的负调控因子,为改良家畜产肉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设计了Cas9/sgRNA表达载体与供体DNA,通过电转染方法将其导入猪PK15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和荧光蛋白标记甄别,筛选到带阳性标记的细胞克隆。通过跨界PCR、长距离PCR、Western印迹、Southern印迹及PCR产物测序,证明了猪肌抑素的第3外显子序列特异性同源重组事件的发生。在猪肌抑素的第3外显子区域找到了1个有效的CRISPR/Cas9打靶位点,带阳性标记的细胞克隆经过多次筛选分离,获得了肌抑素单等位基因失活的稳定细胞系,为深入研究肌抑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关键词: 猪肌抑素基因 CRISPR/Cas9表达载体 同源重组

淘汰蛋鸭鸭肉品质的测定及其相关性研究

食品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随机选取的50只日龄超过500 d的淘汰蛋鸭鸭肉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色泽、p H值、加压失水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等品质指标,分析探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指标之间存在多种显著相关性,其中,同一部位鸭肉的色泽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鸭胸肉和鸭腿肉的p H值、蒸煮损失率等极显著正相关(P<0.01),色泽与保水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 H值与色泽、蒸煮损失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故鸭肉品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该结果能够为淘汰蛋鸭的进一步利用和鸭肉品质的综合评价与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淘汰蛋鸭 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孝感市再生稻品种的筛选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湖北省孝感市种植的再生稻品种,以1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一种两收试验,主要从品种产量、生育期、农艺与经济性状、再生性和抗逆性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德香4103、广两优476、准两优527、丰两优香1号(CK)4个品种可以作为再生稻品种示范推广,新两优223、两优6326、渝香203等品种与对照(CK)产量相当,在生态条件相似的周边省市可适当种植。

关键词: 再生稻 品种 筛选试验 孝感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