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芽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水稻种质资源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筛选耐盐性优良的种质资源,为挖掘水稻耐盐种质和培育耐盐新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期构建稳定的 219 份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的芽期和苗期分别利用 1.2%NaCl和 0.7%NaCl溶液鉴定和评价耐盐性.[结果]芽期用 1.2%NaCl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筛选出4 份耐盐材料和6 份敏感材料.耐盐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下降缓慢,敏感材料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显著下降.苗期用 0.7%NaCl处理后,群体材料的存活率显著降低;耐盐材料和敏感材料的表型比较发现,耐盐材料株高和存活率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敏感材料株高和存活率显著下降,耐盐材料相比敏感材料受抑制程度较轻.[结论]219 份材料的芽期受到盐胁迫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存活率显著降低;耐盐材料和敏感材料的耐盐性不同,耐盐材料受盐胁迫的程度低于敏感材料;筛选出芽期耐盐性强材料18 份;苗期耐盐性强材料2 份.


基于神经网络PID算法的优化饲料配制系统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设计饲料配制控制系统,并采用神经网络PID优化算法实现对配料精度的提高.[方法]以西门子S-200 smart型PLC为主控设计饲料配制控制系统,针对现有常规PID算法的控制策略存在超调大、收敛慢等缺陷和BP神经网络梯度下降过程容易出现局部最小化问题,提出以附加动量项的BP神经网络PID算法实现称重误差的降低.[结果]基于动量项的梯度下降法建立的BP神经网络PID算法模型解决了参数自学习整定问题,在响应速度上该算法与PID算法对比为3∶1,试验后平均精度 99.6%.并在收敛速度和改善超调现象具有更高效的表现.[结论]配料系统经算法优化后误差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自动配料 PLC控制 动量因子 BP神经网络PID算法


新疆水资源与农业种植系统耦合协调及时空差异研究-以粮食和棉花种植系统为例
《干旱区地理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新疆水资源状况与农业种植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时空差异性,以新疆粮食和棉花种植系统为例并基于2005—2019年14个地州的水资源、农业种植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水资源系统、农业种植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及水资源-农业种植复合系统(简称“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中轴高,两翼低”的特征,其中水资源系统整体水平较高,农业种植系统增长趋势更快。(2)新疆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但差距逐渐缩小”的发展趋势,并且因区域差异致使农业种植系统逐渐成为阻碍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短板。(3)新疆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其正相关性则表现出由强减弱的变化态势。研究结果对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种植系统产业的良性协调发展具有理论实践意义。
关键词: 水资源-农业种植复合系统 耦合协调度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时空差异 新疆


新疆优质丰产香型水稻品种筛选与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不同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出适合新疆稻区种植的优质丰产香型水稻品种.[方法]以11份香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香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品质指标,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11份香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变异系数2.70%~69.19%,变异主要体现在穗粒数、垩白度和垩白率上.产量及品质性状间存在较多的相关关系,千粒重与粒长存在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垩白率、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综合得分新粳伊20号最高为2.565 9,新粳香53号最低为-2.022 6,当欧式距离为10时香型水稻品种被分为3类,第Ⅰ类香型水稻品种占比63.64%,第Ⅱ类香型水稻品种占比27.27%,第Ⅲ类香型水稻品种是新粳伊20号,占比9.09%,第Ⅲ类香型水稻优质丰产性最好,第I类优质丰产性居中,第Ⅱ类最差.新粳伊20号优质丰产性最好.[结论]香型水稻品种新粳伊20号优质丰产性最好,提高穗粒数、降低垩白率可以作为新疆香型水稻产量和品质改良的关键.


启动磷肥配合追施硫酸铵的根际调控技术提高膜下滴灌棉花磷肥效率和产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产中磷肥投入过量、利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探讨通过调整磷肥施用时间和增施铵态氮肥来增强棉花根际土壤供磷强度,提高磷肥吸收量,降低磷肥损失率,实现棉花的增产增收和磷肥增效。【方法】新疆主要棉花产区石河子、昌吉和农十师一八四团磷肥投入高于衡量监控推荐施肥量的26%~111%,玛纳斯县北五岔和六户地磷肥投入超出2.32~2.92倍,2020年在以上5个棉花生产区开展了田间对比试验。对照为各试验区棉花肥料习惯施用量和施用方法(CK),处理采用根际调控技术(RM)。RM技术根据目标产量确定磷肥用量,随出苗水滴施少量磷酸一铵与硫酸铵作为启动肥,在蕾期、花铃期集中滴施硫酸铵。棉花收获期,测定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棉花养分吸收量、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磷肥盈余量,计算植棉效益。【结果】5个试验点RM处理和对照皮棉平均产量分别为3263 kg/hm~2和3292 kg/hm~2,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均达到了高产水平。RM处理棉花产量构成要素、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以及氮、磷含量与CK也均无显著差异,但RM处理的磷肥偏生产力较CK显著提高了81.3%,磷盈余量平均降低了74.9%,昌吉试验点由于不基施磷肥,RM处理的磷盈余仅为P 3.6 kg/hm~2。皮棉目标产量为3.1~3.5 t/hm~2时,RM处理氮肥平均减施了16.6%,磷肥减施了56.5%,氮磷肥料成本降低了40.7%,节省2082元/hm~2。5个试验点RM处理的棉花净收益平均比CK增加了1845元/hm~2。在肥料投入高的北五岔和六户地试验点,氮、磷肥成本分别降低3993、4464元/hm~2,净收益增加量分别达到2931、4367元/hm~2。【结论】在新疆主要植棉区采用根际调控技术,在确保棉花高产的同时,较习惯施肥技术减少了一半以上的磷肥投入,农田土壤磷输入输出基本平衡,植棉效益大幅增加,是新疆棉花施肥管理的良好措施。
关键词: 棉花 磷肥减施 硫酸铵 根际调控 磷肥利用率 磷盈余


新疆南疆核桃肥料效应及推荐施肥量测算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新疆南疆核桃施肥效应与最佳效益的推荐施肥量,为肥料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南疆叶城县为研究区,基于“3414+2”试验方案开展核桃肥料效应研究,并利用一元二次、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进行拟合,进而优化南疆核桃的N、P2O5、K2O施肥量。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量对核桃的产量影响显著,其中N2P2K2处理的产量、品质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氮肥处理与核桃产量的相关性显著,而磷肥、钾肥对品质的影响更为明显;(2)三元二次回归肥料效应方程的拟合度显著高于一元二次方程,据此测算的核桃推荐施肥量结果为以核桃产量为主要目标情景下,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0.21、0.59和0.58 kg/株,最佳施肥配比为1.0∶2.8∶2.7,预测最佳产量为8.90 kg/株;而以追求核桃品质为目标时,N、P2O5、K2O最佳施用量范围分别是0.55~0.64、1.37~1.50、0.56~0.62 kg/株。基于“3414”肥效试验和三元二次肥效方程回归测算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及其配比,可为新疆南疆核桃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核桃 “3414”肥效试验 产量 品质 推荐施肥量


木纳格葡萄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性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与白木纳格葡萄败育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方法】以红木纳格葡萄种子、白木纳格葡萄正常发育种子和败育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2种葡萄的果实及种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大小外观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及CAT活性6种生理指标,研究白木纳格葡萄种子败育的时期及相关影响因子。【结果】白木纳格葡萄的种子败育表现在43d前已经出现,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种子败育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及CAT活性与种子败育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白木纳格葡萄种子的败育时期在盛花后37~43 d,可溶性蛋白含量是影响木纳格葡萄种子发育的主要理化指标。


基于辣椒种间杂交F2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主要果实性状QTL定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辣椒果实主要性状关键基因,为挖掘辣椒果实功能基因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ZL-280(C.chinense)和GB-35(C.annuum)杂交获得的F2代群体为材料,构建辣椒种间遗传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果实主要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构建了一张包含12 个连锁群,总图距为1233.87 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59 cM的辣椒高密度种间遗传图谱.共计检测到与色价关联的3 个QTL位点,分别为位于第2、4 和5 条染色体上的cv.2.1、cv.4.1 和cv.5.1,贡献率分别为8.58%,10.66%,12.44%;检测到与辣椒红素关联的2 个QTL位点,分别为位于第2、5 号染色体上的c.2.1 和c.5.1,贡献率分别为7.14%和11.40%;检测到与辣椒素关联的 3 个 QTL位点,分别位于第 1、2 和 8 号染色体上的 cap.1.1、cap.2.1、和cap.8.1,贡献率为13.00%,、18.95%、13.29%;与果实纵径关联的QTL位点有 3 个,分别为位于第 2、4 号染色体上的fl.2.1、fl.2.2 和fl.4.1,贡献率为6.18%、4.71%和4.01%;与果实横径关联的QTL位点1 个,位于第6 号染色体上的fd.6.1,贡献率为10.07%;检测到与胎座大小关联的QTL位点2 个,分别为位于第2 号和第7 号染色体上的ps.2.1 和ps.7.1,贡献率为4.55%和5.35%;1 个与果肉厚关联的QTL位点,为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的 pt.11.1,贡献率为 1.64%;检测到与单果重关联的 QTL 位点 1 个,位于第 7 号染色体上sfw.7.1,贡献率为4.33%.[结论]构建了一张高密度辣椒种间遗传图谱,检测到16 个与辣椒果实主要性状关联的QTLs位点,贡献率范围为1.64%~18.95%.


陆地棉种质黄萎病抗性生理鉴定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陆地棉种质黄萎病抗性及生理鉴定,为棉花黄萎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10 份国外棉花种质(Gossypium hirsutum)为材料对室内盆栽棉花接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液浓度为107 CFU/mL,接菌14d后,观察并记录表型发病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叶片的菌含量;测定棉花叶片的木质素、过氧化氢(H2O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等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相关性、主成分、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棉花的5 个生理指标抗性.[结果]03804、A-6、04841 和05189 发病较轻;03804 和A-6 病菌DNA含量最少;在病菌侵染过程中,这些品种对PAL、PRO、木质素等的依赖程度不同,呈现出品种间差异;当棉花受到V.dahliae侵染后,MDA与H2O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 PAL 和 PRO 呈极显著负相关;五项抗病指标通过简化得到 2 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4.951%,20.386%;10 份材料根据棉花抗病综合指标可划分为 1 份抗病(03804)、5 份耐病(05160、A-6、A-688、A-91、A-924)和4 份易感病(04219、04841、A-1139、05189)材料.[结论]筛选出 1 份抗病、5 份耐病和4 份易感病的陆地棉种质.


14个新疆与中亚梨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通过克隆测序S基因,鉴定了14个新疆与中亚梨品种的S基因型,为‘库尔勒香梨’授粉树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经鉴定发现,‘麻梨’的S基因型为S16Se、‘库车阿木特’为S28S19、‘大果奎克阿木特’为S28S19、‘塔西阿木特’为S28S19、‘比凯2号’为ShS4、‘比凯3号’为S44S37、‘比凯4号’为S22Sd、‘比凯5号’为ShSe、‘比凯10号’为S4S37、‘比凯12号’为S22Se、‘卡杜斯可孜莫若’为ShSe、‘伊塞3号’为S22Se、‘伊塞1号’为SiSe、‘林中美人’为SdSe。其中,‘库车阿木特’、‘塔西阿木特’和‘大果奎克阿木特’含有与‘库尔勒香梨’相同的S28;‘比凯4号’、‘比凯12号’和‘伊塞3号’含有与‘库尔勒香梨’相同的S22。因此,上述6个品种不宜作为‘库尔勒香梨’的授粉树。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库尔勒香梨’授粉树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丰富了中国梨资源的S基因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