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轮作模式对烤烟前茬土壤养分、根系活力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烤烟适宜的轮作模式,完善以烤烟为主的种植制度,研究了小麦—玉米—烤烟(M1)、小麦—花生—烤烟(M2)、小麦—大豆—烤烟(M3)、小麦—芝麻—烤烟(M4)、小麦—红薯—烤烟(M5)、烤烟—大麦绿肥—烤烟(M6)、烤烟—冬闲—烤烟(M7)7种模式对烤烟前茬土壤养分、根系活力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1模式烤烟前茬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88.14 mg/kg),水溶性氯含量最高(32.08 mg/kg),烤烟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较差;M2模式碱解氮含量较高(73.17 mg/kg),速效磷含量最低(10.04 mg/kg),根系活力前期低后期高,烟叶质量最差;M3模式碱解氮含量较高(76.94 mg/kg),烤烟根系活力一般,烟叶质量较差;M4模式碱解氮含量适中(63.98 mg/kg),根系活力较高,烟叶质量中等;M5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8.70 mg/kg),速效磷含量最高(17.36 mg/kg),烟叶质量好;M6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3.20 mg/kg),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较好;M7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7.03 mg/kg),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中等。综上,M4、M5、M6为烤烟适宜的轮作模式,M7(连作年限2 a)为较适宜模式,M1、M3为较不适宜模式,M2为不适宜模式。


生长素介导海藻酸钠寡糖调控水稻对镉胁迫的抗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探讨生长素是否介导海藻酸钠寡糖(AOS)缓解水稻镉(Cd)胁迫。结果表明,Cd胁迫明显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表现在苗长、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OS预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降低O_2~(-·)产生速率,使SOD/O_2~(-·)、SOD/POD、SOD/过氧化氢酶(CAT)和POD/O_2~(-·)的比值增加,丙二醛含量下降,苗长、根长及生物量均有一定程度恢复,但会造成H_2O_2在体内有一定累积。生长素信号被阻断后,AOS预处理(Cd+AOS+Y)对水稻Cd胁迫的缓解效应明显受到削弱,表现为苗长、根长等生长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均较生长素信号未阻断处理(Cd+AOS)有所降低,补加外源生长素后(Cd+AOS+Y+NAA),各项指标又有所增加,该结果初步表明,生长素信号介导AOS调控水稻对Cd胁迫的抗性。


玉米抗茎秆倒伏相关因素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玉米F1代杂交组合(DF-1×DF-2,DF-1×DF-3,DF-1×DF-4,DF-2×DF-3,DF-2×DF-4,DF-3×DF-4)为材料,研究了密度、组合方式和农艺性状对玉米F1代杂交组合成熟期茎秆倒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茎秆倒伏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5;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6个F1代杂交组合中4个组合茎秆倒伏率显著的增加,而2个组合茎秆倒伏率增加不显著;组合方式对玉米茎秆倒伏具有显著的影响,自交系DF-1组配的3个F1代杂交组合茎秆倒伏率居于前3位,105 000株/公顷密度时DF-1×DF-3和DF-1×DF-4的茎秆倒伏率分别为94.64%和62.80%,这表明自交系DF-1可能含有致F1代杂交组合茎秆倒伏的基因;茎秆倒伏率与株高、穗位高和穗上节间数之间经相关分析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茎粗之间经相关分析达到显著水平,而与穗下节间数、穗叶宽、穗上叶宽和穗下叶宽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认为,自交系DF-1可能含有致F1代杂交组合茎秆倒伏的基因,可用于抗茎倒基因定位及基因挖掘研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2个杂交组合茎秆倒伏率增加不显著,这表明通过高密度筛选获得抗倒耐密的F1代杂交组合是完全可行的。


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在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与生物活性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稳定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的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将PCV-2 orf2基因与筛选基因neo表达框串联插入到pBC1质粒,得到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BC1-orf2-neo。然后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奶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s),经G418筛选获得具有稳定抗性的阳性gFFs细胞株。RT-PCR分析显示,在获得的阳性gFFs细胞株中能够扩增出689bp的orf2基因和1 953bp的neo表达框,与预期结果相符。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获得了约37 000的表达产物,且能够与兔抗PCV-2Cap蛋白抗体发生反应。结果表明,orf2基因成功整合到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染色体上并能够正确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这为构建分泌Cap蛋白的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乳腺表达载体 转染 奶山羊 胎儿成纤维细胞


金叶复叶槭容器育苗关键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育苗基质和容器类型等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筛选出金叶复叶槭(Acer negundo ‘Aurea’)最佳容器育苗方案。以金叶复叶槭组培移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泥炭、珍珠岩、蛭石等不同配比的配方基质,测定其理化性质,选择控根容器、塑料营养钵、无纺布袋3种容器,进行完全随机试验,观察不同处理对容器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从3种基质配方理化特性的测定结果看出,三者均属于微酸性基质,pH值6.0~6.5;基质S2(草炭∶珍珠岩∶蛭石为5∶3∶2)的容重最小,为0.279 g/cm~3;而总孔隙度适中,为61.02%;饱和含水量最大,为47.372%。表明该基质配方既便于栽培及运输,又有较好的持水性和保水性,利于容器苗的栽培管理。对金叶复叶槭容器苗而言,S2基质中组培苗的株高、地径分别为150.56、14.6 mm,显著优于S1(草炭∶珍珠岩∶蛭石为1∶1∶1)基质,而在根系指标方面3种基质则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基质配方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对根系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作用。在容器类型方面,控根容器、无纺布袋中植株的年生长量表现较好,二者无显著差异;根系及干质量方面,以控根容器中植株的侧根数量最多,达13.1条,根系活力最大,为57.98μg/(g·h),显著优于其他2种容器,营养钵、无纺布袋分别只有28.93、48.47μg/(g·h),并且根冠比最大,毛细根数量也较多,根系结构均衡,利于吸收营养和苗木移栽。试验筛选出金叶复叶槭容器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为S2,容器类型为控根容器。


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缺铁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对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三价铁还原酶(Pb FRO2)基因和铁转运蛋白(Pb IR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采用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水培杜梨的方法,研究了缺铁胁迫对杜梨根系Pb FRO2和Pb IRT1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根系铁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b FRO2蛋白具有还原酶特性,Pb IRT1蛋白属于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家族—ZIP家族;缺铁胁迫9 d内,杜梨根系Pb FRO2和Pb IRT1的表达量整体上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胁迫3 d表达量达到最高点且与对照(加FeEDTA)差异显著;缺铁胁迫30 d,杜梨根系中铁含量比对照降低77.46%,而锌含量提高1 139.40%。综上可知,缺铁胁迫可诱导杜梨根系铁吸收关键基因表达量升高,进而促进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的活性提高。
关键词: 杜梨 缺铁胁迫 铁吸收 三价铁还原酶基因 铁转运蛋白基因


不同成熟度玉米叶片光合生理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特征及其基因型差异
《河南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玉米叶片光合生理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特征,以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材料,从第9片叶展开期至抽雄期,每天8:30—17:30进行大田人工模拟增温试验,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玉米叶片的光合参数和Ru BP羧化酶、PEP羧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叶片的SPAD值除了ZD958幼嫩叶片略高于对照(自然生长)外,其余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显著下降,且成熟叶片的下降幅度高于幼嫩叶片;胞间CO_2浓度(Ci)增加,幼嫩叶片的增加幅度高于成熟叶片;成熟叶片和幼嫩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均下降,且幼嫩叶片的下降幅度达到显著水平。高温胁迫下,2个品种成熟叶片和XY335幼嫩叶片的Ru BP羧化酶和SPS活性显著降低,ZD958成熟叶片和2个品种幼嫩叶片的PEP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可见,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叶片的光合性能,且对成熟叶片的影响大于幼嫩叶片,对XY335的影响大于ZD958。


多时相GF-1卫星PMS影像提取农作物种植结构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及时准确获取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多期GF-1卫星PMS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分层分类方法成功提取了朱仙镇一个种植年内秋播蔬菜、冬小麦、春花生、早熟西瓜、夏玉米、夏花生等农作物,并通过叠加分析得到朱仙镇的农作物种植模式。[结果]朱仙镇有10种种植模式,以一年两熟的冬小麦-夏玉米为主要倒茬模式,占比49.7%,其他9种种植模式所占比例之和接近50%;从整体景观的角度对朱仙镇的主要作物种植模式进行衡量,斑块丰富度PR达到9.0,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达到1.483 6,说明朱仙镇种植模式多样,有利于多元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分层分类的方法能够延续最优提取结果的精度,各类作物提取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结论]PMS影像的高分辨率能够清晰的表达地块边界,一定程度上呈现了非大宗作物的空间分布,GF-1卫星PMS为多尺度的农业监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关键词: GF-1种植结构 遥感 多时相 层次分类 种植结构


苦参碱与3种化学杀菌剂混配对甘薯长喙壳的联合毒力及防效验证
《农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苦参碱在甘薯黑斑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平皿法测定苦参碱与甲基硫菌灵、百菌清和异菌脲3种化学杀菌剂混配对甘薯长喙壳的联合毒力,通过制剂现混处理茎段的方法对增效配比进行防效验证。[结果]苦参碱可有效抑制甘薯长喙壳菌丝生长,EC50值为3.0790 mg/L。苦参碱与甲基硫菌灵混配质量比1∶2、苦参碱与百菌清混配质量比3∶1或1∶1以及苦参碱与异菌脲混配质量比1∶3时表现为增效作用。防效验证结果:苦参碱400 mg/L的防治效果为42.64%,苦参碱与百菌清制剂现混(1∶1)和(3∶1)400 mg/L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25%、70.92%。[结论]苦参碱与百菌清联合使用对甘薯长喙壳的抑制作用优于苦参碱单独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