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茎用芥菜新品种1年2代繁育研究初报

蔬菜 2020

摘要:为了探索福建省茎用芥菜1年2代繁育技术,选择6个茎用芥菜品种,分别进行冬春季正常繁育和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2代繁育试验,并对比各品种2代繁育的生育期、株高、株幅和种子产量.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茎用芥菜品种只要通过打破种子休眠、衔接好2代繁育的播种期都能完成1周年2代繁育,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的全生育期比冬春季正常繁育平均缩短约50 d;冬春季繁育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株高增加31.2%~132.9%,株幅增加1.5%~21.8%,所有参试品种冬春季繁育的种子产量都极显著高于相应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种子产量增加17.8%~153.6%.

关键词: 茎用芥菜 1年2代 常规繁育 夏秋季高山加代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摘要:采用91位图助手卫星影像,提取海峡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建设前后的历史卫星影像,通过CAD、Pho-toshop软件结合实地调查对卫星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对园区规划前后的景观本底、廊道、斑块等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斑块面积分布指数、景观形状指数、斑块破碎化指数、斑块分维数等对规划建设前后园区的土地利用及景观生态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索规划人工干扰对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规划 景观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永泰县乡村产业发展实践与思考

东南园艺 2020

摘要:本文介绍了永泰县农业的现状与特色,从永泰县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品牌等方面阐述了永泰县农业发展现状;从农业科技人才、农产品产业结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数字化、农业设施用地审批等方面总结了永泰县农业存在的问题;结合永泰的实践经验提出充实农业科技人才等6个农业助推永泰乡村振兴的发展对策,以促进永泰农业产业兴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状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水稻在贮藏过程中米质性状的变化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摘要:选取2018年福建省水稻区试的早、晚稻36份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在不同贮藏时间(1~12个月)的7项米质指标作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1年贮藏期内,早、晚稻供试材料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的变化较大,且在品种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其中早稻整精米率的变化最为显著;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的变化较小;早、晚稻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在贮藏期内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贮藏至6个月时整精米率最高、垩白度最大;早、晚稻的直链淀粉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略有下降,且早稻的胶稠度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呈缩短趋势.

关键词: 基因型 水稻 贮藏 米质性状 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以还原氧化石墨烯为电子中继体的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化学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种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电子中继体的复合光催化体系Pt-RGO/ZnIn2S4-CoPi/BiVO4,并分别利用若丹明B(RhB)的脱色和光催化分解水测试其催化性能.在RhB的光催化脱色实验中,反应3h后,溶液中RhB的脱色率高达99.89%.在光催化分解水的过程中,反应5h之后,复合催化剂体系产H2量达到359.6μmol,产氧量达到196.3μmol.探讨了复合光催化剂体系的工作机理,发现其卓越的光催化水处理效能主要缘于RGO作为电子中继体促进了光生电子在两个复合单体之间的传导,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光催化性能.

关键词: RGO 复合光催化剂 电子中继体 水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玉无籽"葡萄生物学特性及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宁夏农林科技 2020

摘要:对2009年课题组在宁夏青铜峡金沙湾葡萄试验地育苗过程中发现的"科玉无籽"无核芽变鲜食葡萄进行了多年生物学特性观察,并总结了设施栽培技术,以期为"科玉无籽"葡萄的推广、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鲜食葡萄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施对乌龙茶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茶叶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化肥减施模式对茶叶产量、品质、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情况,设置了5个处理:不施肥(CK),当地常规施肥(CF),有机替代(OF,化肥减量50.7%)、新型缓释肥(SRF,化肥减量34.4%)和茶树专用生物炭基肥(BF,化肥减量30.3%).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模式相比,各施肥模式下茶叶产量两年平均增幅为14.24%~29.56%;与常规施肥处理(CF)相比,有机替代处理茶叶产量有所降低,新型缓释肥(SRF)和茶树专用生物炭基肥处理(BF)两年平均产量增加3.83%和9.66%,其中BF处理显著高于CF处理(P<0.05).与CF处理相比,各化肥减施模式对茶叶品质成分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BF处理能降低茶叶酚氨比,尤其是秋茶.与CF处理相比,SRF和BF处理能提高茶树新梢氮、磷、钾、钙和镁的吸收量,提高茶树新梢肥料利用率,其中SRF处理新梢肥料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养分回收率两年平均分别增加了3.25%、0.96 kg·kg-1、4.01 kg·kg-1和7.51%,BF处理新梢肥料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养分回收率两年平均分别增加7.63%、1.41 kg·kg-1、3.95 kg·kg-1和13.71%,BF处理效果优于SRF处理.与CF处理相比,新型缓释肥每年每公顷增加纯收入630元,BF处理增加纯收入6995元.茶树专用生物炭基肥模式在闽北乌龙茶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乌龙茶 化肥减施 产量和品质 肥料利用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大果浓香型杂交龙眼新品种'翠香'

园艺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翠香’是从‘冬宝9号’ב翠玉’杂交后代中,经多年定向筛选育成的优质大果浓香型杂交龙眼新品种。果穗大,果实大小均匀,扁圆形,单果质量14.7~16.3 g,果肉不流汁(干胞),汁液多,离核易,果肉脆、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22.8%;可食率70.6%~76.3%,果实香气浓郁,风味甜,综合品质特优,鲜食加工均宜。易成花,花序大。

关键词: 龙眼 杂交 大果 浓香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职责目标的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评估体系思考-以福建省为例

科学管理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建设特色鲜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准确把握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内涵特点和社会角色基础上,提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开展绩效评估的3个着力点:确立顺应时代需要的职责使命、制定服务职责使命的目标任务、构建目标导向的绩效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省为例,分析提出该类科研院所如何实现从宏观层面的职责使命到构建可操作性的绩效指标体系,为建立公平合理、科学规范,切实起到有效激励和约束作用的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绩效评估体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 职责使命 目标任务 绩效评估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3类陈年老茶有机酸组分及含量比较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比较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的陈年老茶中有机酸的成分及含量.茶叶样品用纯水提取后利用Titank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2.40)-甲醇作为流动相,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214 nm)进行检测,柱温为30℃,流速为0.8 mL/min.结果表明,10种有机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0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0.0%~96.5%,相对标准偏差≤2.1%.测得的有机酸中,10、5年陈乌龙茶、红茶和白茶老茶中的马来酸含量均最低.10年陈乌龙茶中含量最高的为苹果酸,红茶及白茶牡丹、白茶寿眉的奎尼酸含量最高,白茶贡眉中含量最高的为草酸.5年陈乌龙茶中老枞水仙、大红袍的苹果酸含量最高,而金佛茶中酒石酸的含量最高,功夫红茶、白茶牡丹和白茶贡眉中含量最高的有机酸均为奎尼酸.研究还发现,在不同种类甚至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陈年老茶中,各种有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10年陈茶中,乌龙茶的草酸含量低于红茶、白茶,而在乌龙茶中,龙凤熟茶的马来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种乌龙茶,鸡纳酸含量相比最低;在5年陈茶中,乌龙茶的奎尼酸含量低于红茶、白茶,白茶中的牡丹除草酸含量略低外,其余5种有机酸含量均高于贡眉,其中马来酸、奎尼酸和酒石酸的含量差异在牡丹与贡眉间达极显著水平(P<0.01).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陈年老茶 有机酸组分 有机酸含量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